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45节

  辛四密谋杀死了西北王和罗怀瑾,与罗怀瑾的卫营大战后,身受重伤。

  他手下的七个营,占据了淮州。

  同一时间,七个副都统被袭杀,死于非命。

  这七个都统手下兵马加起来,足足有十万人。

  加上辛四手里的两万人,已经掌控罗怀瑾麾下大半力量。

  剩下的几个副都统见势不妙,有人选择投诚,有人选择带兵突围。

  同一时间,西北王庭最有希望夺得王权的二王子被暗杀,数名掌握实权的王子受伤。

  西北王庭就此内乱,各部互相讨伐。

  得到情报后的楚岚舟,不禁感慨:“这辛四听说是个太监,没想到竟有如此胆略,以一人之力,灭了两位王。”

  楚岚舟又看向宋念丰,郑重道:“大人,此人心机谋略极深,怕是比罗怀瑾难对付的多,不可不防。”

  这一次,宋念丰的决断很快。

  “立刻召集各营将领前来!”宋念丰命令道。

  楚岚舟又惊又喜:“大人这是要攻打哪?”

  “把西北王庭占据的边境城池攻下来!”宋念丰道。

  楚岚舟心中大喜,只是不等说话,便听到宋念丰又道:“然后直接挥师北上,讨伐辛四!”

  楚岚舟愣了下,攻打边境重镇,颇为消耗精力。

  到时候粮草,士气,都需要重新整备。

  不做停留,便去攻打辛四。

  舟车劳顿,对方却是以逸待劳,岂不是徒增难度?

  楚岚舟道:“大人要取边境重镇,合情合理。但之后还是需要休养生息一阵子,待粮草和兵马恢复,运送到位,再说攻打也不迟。”

  “没那么多时间。”宋念丰摇头。

  楚岚舟更是不解:“大人为何突然如此着急?”

  先前无论罗怀瑾背刺楚湖山,还是西北王攻占边境,宋念丰都没有表现的很急迫。

  楚岚舟一直以为,这位凉山王并无争夺天下之意。

  可现在却又急着去攻打辛四,究竟为何?

  宋念丰沉声道:“因为他是太监。”

  楚岚舟听的愣住,因为是太监?

  这话何意?

  虽说太监做皇帝,确实未曾听说过,可这并不是一个恰当的理由啊。

  宋念丰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他可以坐视任何人夺得天下,唯独不能是辛四。

  太监没有子嗣,绝不能当皇帝!

  否则王朝无法延续,谁知仙人是否会立刻来收割?

  宋启山和他说的意思已然明确,下一个王朝,须争取更多时间。

  哪怕如千年前的赵国一样,弱到让天下人耻笑也无妨。

  这里面的真相,自然不能和楚岚舟说,也没必要说。

  翌日,凉山王出兵,直指边境四座重镇城池。

  一封八百里加急信件,送到了平山王贺周知手中。

  “请贺叔即刻回临安县,父亲有要事相商。”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贺周知正坐在府中批示公文。

  一身盔甲的贺明才从外面进来,先是行礼,然后才道:“爹,唤我来有何事?”

  贺周知抬头看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的贺明才,身材魁梧,已经是副都统了,领兵数万。

  娶了两个老婆,各生两个孩子,都是儿子。

  性格脾气较年少时收敛许多,虽还是火爆,却已练得几分沉稳。

  贺周知道:“我要回临安县一趟,安排下。另外我走后,这里的事情暂且交予你应对。”

  “您要回临安县?”贺明才听的眼睛一亮:“可是宋伯家里有什么事?要不然我也跟您一块回去。”

  他被接来已有十多年,和宋承燊那些晚辈多年未见,平日里只能书信来往,很是想念。

  贺周知瞥他一眼,道:“若是不怕你二娘惹出事来,你回去也无妨。”

