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00节

  看着趴在窗户口,滋滋有味的大嫂,宋念云捂着额头直叹气。

  都两个孩子的娘了,怎么还这般幼稚!

  平日里不是挺端庄大方,像个成熟妇人的吗?

  几人进了屋,没聊两句,外面又有人进来。

  正是瘸了条腿的汤运良,还有几个脸上带疤,缺胳膊少腿瞎了眼的汉子。

  谢玉婉连忙把宋启山喊出来,汤运良几人见了他,便躬身行礼。

  “宋老爷,我等身残志坚,想在宋家庄讨口饭吃,不知可否?”汤运良问道。

  宋启山扫了几人一眼,问道:“是念丰让你们来的?”

  汤运良笑道:“老了,也残了,没别的本事,听闻宋家庄要训练民兵,想着总能帮上些忙,便不请自来了。”

  他没承认,宋启山也不追问,但双方心里都明白。

  局势混乱,家里需要一定的武力自保。

  汤运良等人虽有残疾,但都是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拼杀的硬汉子。

  由他们来训练民兵,甚至比宋念顺还要合适一些。

  说着,汤运良又示意了下外面,道:“还有家里老小,求宋老爷赐块地,我们自己搭建个棚户就行。”

  宋启山摆摆手,道:“这事你们无需操心,我让人去盖,一家三间瓦房,总不至于让你们风吹日晒,没个地方睡觉。”

  汤运良在军中就见识过宋念丰的豪爽,有什么好东西从不吃独食,打仗却总身先士卒。

  弟兄们跟着他,那叫一个死心塌地。

  如今来到宋家,见了宋启山,顿时明白,宋念丰的豪爽,应当是跟着这位宋老爷学的。

  “那就多谢宋老爷了。”汤运良道。

  宋启山点点头:“今日家中有贵客,暂不方便多叙旧。让人先给你们备一桌酒菜,等空暇了再赔罪。”

  “宋老爷太客气了!”汤运良等人的身子,往下又弓了一些。

  是宋念丰让他们来的不错,但宋启山对他们的好,这些厮杀半生的军汉都心里有杆秤。

  三两句话,便对宋家庄有了很深的归属感。

  屋子里,林青川看着院中几个残缺军汉,不由感叹道:“这个宋家,还真是非同小可。”

  他又转头看向林雨之,脸上挂起笑容:“你若真能娶到宋家千金,也算极好的事情。”

  林雨之叹气道:“可惜念云小姐似乎并不想嫁我。”

  “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座山。你在外面翻了那么多山头,莫非遇到这一座山就怕了?”林青川道。

  林雨之一怔,这也能放在一块说吗?

  但想想似乎很有道理,那么多苦累都受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林青川再次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头,郑重道:“这不仅是你的福分,也可能是咱们林家的一次机遇!”

  林雨之不明所以,宋家虽然不错,但自家也没差到哪去啊。

  林青川没有解释,儿子的阅历尚且不足,看不出宋家的潜力。

  他自己,看到的也不过冰山一角。

  只有冥冥中的那一缕灵光,挥之不散。

  后面还有一章一起发

第89章 错失仙缘

  眨眼间,到了过年。

  宋念丰依然没回来,只派人捎了消息,告知军务繁忙。

  一家人虽有些失望,却也明白这个时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吃饭时,宋念顺说年后打算带杜妙灵和童月柔回去一趟。

  三人虽已成婚,却未曾见过父母。

  如今外面风不平,浪不静,也不知两家没了郭氏针对,如今怎样了。

  于情于理,都该去一趟。

  宋启山自然不会阻止,只叮嘱路上小心谨慎。

  另外多买些礼物,不能空着手上门等等。

  眼下自己不适宜离开,等合适机会再去亲自登门拜访。

  宋念守看着二哥,又看看宋启山,欲言又止。

  直到吃完饭,宋念云喊着宋承拓,贺明才,又牵起已经学会走路的宋承业,去外面踢火鞠。

  所谓火鞠,便是一种名为川峪子,约牛眼大小,表面长着厚实紧密绒毛的果实。

  将之放在油中浸泡一天一夜,用火点燃,怎么踢都不会灭。

  院外传来宋念顺的大叫声:“吃我一脚!”

