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第251节

  本次罗天大醮的目的,就是要让国民知道:他们这些所谓的修行者是什么存在,缘由何在,以及修行的概念,各种道法的含义……

  大家明白这些,才会慢慢的接受修行的存在,融入思维,将旧意识改变,转换成新的意识。

  “我们初定七个法坛,每个法坛至少有一位先天坐镇,既是祭祷斋醮,也是讲法演法。”

  齐乾漱声音肃穆,朗然开口道:“此次罗天大醮七坛分别由道盟,白云山,五台山主持。”

  “虚皇坛,由贫道与张妙法主持,主讲丹法;

  朝真坛,由白云山李阳道长主持,主讲食炁法;

  度人坛,由北帝天蓬派吴蓬道长主持,主讲雷法;

  降魔坛,由白云山池彦泓道长主持,主讲剑法;

  顺星坛,由茅山派陈希衍和清微派孙伯阳主持,主讲符法;

  青玄坛,由玉清观郑昭元和龙门派王玄意主持,主讲阵法;

  静心坛,由五台山高淼禅师主持,主讲梵法。”

  讲法讲法,肯定不是照着念经籍或者直接传授具体的修炼方式,而是让国民心中有个基本的概念,同时还需要先天高手进行适当的演法。

  对于官方这次硬要将五台山的梵法也加入进来,一开始道盟诸脉是极其反对的。

  一个道教的斋醮盛会,竟然让梵教掺和进来,自古以来都没有这个道理。

  不过上面也发话了,他们这次进行的本就是前所未有之事。

  这不是单单道教的盛事,而是整个华国的盛事,不要拿古制和之前举办的罗天大醮来做借鉴。

  最后还是一号人物和齐乾漱同时发话,才确定了五台山的静心坛主持位。

  对此,李阳并不感到意外。

  其实在早先他和池彦泓的推测中,以为官方举办的应该是‘普天大醮’或是‘周天大醮’。

  据《翊圣保德真君传》记载,道教教斋醮科仪中最隆重的活动当为“九坛三醮”。

  上三坛称“普天大醮”,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中三坛称“周天大醮”,主公卿贵族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位。

  下三坛才是“罗天大醮”,由人民供祀,只祭一千二百神位。

  这场大醮无论内坛或外场都显得极其隆重庄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已经超出一般醮典十倍以上,根本不是道盟或者白云山几家举办的起的。

  真正的举办方,应该是官方。

  三天大醮之中,以普天大醮最高。北宋张商英在《金箓斋投简仪》写道:“尊帝一十三位,虚皇太上三尊,道之真元也。……三十二天帝,统御世界而成变化者也。天皇大帝、紫微帝君,在天成象之帝也。虚皇地后,三元九炁,所自生也

  不过除了加入一个五台山的静心坛以外,其余大醮仪式还是大多依循古制,共设立七座醮坛。

  主坛为齐乾漱和郑昭元主持的‘元始虚皇坛’,为罗天大醮中枢,取法上境,建斋行道,主讲丹法。

  七座醮坛所讲的内容也大有讲究,丹法,食炁法,剑法,雷法,符箓基本都是各自领域的大拿。

  不是国内没有其他派系的东西,比如阴法,傩术,水法,蛊术,但是这些有点上不得台面,加上没有产出什么高手,遂弃之。

  李阳明白,这七座醮坛基本也代表着日后华国修行界的修行方向,

  官方亲自认证的名门正派懂不懂?含金量大大的。

  亲爱的看官老爷们,求求月票,么么哒~~

第299章 名剑含光

  罗天大醮的主要科仪有焚香、开坛、请水、扬幡、宣榜、荡秽、请圣、摄召、顺星、上表、落幡、送圣等等。

  除此之外在诵经礼拜时还要有优美的道教音乐和动作,队形变化多样的禹步踏罡。

  所以这几天以金颖为首的乾元观女道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排练相应的道教乐器,分为七批照应七个醮坛。

  等到玉皇殿中李阳和齐乾漱和其余修士道长将流程梳理的差不多时,已经是半夜九点半。

  “诸位道长,我们在进行的是所未有的大事,为华国计,为众生计,对于各位此次大醮所作努力,贫道齐乾漱在此拜谢!”

  齐乾漱长鞠而躬,面上慨然肃穆,其余道长被此情绪感染,纷纷回礼拱手。

  李阳和池彦泓从玉皇殿中走出来时,已经是月明星稀。

  虽是夜晚,但是李阳仍旧能感受到龙虎山上的如火如荼,各种工程的探照灯将整个龙虎山照的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对于两人的居室,龙虎山这边自然不敢怠慢,分有一套院落,坐落于山麓之中。

  李阳和池彦泓并肩走在山路上。

  “想不到一场罗天大醮竟然如此冗杂繁琐,早知道就在白云多待半个月,等到这边一切安排好了我们再过来。”

  李阳苦恼道,池彦泓却是白了某人一眼将他打断,

  “就算繁琐干你什么事?你就是来旅游的,人家问的问题都是我来回答,要是南冥剑没坏,还不知道李真人要在这山上怎么享福。”

  “嘿嘿嘿。”李阳轻轻一笑,却不反驳。

  没办法,他确实就是个半路道士出身,虽然几年熟读道经恶补了大量道教知识,但是似罗天大醮这种偏仪式化的东西,李真人从来都是一翻而过的。

  所以这几日七大醮坛修建,包括他主持的‘朝真坛’和池彦泓主持的‘降魔坛’,基本都是池彦泓在费精力功夫。

  “不过我倒是确实怀念南冥剑了,天丛云剑虽然锋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无限趋近于零,要是南冥剑在,还可以给这酷暑难耐的龙虎山降降温。”

  “你南冥剑的重铸材料应该已经集齐了吧,上次帮赵紫瑶铸剑的时候,伱怎么不一起重铸?”