  贺明才听的讪笑一声,想想自己那位脾气刁钻,蛮横不讲道理的二娘,还是算了吧。

  娘亲于佩兰性格宽厚,不喜和人计较,总被二娘殷悠宁欺负。

  只是贺周知一直说家和万事兴,充当和事佬,才没闹出太大风波来。

  现在殷悠宁的孩子也二十岁了,在贺周知的严厉教导下,还算懂些道理。

  但殷悠宁对这个孩子期望极高,或许因为夫妻俩都太严厉的缘故,名叫贺明言的二儿子总是唯唯诺诺,没点男子气概。

  惹的殷悠宁更加生气,要再生一个,结果连生两个都是闺女。

  再想生,已经年纪大了。

  要知道,贺周知自己都近七十岁了。

  虽说练习桩功数十年,更有火灵芝相助,武道修为也只堪堪达到第八境。

  好在身子还算硬朗,看起来倒像五十岁左右的样子。

  安排妥当后,贺周知喊了于佩兰过来。

  得知要回临安县,于佩兰高兴的很。

  “这么多年没见他们一家,也不知如今可变了模样。倒是我,已经显得老了。”于佩兰说着,摸了摸满是皱纹的脸颊。

  于佩兰也练过一段时间的混元无极桩功,但她资质不行,加上年纪又大,对武道更是毫无兴趣。

  每日就是读书,写字,有点上瘾。

  桩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想练出门道几乎不可能。

  至于殷悠宁,贺周知并未传授桩功。

  殷悠宁对这门桩功,同样没什么兴趣。

  用她的话来说,不过乡野村夫家出来的武道功法,能有多好,不练也罢。

  二儿子贺明言倒老老实实每天桩功一个时辰,从不落空。

  此次回临安县,贺周知并没有带上殷悠宁母子俩,把他们都留在了平山城。

  只带着于佩兰,在数百护卫簇拥下,朝着临安县而去。

  多日后,贺周知刚进入秋谷城势力范围,便见宋念守早早在那等候。

  今年已经四十三岁的宋念守,满是成熟气息。

  走上前来主动行礼:“侄儿拜见贺叔。”

  这些年来,宋念守把持秋谷城大权,将四县一城治理的蒸蒸日上。

  连远在平山城的贺周知,都听说了他的贤明。

  如今一见,只觉得除了岁月在宋念守身上留下少许痕迹,更多的,只有历经沧桑的智慧。

  年少时的那份俊秀丝毫不减,反而因为些许沧桑,更显风范。

  贺周知不禁拉着他的手感叹道:“明才和明言若能有你一半,我便知足了。”

  宋念守笑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未必就像您说的那样。”

  贺周知摇摇头,没有辩解。

  但他心里明白,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宋念守差距有多大。

  一路走来,只见四县百姓安居乐业。

  田间地头,尽是劳作之人。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苦痛,仿佛干活是天经地义且快活的事。

  贺周知自认也是一个擅长治理的人,但他治下的百姓,却未必能像这里如此平和。

  宋念守道:“百姓么,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吃饱饭,其次是有遮风挡雨的屋檐。而所谓幸福,不过是层层递进的满足感。这是我爹说的,也是我如今的施政策略。”

  “原来是大哥说的,难怪……”贺周知道:“你回头可要把这些施政策略写上一份,待我拿回去好好学习一番。”

  “不急,家里已经准备好酒菜,就等平山王大驾光临呢。”宋念守道。

  “臭小子,倒是比小时候会开玩笑了,听说又生了个儿子?”

  “嗯,爹给他取名宋承初,如今已经十四岁了。”

  ……

  一路聊着走着,来到宋家宅院附近的时候,贺周知举目望去。

  只见宅院和从前倒没太大变化,只是外墙和屋顶瓦片翻新了一下。

  另外,院外多了几间房子,那是宋念顺的屋。

  门口栽种的几颗树苗,已经长的又粗又高。

  树杈上搭了十几个窝,各种禽鸟都有。

  明明互相之间有竞争,却在树上相安无事。

  贺周知不禁看的惊奇,感叹道:“这里真是人杰地灵,我现在愈发相信,地底可能真有一条龙脉了。”

  尚未进院子,宋启山已经带着一家人出来迎接。

  两位老兄弟见面,都唏嘘不已。

  于佩兰更是跑过去,和谢玉婉抱在一块,激动的直掉眼泪。

首节 上一节 145/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