  呼啸的火鞠砸在门上,发出一声大响,又弹了回去,随即便是孩子们欢快呼声。

  宋承业年纪太小,被王楚玉抱在怀中,怕烧到他。

  这孩子拼命扭着屁股挣扎,冲宋念云喊:“姑姑!姑姑!”

  宋念云笑嘻嘻跑过来把宋承业抱起,王楚玉在后面急着喊:“念云,哎呀,你慢点,新做的鞋烧坏了!”

  杜妙灵和童月柔,也领着宋承燊,宋承奕跟着凑热闹。

  没多久,庄里的老少便被引来一块玩,热闹的很。

  连谢玉婉都忍不住出去,跟村里妇人们聊的畅快。

  一颗颗火鞠,将宋家门前照的红红火火。

  院内,宋启山拿着一筐青草,正在喂老黄牛。

  寒冬腊月,这草还是从最开始四十亩田地里长出来的。

  一年又一年的赐福,四十亩良田愈发神异,冬天都能长出来粮食。

  速度快,又足够丰产。

  老黄牛慢腾腾的嚼着,丝毫不急。

  “爹,我来吧。”宋念守走过来道。

  宋启山便把筐给了他,宋念守抓起一把送到老黄牛嘴边,抬头看了眼父亲,似乎想说什么,又不好开口。

  宋启山道:“有话就说,憋一天了,何时学的如此婆妈了?”

  宋念守咳嗽了声,然后才问道:“爹,咱们家的太玄真武卷,是不是没有拳法?”

  这个问题突如其来,颇为怪异。

  宋启山还是想了下,道:“确实没有拳法,但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境界够高,劲力随手施展,飞花摘叶亦可伤人。”

  宋念守沉默下来,见他又不吭声了,宋启山有些纳闷。

  平日里宋念守虽话不多,却也不是这样闷葫芦的性子啊。

  “到底何事?”宋启山再次问道。

  宋念守有些支吾,声音略低:“有个……人,想教您学拳。”

  宋启山听的愣了下,他第十境的修为,不说方圆百里,就算再多百里,有谁够资格教他?

  看到宋念守的怪异神情,宋启山立刻反应过来。

  下意识抬手想去揉揉宋念守的脑袋,却发现小儿子的个头,已和自己差不多高了。

  那只大手,落在了宋念守肩头。

  老黄牛抬起头,硕大溜圆的瞳孔里,映照出宋启山笑吟吟的样子。

  “那就让她来教吧。”

  ————————

  春去秋来,一晃眼便是两年过去。

  被砖墙围拢的田地里,十三岁的宋承拓蹲在地头,手里捏着一株稻草细细查看着。

  宋启山推门进来,问道:“拓儿,如何了?”

  宋承拓嘴边薄薄一层暗青色,已快到长胡子的阶段。

  说起话来,也与之前不同,略显粗哑。

  至于个头,更是遗传了宋启山和宋念丰。

  十三岁,便比寻常庄民差不多高。

  拿着那株稻草,宋承拓起身道:“爷爷,田地果然有了很大变化。您看这株稻草,根须并不比寻常草根长多少。”

  “而且须子最多只有一半密度,却极其粗壮。且表皮有着淡淡荧光,很不一般。”

  宋启山从他手里接过稻草打量着,如宋承拓说的那般,已与寻常田地里长出来的不一样了。

  之所以特意来查看,是因为老黄牛这几年吃的稻草,都是从这一亩地里长出来的。

  结果吃了几年,原本该老死的黄牛,如今依然精神抖擞。

  每天哞哞几声,中气十足。

  牛角粗大的不像话,一支便有米许长,活似一只牛魔王。

  看那架势,再活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

  连庄民看到这头老黄牛,都时常惊叹。

  宋家子孙生下来非同凡响,没想到养的牛都这般不凡。

  “爷爷,咱家这四十亩田,看样子发生了不为人知的奇异变化。在这上面种植的东西,绝非凡品,难怪您让人把它们围起来。”宋承拓欢喜道。

首节 上一节 100/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