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72节

  没有宋家,就没有于佩兰,就没有今日的争权!

  “都是宋家惹出来的乱子,早晚有一天,把他们家连根拔起!”殷悠宁想着。

  随后,她大声尖叫着:“杀光他们!”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贼,贺明才丝毫不惧,大喝出声:“今日即便身死当场,也记下诸位之功。下了黄泉,你我再征战沙场!杀!”

  禁卫们跟着大喝出声:“杀!”

  他们簇拥着贺明才,不退反进,迎向了来敌。

  勇气在很多时候,都是有用的。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惜的是,贺明才虽然勇,却没有做到这一步的能力。

  那名十一境的老者,打死禁卫统领后,飞身而来,一掌打碎了贺明才的长剑。

  碎裂剑身尽数穿过他的身体,鲜血飙洒。

  贺明才狂喷一口血,倒在了地上。

  没有力气翻身,也没有力气说话。

  身边有禁卫不断倒地的声响,也有殷悠宁洋洋得意的骂声。

  “今日一战定乾坤,我儿当为大周国君!”

  贺明才想笑,嘴里却不断涌出鲜血,本能的抽搐着。

  视野之中,一片血红,连天上的云彩都看不到了。

  耳边模模糊糊,响起了声音。

  “我们江家才是固安村最大的地主!”

  “早就不叫固安村了,现在叫宋家庄,无知!”

  “呸!就叫固安村!就叫固安村!”

  “嗓门大没什么了不起,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方为正道!还有,我跟你爹一个辈分,再嚷嚷抽你!”

  依稀间,看到了那个皮肤黑黝黝的身影,朝着自己走来。

  “拓哥儿……”

  那道身影来到跟前,沉声道:“好歹是长辈身份,怎可跟晚辈一般见识,自罚。”

  贺明才的双腿,下意识蜷缩起来。

  但随即又想到,自己已经是太子了,不再是当年固安村里和江正豪打架的孩子。

  然而两行血泪,从眼角不由自主的流出来。

  “拓哥儿……这次不是晚辈,是长辈欺负我啊……”

  “拓哥儿,救我……”

  一柄长剑,狠狠刺入他的胸膛。

  所有生机,所有一切,都随着剑身迸出的血花彻底消散。

  殷悠宁满面凶狠:“早死不死的东西!”

  随后,她扔下长剑,快步进入御书房。

  找到了国印,让人模仿贺周知的笔迹,写下一份密旨,派太监送去宋家庄。

  模仿者临摹贺周知的笔迹,已有数年,完全能够以假乱真。

  在殷悠宁看来,宋启山权力再大,也不敢违背圣旨。

  她却不知道,自己这点伎俩在宋启山眼里,根本无所遁形。

  若没有密旨,可能宋启山还不会察觉到什么。

  密旨送来,反倒一眼看出古怪。

  在密旨送到宋启山手里的时候,殷悠宁也利用这几天时间把文武百官梳理了一遍。

  偏向贺明才的,都被以各种理由临时撤换,或软禁起来。

  一切就绪,只等贺明言继位登基!

第132章 捉拿叛贼宋启山

  殷悠宁并不是一个蠢材,她选择夺权的时机刚刚好。

  以往宋启山每年都会来王都看望贺周知一次,这回还有至少三个月。

  贺周知如果没死,殷悠宁会继续隐忍。

  因为她很清楚,自己跟贺明言并没有太多真正意义上的支持者。

  皇帝活一天,天下人都不会容她乱来。

  而现在,她成功了。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来到金銮殿。

  没有看到熟悉的贴身太监,也没看到监国太子贺明才。

  只有坐在龙椅上,局促不安的贺明言,以及身着凤袍的殷悠宁。

  尽管百官有些已经听到风声,但未曾确定,也不敢乱言语。

  如今见母子俩一坐一站,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皇帝,恐怕真的登天了。

  太子呢?

  能站在这座大殿的,都是人精。

  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若皇帝真去了,太子不出现,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太子也死了。

  否则的话,怎轮得到贺明言坐上龙椅。

  早已被殷悠宁收买的吏部尚书方正则,朗声问道:“依大周国律,后宫不得干政。敢问宁妃娘娘,为何在此?二皇子殿下,又为何坐在龙椅上?”

  这话属于明知故问,或者说抛砖引玉。

  大臣们都立刻安静下来,齐齐抬头看去。

  殷悠宁强忍着心头欢快,尽量不让自己大笑出声,用平静中,又带着几分悲痛的语气道:

  “皇帝陛下已于昨日登天,太子心急如焚,竟也跟着一命呜呼。如今不得不让明言登基,以免天下大乱。还望诸位王公大臣多多护佑,保我大周万万年盛世不朽!”

  底下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猜到了结果,但真亲耳听到,又是另一码事。

  皇帝久病卧床,登天是可以预料到的,并不让人意外。

  至于太子心急如焚,因此一命呜呼,无人会信。

  然而不等这些大臣反应过来,吏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侍郎,以及数名军中三品,二品武将。

  站出来对着贺明言跪下,高呼:“臣等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大臣们有些犹豫,他们都知道宋家跟贺家的关系。

  尤其贺明才,自小在宋家长大。

  此事宋家是否知晓?

  是放任自流,串通一气,还是秋后算账?

  这时候,户部尚书唐明阳站出来,沉声道:“即便太子身故,依照礼法应由二皇子继位。但臣认为太子之死,颇有蹊跷。包括陛下登天,究竟天意,或是人为,理应查清!”

  他是前任户部尚书林青川,一手提拔上来的,两人算得上师徒关系。

  林青川故去后,唐明阳依靠这层关系,一路爬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能站在这里,不是因为多有能力。

  而是宋家的权力太大,与户部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

  这个位置,只能给宋家认可的人。

  最起码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所以别人不说话,他却不得不出声,否则没法跟宋家交代。

  殷悠宁盯着唐明阳,眼中闪过一道杀意:“唐尚书的意思是,本宫谋害了陛下和太子?”

  唐明阳硬着头皮道:“臣并未这样说过,只是觉得有蹊跷,所以……”

  话未说完,外面又走进来一名武将,乃正四品的城门领将。

  他走上前来,跪拜道:“禀报陛下,宁妃娘娘,臣已封锁王都出入,任何人擅自闯入,格杀勿论!”

  “做的好。”殷悠宁脸色好看许多,甚至带上几分笑意。

  她已于两日前,假传圣旨,把领侍卫大臣和城门领将都给撤换了。

  如今的王都内外,有上万兵马拱卫。

  距离最近的同安营,西山营,也有兵马正朝这边汇聚。

  再加上各大世家听闻殷悠宁母子俩已经掌控大权,不但派来了更多高手,许多实权大人物也来到这里。

  殷悠宁的底气,无比充足。

  她自信就算宋家的人来了,也得灰头土脸回去!

  殷悠宁看向唐明阳,脸上带着一丝猖狂笑意:“今日乃二皇子登基大典,任何人胡搅蛮缠,视同叛国。唐尚书,你考虑清楚,究竟是跪拜新皇,还是要被拉出去砍头!”

  这话听的很多大臣微微皱眉,所有人都明白,殷悠宁母子俩是夺权篡位。

  做也就做了,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不计其数。

  问题是,你不能做的这么明显。

  说白了,这种事既得当表字,还得立牌坊。

首节 上一节 172/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