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70节

  拿起柴刀,很是麻利的砍成四尺长,然后一根一根的插入田边。

  一旁有庄中佃户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竹片,把这些竹子编织成了网状。

  时不时有几只乌龟,草鱼蹦起来,溅的这些佃户满脸泥水。

  又有螃蟹或虾爬出来,伸着大钳子耀武扬威。

  没人生气,反而乐的哈哈大笑。

  乌龟越有劲,草鱼个头越大,虾蟹越肥,他们就越高兴。

  这是宋启山和宋承拓一块搞出来的稻田养殖,里面基本上都是草食系鱼类为主,不需要水太深,很适合稻田的浅水环境。

  另外还有大量的鸭子,嘎嘎叫着跳进稻田里,对着小鱼小虾一顿猛戳。

  这些鱼虾的排泄,给地里省了不少肥料。

  鸭子除了吃小鱼小虾外,还会吃常见的害虫。

  如此循环,即便不赐福,稻田也可以做到寻常意义上的丰产。

  宋崇实从三四岁开始,就跟着宋承拓下地干活,到如今已经是老手了。

  他干活麻利,脑子也机灵,会说话,再加上是宋家的人。

  庄里这些佃户见了他,没一个不竖大拇指的。

  宋启山对这个玄孙,很是喜爱。

  不仅仅因为有人帮忙种地了,还因为想起当年牵着老黄牛耕地,三岁的宋念守骑在牛身上,纵然被晒的满脸通红,浑身滚烫,都不愿意回家。

  一眨眼的时间,宋家已经五世同堂。

  当年陪着他种地的儿女们,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

  宋启山也不怪他们不能陪自己下地,很多事情都需要人去做。

  如今的宋家,需要尽可能把家族扩大,而非再像从前那样,只需要全家人齐上阵,守好四十亩田地就行了。

  看着忙活不停的宋崇实,宋启山不禁道:“拓儿,你倒是有个好孙子啊。”

  宋承拓抬头看他,笑着道:“您不也一样。”

  宋启山一怔,随后哈哈笑出声。

  没错,宋承拓的孙子很好,他宋启山的孙子也很好!

  “崇实,过来。”宋承拓高声喊着。

  宋崇实回头看了眼,连忙放下手里的竹子,顺着田埂快步跑到跟前。

  先对着宋启山躬身行礼:“祖爷爷。”

  然后又对宋承拓也躬身行礼:“爷爷。”

  宋启笑着道:“武道修为又有突破了?”

  宋崇实恭声道:“回祖爷爷的话,前些日子吃了一片火灵芝,练几天桩功后,昨日刚刚突破武道十一境。”

  “还不错,就是比崇明他们几个稍微慢了些。种地在咱们家虽然很重要,但修为也不能落下。拓儿,回头给他一颗苍龙果补补。”宋启山道。

  宋承拓应声,又对宋崇实道:“还不快谢谢你祖爷爷,苍龙果咱们家现在可只收了三颗。”

  “自家人客套什么。”宋启山摆摆手。

  家里的玄孙和玄孙女已经有十几个,大多在武道十一境,十二境左右。

  如今的宋家,第四代的修为,多半在武道十三,十四境。

  第三代则在武道十五境,以宋承燊修为最高,达到武道十六境。

  第二代里,宋念丰的修为最高,达到武道十七境,宋念顺最低,依然武道十二境。

  但仙法上,却是独一无二的练气七重!

  至于宋启山自己,则达到了武道十八境,同时拥有练气二重的灵气。

  相比之下,宋念顺如今的短板愈发明显,那就是肉身不够结实。

  武道十八境,名为天工。

  弹指劲气,可使水流倒悬,火焰结冰。

  这是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能做到这一步,即便宋念顺练气七重的千丝结,都拿宋启山没办法。

  只需一掌,便能冻结千丝结,随即破阵而出。

  并且劲气凝聚到极限,几乎能赶得上情欲之气五成威力了。

  而且自身气血旺盛,犹如滔滔江河,连绵不绝。

  通过自身和宋念顺的对比,宋启山已经明白,仙人的弱点在哪。

  修仙者,身体必然不够强横。

  他们强的是法术,是法器,是超脱武道层次的外力。

  百里之外,仙人一把飞剑,可斩尽天下。

  一步之内,武道十八境,未必不能弑仙!

