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27节
用宋念顺的话来说:“我这儿子,咋长的跟个俏娘们似的。”
黎秋烟走过来,给宋承曦递上一碗茶水,道:“你爷爷一年夸你三百多次,就让他老人家歇息歇息,好好下会棋吧。”
宋承曦端起茶水,一饮而尽,豪迈的不像个丫头。
看了眼盯着棋盘皱眉的宋启山,撇嘴道:“爷爷又下不过奕哥。”
宋念顺哈哈大笑:“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
宋承曦看向他,又道:“你也下不过奕哥啊,而且你还打不过爷爷。”
笑声戛然而止,紧接着便是众人哄笑声。
宋念守进了院子,问道:“什么事笑的如此开心?”
“小叔!”宋承曦立刻跑过来,挽起宋念守的手臂:“婶婶都好久没来陪我练枪了,她什么时候来啊?”
“你婶婶有了身孕,可不能再舞刀弄枪的。”宋念守道。
听说虞凝芙有了身孕,几人都围过来问东问西。
王楚玉更是和宋念云一块,准备去秋谷城看望看望虞凝芙。
宋念守道:“她前些日子动了胎气,正在休养,过几日再说。”
而后,他朝着葡萄架走去。
到了那,道:“爹。”
宋启山道:“来的正好,快帮我看看,这一子该落在哪?”
宋念守瞥了眼棋局,捻起一子落下:“这里正好。”
宋承奕跟着下了一子,笑道:“爷爷,该认输了。”
宋启山顿时冲宋念守吹胡子瞪眼:“怎给我下输了!”
“必输之局,莫要耽误时间。”宋念守递过来那封信,道:“和周大人谈过了,这是冯国玉从京都城派人送来的信,说只有秋谷城掌权之人才能看。”
见长辈要说正事,宋承奕便乖巧的捡起棋子。
宋启山接过信拆开,问道:“周大人怎么说?”
宋念守道:“周大人说,他想当咱家老黄牛,但不喜欢吃草。”
宋启山失笑,道:“都说这个周大人滑头,果真如此,那你怎么看?”
宋念守来之前便已想好,毫不犹豫道:“咱们家只是要兵权,知府之位,仍让他做就是。周大人做事圆滑,他当知府,倒也省心,不怕惹出什么大麻烦。”
“至于其他人,理应降几个,再提拔几个,以此分散人心。”
“兵营由汤教头他们几个接管,但资历不够,怕压不住人,我看得杀几个见见血才行。”
谈起杀人立威,宋念守如此轻描淡写。
宋启山也不以为意,道:“你看着来就是。”
他快速扫了眼信上的内容,字不多,很快就看完了。
随即把信递过去,宋念守接来看了眼,轻咦出声:“这位滇州王,真能舍得?”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本王无意争天下,先得天下者,自当率众归顺,日后于京都旧城安居晚年。”
宋启山随手捻起一颗棋子,在指尖缓缓摩挲着,道:“冯国玉率先打进京都城,名义上,他已占得先机。先前打的那么猛,如今却有退缩之意,你觉得为何?”
宋念守略微思索,道:“应是在京都城见到了什么不该见的,心生忌惮。又或者,以退为进,麻痹他人,好坐收渔翁之利。”
“此人城府极深,说是率众归顺,却要等决出天下胜者,并非真的要隐退。依我看,后者可能性更大些。”
宋启山摇摇头,道:“你错了,依我看,两者都有。”
“若要安居晚年,他为何不回滇州,而是要居住在京都城?”
“为何?”宋念守问道。
宋启山道:“战场上的箭矢如雨,但只有很小概率,会两支箭射在同一处。哪怕真发力一样,角度一样,也会因有一支箭挡在那而有所偏移。”
“依我看,冯国玉应真是在京都城看到了什么,与我们一样,明白做一统天下的王者,恐有劫难。”
“所以他不愿再争,却又不愿放弃手中兵权。所谓安居京都城,不过是给自己寻个能躲避将来劫难的好位置。”
“只要能活着,手里有兵权,谁做君王,他都能活的很好。”
把手中的棋子精准扔进罐中,宋启山道:“此人与咱们想的一模一样,却未曾见过仙人,只凭京都城一趟便做出决策。其城府,心机,隐忍,令人惊叹!”