  李阳摇摇头:“时机未到。”

  “我现在手上的材料铸剑出来,质量不会太高,对我来说聊胜于无,不如等着材料够了,憋个大的。”

  池彦泓一边漫步一边点点头:“确也如此,我们两人的日月精轮也卡在第五层已经很久了,之前我们猜测灵气复苏时间太短,还形成不了那种地势环境,现在倒是可以着手寻找一番。”

  李阳点点头,御剑术中,月精轮篆纹结束后,第六个步骤是养器。

  这个养器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但不是自养,而是外养。

  外养操作起来十分艰难,它需要很多的先决条件,讲究以天地大势纳入器中,其一就是要找到一处合适的地势环境,铸台供奉,让月精轮可以流转天地气机,一击斩出犹如煌煌天威。

  “等此番事了,趁着白云观还没招生,可以国内国外游览搜寻一番。”

  在两人谈话聊天之间,那处分配给他们的院落已经窥见了样貌。

  这个院落的位置极为讲究,清幽雅致不说,院内布置山石绿植蜿蜒曲折,恰好构成了太极图形,象征着阴阳化育,与李阳的阴阳大道极为契合。

  推开大门进入院落之中,远远的两人便看见院子中央的石桌旁坐着一个暗绰绰的黑影。

  “我们白云神兽怎么这么颓废,夜色黑了也不生灯。”

  李阳笑着揶揄道,随即屈指一弹点燃了院落中的烛火。

  光线亮起,石桌旁的那道黑影正是随着他们一同上龙虎山的赵紫瑶。

  池彦泓上前晃了晃赵紫瑶,看这妮子少见的郁郁不欢,笑道:“怎么,是任务不顺吗?不过你有‘含光’在手,一般人应该敌不过你吧?”

  “哎,池道长别提了。”赵紫瑶啪的一声似是将一件器物放在桌子上。

  “这含光剑老大你还是收回吧,我感觉在我手上确实没什么用。”

  说是剑器,可是此时的石桌上看着明显空无一物,只有烛火摇曳间勉强能够看见一柄古制剑器的虚影。

  含光,两月之前李阳借来丹炉用剑丸和八岐大蛇的元神骨架铸造而成。

  剑名却是赵紫瑶这个小妮子翻了好多古书自己取的。

  这柄剑器或许是元神剑器的缘故,铸成之日通体透明,就是阳光照过也无法留下光影,开始一度曾让李阳怀疑是不是自己火候用大,直接把剑给铸没了。

  最后还是不怕死的赵紫瑶在丹炉中到处翻找,忽然手上出现一道缺口,先天偶人材质的身体竟然毫无察觉的差点被割下一个手指头。

  李阳这才摸索着抽出剑器,一直走进屋中阴暗之处,才终于看见剑的全貌,不过只要一旦光线照及剑身,立马隐身。

  赵紫瑶取名为含光剑,因为她查到在古书上春秋时期也有一把相似的剑器。

  《列子·汤问》中有记载:“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一曰含光,方昼则见影不见光,方夜则见方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骜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

  正所谓“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经物而物不觉。”,十分有逼格。

  李阳没有收回含光剑,这种老阴货的专属神器与他的形象严重不符。

  “是你的任务出现什么纰漏吗?按理来说现在民间应该没有先天高手敢冒头?”

  因为罗天大醮的筹备,各个地方镇守的道盟高手齐聚龙虎山,这段时间各地的一些超凡祸端基本都是特异局在到处奔波。

  不久前在龙虎山附近的村子爆出来有人在搞邪教,得了含光剑的赵紫瑶正憋得慌,于是主动请缨要去平乱(干架)。

  这一平乱(干架)就是四五天,没想到现在回来一下就蔫了。

  “没有先天的高手,头头就是一个得了点功法残篇,误打误撞有了气感的引气。”

  “那你怎么这么颓废,连含光剑都想退回来?你不说这是你的命根子,比你的命还重要?”

  赵紫瑶瞬间跳了起来,又是动作又是比划的讲述这次平乱的经历。

  “老大你知道吗?这个邪教头子就是一个村子里的单身汉,就是那种穷的连裤头都没有的懒汉!”

  “在我爸的管的村子里就有这种人,平日里就是一个泼皮无赖,然后他突然得了几页经卷,引了气,就到处宣扬自己是神。”

  “哦?什么神?”

  “玉皇神!”

第300章 巍峨气象

  “这家伙口气倒是不小,给自己安这么大的名头。”

  李阳和池彦泓点评着,像是一对正在听着女儿汇报学校事情的看热闹家长。

  “对啊,玉皇神!他就只能跳起来三米多高,然后举起几块石磨,我含光剑一拔出来他就跪地求饶了!”

  赵紫瑶无法描述,她从小到大顺风顺水,被保护的很好,第一次见到那般场景。

  就算是引气,和普通人相比也是小超人一样的存在,普通人根本无法反制。

  池彦泓轻声询问:“所以,你苦恼的地方是什么?没有尽早救下那些普通人?”

  赵紫瑶沉默片刻,随后垂头丧气的坐了下来。

  “有一点吧……不过更多的,是我感觉,不应该是这样的。”

  “灵气复苏,应该是一件好事,惠及全球,可是随着灵气的逐渐复苏,我发现这好像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首节 上一节 251/4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不是吧君子也防

下一篇:子孙烧香,把我供成真仙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