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66节

  祖祠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完成愿景收集,顺便提升家族凝聚力。

  其它的,并不重要。

  宋念守嗯了声,道:“那我回去便让人加紧赶制牌位,再有两三个月就该完工了。”

  宋启山没有再多讲,只转头看向宋念丰,问道:“军中之事可还好办?”

  “好办。”宋念丰点头。

  他参军四十多年,贵为一品大都统,掌握全国兵权。

  大周王朝里,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其实是宋念丰。

  至于宋启山这个太师头衔,荣誉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

  当然了,他和贺周知还有私人交情,不能放在明面上对比。

  军中的那些副都统,总兵,参将,都司之类的。

  不说都是宋念丰一手提拔,起码在他面前,无人敢有半点质疑。

  此次征战西北王庭进度神速,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将帅一心,底下的士兵又正在新朝士气巅峰,岂是西北王庭那种乱哄哄的狼崽子所能比拟。

  聊了几句后,宋启山最后看向宋念顺。

  无需他开口,宋念顺已经主动回答道:“我已经是武林盟主了。”

  六年期间,宋念顺不断挑战各个世家和江湖上有名有姓的高手。

  屡战屡胜!

  楚狂歌之名,响彻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名气上,甚至比宋念丰还要大些。

  毕竟宋念丰这个大都统,离平民百姓实在太遥远。

  而江湖大侠,却是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不管你是十三境,十四境,还是更高境界。

  哪怕那些世家深藏多年的老怪物出世,依然不是宋念顺的对手。

  练气六重,所积攒的情欲之气已经达到一万七千缕以上。

  千丝结的编织也超过一万五千缕。

  当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不用千丝结这道法术,仅用情欲之气,反而对江湖高手有更大的杀伤力。

  再强大的劲气,遇到情欲之气也跟纸糊的没区别。

  唯有十五境以上,才能勉强过过招。

  目前宋念顺碰过最强大的对手,是顶尖世家孟家。

  家里有个一百三十多岁的老怪物,达到了武道十六境。

  其身与山川地脉共鸣,力大无穷。

  一拳下来,即便是座山都能打碎。

  即便如此,依然不是宋念顺的对手。

  不过对方确实给宋念顺带来了一定压力,千丝结都未能立刻收紧,反倒差点被他破开冲出来。

  如果是武道十七境,目前的千丝结恐怕就真困不住了。

  宋启山听的微微点头,他现在也达到了十六境,应该与孟家的老怪物差不多战力。

  既然如此,也就不用再试。

  在坐上武林盟主之位后,宋念顺建立了一个势力,名为无双堡。

  他是首任堡主,另外,宋承燊也时不时以无双堡的名义露面,算作下一代少堡主。

  二儿子宋承奕,跟着宋念守操持家业。

  三女儿宋承曦,前几年回来了一趟。

  喝了旧陶罐里的玉露,成功晋升十四境后,再没回来过。

  这丫头说,要像她爹一样,挑战天下英豪,一路横推,直至举世无敌。

  很明显,难以做到。

  宋念顺如今的修为,依然是武道十二境,许多年没增长过了。

  但他能无敌天下,靠的是修仙,已经不是武道。

  宋承曦的武道十四境,在同龄人中自然首屈一指。

  可面对如孟家老怪物那种人物,却是不堪一击。

  十四境和十五境的差别,比之前任何一个境界的差距都要大,何况对方是十六境。

  不过宋启山也放任孙女出去闯荡,修仙是好,武道也不能放下。

  目前已经证明,武道达到一定层次,还是能和仙人过过招的。

  倘若日后修仙不顺,起码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说是武道十九境,实际上如果用吉光去推演的话,也能推演出二十境,二十一境。

  这件事,宋启山已经在做了。

  从看到的信息来说,想推演出武道二十境,需要一万三千缕吉光,消耗大的惊人。

  当年补全双修仙法,也不过才一千缕罢了。

  哪怕无中生有灵谷,也只是四千缕左右的吉光。

  一万三千缕,比补全仙法和生出灵谷加起来都要多的多。

  从侧面来说,武道二十境,恐怕真的堪比仙人了。

  宋启山也曾尝试过直接推演仙法,得到的吉光数量,让他沉默很久。

  一门不知什么品级的仙法愿景丝带,足足需要九万八千缕吉光!

  宋启山能想的到,利用愿景丝带推演出的仙法,肯定比双修仙法好的多。

  但这个消耗,实在太吓人。

  以宋家目前获取吉光的方式来计算,二三百年都未必能成。

  值得庆幸的是,灵谷收获后,吉光也产生了一定变化。

  原先吉光是在左手生成,现在右手也有了。

  而且右手的吉光,不再是璀璨的七彩之色,而是纯正的金色。

  在愿景丝带上,也开始显现出两个不同的数字。

  普通吉光需要九万八千缕,金色吉光只需要四千九百缕,降了二十倍!

  只是依靠灵谷生成的金色吉光,并不多。

  毕竟灵谷到今年也才刚刚占了一亩地,能收获的吉光寥寥无几。

  等四十亩地都种满,或许能多个几缕。

  宋念云自不必说了,林家走的是为官之道,外孙林奕欢目前已经考了新朝科举,高中状元。

  现在去了翰林院沉淀一阵子,等过段时间,可能要去某城任职,或者在六部做事。

  宋念云在家相夫教子,日子并无太大波澜。

  她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家中一应事情,大大小小都被父母亲和兄弟们扛起来,无忧无虑的。

  至于宋念守,则算家里最忙的那个。

  宋家的产业,明里暗里,扩张的很快。

  短短六年时间,比从前增加了何止三五倍。

  宋念守要操的心太多,每日忙的脚不沾地。

  偌大的产业,家里只有宋承奕能帮上忙。

  宋承岳和虞凝芙一样,一心扑在武馆上。

  二儿子宋承初,则跟着宋承业一块负责秋谷城军伍的事情。

  至于再往下一代,目前尚未长大。

  年龄最大的宋秉义,也不过才刚刚十六岁。

  这孩子倒是挺聪明,宋念守有意多培养一下,最近准备让他单独出去历练下。

  当然了,所谓单独,只是说宋念守和宋承奕不跟着,派两个得力之人陪同罢了。

  家中一片欣欣向荣,子孙后代有了中坚,有了后继,让宋启山很是欣慰。

  如此过了一年。

  宋家祖祠修建完成,于初春之际,宋启山带领全家人,前往祖祠祭拜。

  祖祠中,供奉了向上三代先祖。

  再往上不是不想供奉,而是不知道名字。

  从前的固安村穷到叮当响,村里人大多互相叫着小名。

  久而久之,除了同辈老人,几乎没人知道长辈们叫什么了。

  能找到三代先祖,已经很不错。

  阳光明媚的日子,宋家老老少少,几十口人,聚集在了祖祠前。

  另外,马家,许家,李家,也都来了人。

  他们虽不是宋家的人,却是附庸家族,理应参拜。

  如此聚集了百多人,其他庄民们围在周围看热闹。

  祖祠前庄严肃穆,宋启山作为一家之主,站在最前面,带着众人焚香叩首。

首节 上一节 166/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