宋念守微微点头,宋家不想称王争霸,是因为比旁人知晓更多。
若所谓王朝,只不过是被仙人定期收割的庄稼地,不要也罢!
唯有秋谷城,是眼下必须拿到的。
周廉安说话看似模棱两可,实际上意思已经很明确。
权力可以让给你看,甚至给你们宋家当耕地的老黄牛。
但你得让我吃肉,否则真打起来,宋家能胜,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这便是官服旧了,却也还能再撑几年的意思。
“如今天灾似已过去,待粮草充足,战争必定更加激烈。此事速办,莫要拖延。”宋启山道。
随即又喊来宋念顺,让他到时候跟汤运良等人一块去。
要杀人,就得杀最厉害的那几个。
汤运良几人的武道修为算不上高,不过第五境,第六境罢了。
让宋念顺去,才能杀的迅速。
人死的越快,越有威慑力!
这几年,楚狂侠的名气可是越来越大了。
结交的江湖朋友,千儿八百。
振臂一呼,便能拉出一支战斗力相当惊人的队伍。
但宋念顺始终没有公布身份,这是宋家藏的一手牌,不到关键时刻不会轻易用。
这时候,黑黝黝的壮汉从外面走进来。
与一众人打了招呼后,来到宋启山跟前:“小叔,爷爷。”
他穿着一身粗葛麻衣,壮实的很,像座黑塔,正是如今已有二十多岁的宋承拓。
和小时候相比,更加成熟沉稳。
宋家所有田产,如今都是宋承拓来负责,管的很好。
“爷爷,火灵芝已可采摘部分了。”宋承拓道。
前些年种下的火灵芝,这几年已经长出来不少。
而且由于那四十亩田地愈发奇异,火灵芝的效果,似比宋念顺当初带回来时还要好上些许。
宋启山道:“那就摘下来,家里留下足够自用的,剩下分给其他几家。怎么分,和你小叔商量。”
“是。”宋承拓点点头。
这时,又一个壮实少年跑进来,喊道:“爷爷,许家的老爷子不行了,请您过去一趟呢。”
宋启山听的一怔,而后站起身来,回屋拿了块火灵芝,一声不吭的出了门。
许家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几个儿孙,都围在床边抹眼泪。
头发花白的许瑞丰,瘦骨嶙嶙躺在床上,只有进气,没有出气,眼看就要不行了。
宋启山来到这里,众人连忙冲他躬身行礼:“宋老爷!”
第106章 人人都会死
宋启山微微点头,算回了礼。
来到床边,许家的人已经让开位置。
许瑞丰的三儿子许宁安,眼眶发红,低声道:“我爹已经迷糊,可能认不出您了。”
前些年宋念守提拔的几人中,便有许宁安。
这个人很聪明,也很勤快。
那年他还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精神抖擞的跟着宋启山学习如何整改土质。
到了如今,也差不多四十岁了,鬓角生出一丛霜白。
宋启山嗯了声,坐在床边,掏出那片火灵芝,掰成小块塞进许瑞丰嘴里。
火灵芝入口即化,许瑞丰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润起来。
许家众人欣喜不已,许宁安更是冲宋启山跪下磕头。
“多谢宋老爷救我父亲性命!”
然而宋启山朝着许瑞丰体内输入一道劲气查看后,却叹气道:“起来吧,这东西只是吊回了他一口气,撑不了多久。”
许宁安愣在地上,随后被人扶起来。
此时的许瑞丰咳嗽几声,缓缓睁开眼睛。
眼中的浑浊之色,消散许多。
他看着周围子孙,再看向宋启山。
下意识想起身,便被宋启山按住:“这个时候,就莫要多礼了。”
许瑞丰似乎也明白自己身体的情况,声音略显虚弱:“没想到还能见你最后一面,还以为再也见不着了。”
这话一出,几个性子柔弱的妇人和孩子,都忍不住哭出声来。
许瑞丰转头望向他们,并未责怪,只道:“莫要哭,谁还能没个死呢。我都活过七十,也算够本了。”
抽泣声依然不绝,话是这样说,可真到了生死离别,又有几人能够坦然面对。
许瑞丰又喊道:“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