  不过像金阙子那样的人物,既然敢来,应该都有所准备,不会轻易让这样的绝顶高手有近身机会。

  至于武道十九境,宋启山冥冥中有种感觉,这会是武道的质变。

  还有一点,炼气期的寿命,似乎并不会太久。

  宋念顺今年九十六岁,却比大哥宋念丰还要显老,头发已经花白,几乎要赶得上谢玉婉了。

  要知道,谢玉婉这些年吃了各种天材地宝大补之物,也才堪堪达到武道十五境。

  宋启山曾给宋念顺查探过身体,发现他的气血已经有所衰减。

  很明显,练气七重只让人拥有施展法术的能力,寿命比普通人增加许多。

  但和气血旺盛的武道强者相比,却又差了很多。

  修仙是有弊端的,这是宋启山为何不愿彻底放弃武道修行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从庄里跑来,高声喊着:“祖爷爷,祖爷爷,我爷爷说有大好事,喊您回去呢。”

  宋承拓看了眼那孩子,笑着道:“承燊的娃,真跟二叔一脉相承,都是风风火火的。”

  那个八九岁的孩子,一路风驰电掣,脚步极重,踩的田埂都歪了。

  宋启山板着脸呵斥道:“看着点路,把田地踩坏了,非让你修一百次不可!”

  宋崇劲到了跟前,嘿嘿一笑,也不在意祖爷爷的训斥。

  转头冲宋崇实道:“崇实哥,我爷爷说今晚吃油炸老鳖头,让我来抓二百只回去。”

  宋崇实听的眼皮子一耷拉,道:“我说了不算,你问我爷爷。”

  宋崇劲转头看来,宋承拓则黑着脸道:“让你爷爷来当面找我要。”

  他脸本来就是黑的,现在只是更黑了。

第131章 叛乱

  宋崇劲自然看出宋承拓不想给,田里的王八,鱼虾什么的,那都是家中资产。

  等收获后,还要分给庄民们。

  宋家现在的私兵上万,其中隶属于秋谷城和各县民兵,大概有八千人。

  另外两千人,基本上都是从各家各县,精挑细选。

  每个月,都能吃上两次灵谷。

  训练的好,还能得火灵芝之类的赏赐。

  现在这两千人,最低的都有武道第四境修为。

  最高的,甚至达到武道第十境。

  虽说和宋家人相比,不值一提。

  但他们的人数足够多,而且这样的实力,即便那些所谓顶尖世家也未必有。

  顶尖世家里,或许也有如火灵芝一类的宝贝。

  可他们没有灵田,无法批量化种植,吃一点就少一点。

  不像宋家,只要灵田在,加上心神空间里的灵泉灌溉,几乎可以说源源不绝。

  所以宋家对这两千人,也很上心。

  想要把他们培养成忠诚的卫队,一代代传承下去。

  等将来那场大战发生时,可以起到部分助力。

  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眼下宋崇劲看出端倪,便对宋启山道:“祖爷爷,宫里来了个太监,说要见您呢。”

  “这么重要的正经事不说,就跟你爷爷一样惦记着田里的王八做什么!”宋承拓呵斥道。

  宋崇劲满脸委屈,道:“是爷爷说的,拿不到王八,就把我打成王八犊子。”

  宋启山听的失笑,宋承燊打小就喜欢捉鱼摸虾,如今七十岁的人了,也不“忘本”。

  既然宫中来人,想必是跟贺周知有关,宋启山便迈步往家走。

  到了家门口,只见一个中年太监,手里捧着圣旨站在那。

  他不敢随意进入宋家院落,见宋启山来了,连忙喊道:“宋太师,陛下有密旨,还请迎旨。”

  宋启山走过来,中年太监又道:“咱家带着陛下密旨,就不给太师行礼了。”

  手持圣旨,便代表着皇帝,哪怕关系再好,也君臣有别。

  最起码在这位太监看来,是这样的。

  宋启山没有在意,接过密旨打开。

  中年太监则暗暗打量着宋启山,心中想着,若没记错,宋太师今年怕是一百一十多岁了吧?

  看起来只像六十来岁,怎么就不老呢?

首节 上一节 170/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