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1276节

  莲舟孤零零停靠在码头边,江水拍打船尾。

  远处江水上泛起橘黄色的金光,一轮不刺眼的红日挂在天际,不知是升是降。

  渡口热闹非凡,舟船有走有停,有旅客登岸,也有力夫卸货,还有叫卖烧饼的,都能闻到饼香,暗咽口水。

  双峰尖渡口充斥着喧闹声,但似乎与他沉睡的这艘莲舟无关。

  明明隔得极近,码头与莲舟,却像是两处世界一样。

  然而伴随现在梦醒,喧闹声越来越大,伴随饼香,传入舟中。

  舟外舟内,又融汇在了一起。

  欧阳戎看了眼远处的日轮,稍微有些分不清是日出,还是日落。

  他回过神,头不回的问:

  “薇睐他们呢,走了吗?我睡了多久?”

  裴十三娘手捻火折子,点了一份沉香,轻缓说:

  “叶姑娘、胡中使他们拂晓前就走了,船等了一夜,得按时出发。公子已经睡了一个白天,瞧着快要入夜了。

  “公子醉……公子梦沉,拂晓前睡得尚香,大伙都怕打搅你,叶姑娘也是,叮嘱妾身好好照顾您休息,她随船启程,去洛阳了。”

  欧阳戎揉了一把脸庞,呢喃:

  “倒也不婆妈,挺好。”

  他扭头,看了眼空气缭绕而起的沉香白雾。

  莲舟正停靠在江畔,岸边有戒备的护卫,也有丫鬟管家提着食盒,似是等待舟中某位女主人的吩咐。

  裴十三娘背对家奴,面朝着欧阳戎,巧手点香,娴雅一笑:

  “助眠醒神用的。公子饮酒,妾身怕公子起来头痛,这香能解些酒,是妾身上个月在扬州大佛寺给公子求的,公子平日里应酬多,用它方便醒酒……”

  美妇人唠唠叨叨,欧阳戎沉默了会儿,后面没怎么听。

  垂目整理了下思绪,他开口打断:

  “罗娘呢?”

  “走了。”

  裴十三娘眼睛微微上翻,打量欧阳戎脸庞,小声说:

  “和胡中使、叶姑娘她们同一时间走的,当时快早上了,估计她家人也要回来,需要避嫌,还是商贾之家,只是路过浔阳做买卖,也不能久留。”

  不等欧阳戎问,裴十三娘继续道:

  “公子为她写的《琵琶行》,我们让她好好收起带走了,不过胡中使、元长史他们都很喜欢公子这首诗,各抄录一份,特别是胡中使,说是要带去洛阳皇宫,他说有贵人肯定喜欢……”

  欧阳戎有些默然。

  低头检查了下袖中,某副画轴和某块小墨锭都安安静静躺在里面。

  他手指刚伸进去,脸色微微一变,中指指肚刺痛,缩掌握拳,但没从袖中抽出手,只是看了眼裴十三娘。

  袖中,帮忙看护桃花源图的小墨精咬完后,抹了抹小嘴巴,沾沾自喜,叉腰得意。

  君子才不留隔夜仇,妙思不是君子。

  就留就留!

  欧阳戎吐看口浊气,在裴十三娘的注视下,弹开了尖牙利嘴的小墨精。

  他状若无事的抽出了手,在桌下擦了擦指肚上化墨的口水。

  裴十三娘起身来到欧阳戎身后坐下,接替了他,为其按揉两侧的太阳穴,

  “公子是饿了吗?”

  “有点。”欧阳戎点完头,再度问:“六郎呢?”

  “官署有事,燕参军白天先回去了,没惊扰公子,他让妾身留了句话,说是让明府您不用担心江州公务,交给他就行,江州大堂不用常去,好好休息一段时日,若有急事,暗中约定唤您。”

  听到约定二字,欧阳戎抬眼看了下裴十三娘:

  “嗯……”

  不等他开口,裴十三娘又道:

  “元长史是早上送完人回去的,说是舟里睡的不舒服,也熬了夜,先回城去了。”

  欧阳戎摆手:“没问他。”

  裴十三娘掩嘴一笑,小声说:

  “易指挥使走时,元长史瞧着就很不舍,还背身望天,不知道是不是在流小珍珠哩。”

  欧阳戎撇嘴,裴十三娘含笑转头,去招呼外面的丫鬟,送来饭菜。

  她亲自打开食盒,挽起裙袖,将热腾腾佳肴一一摆在桌上。

  欧阳戎捏起筷子,夹了口菜,送入口中。

  筷子顿住,他问:

  “六郎忙,十三娘事也不少吧,在这儿坐了多久,白白浪费一天。”

  “才不浪费。”裴十三娘当即摇头,不过在欧阳戎平静的眸光下,她又怯怯的改为点头,小声说:

  “是有一点,刚刚是有掌柜过来,禀报浔阳石窟的事,又有生意谈了……”

  欧阳戎摆手打断:

  “你去忙吧,无需逗留。”

  裴十三娘犹豫了下,起身前为欧阳戎倒了一杯热茶:

  “好,公子慢用。”

  美妇人经过身旁,就要下船,一直低头夹菜的欧阳戎忽然说:

  “等下,有个事。”

  裴十三娘背影顿住,款款施礼:

  “公子您讲。”

  欧阳戎眼睛看着茶杯中晃动的水面,轻声:

  “我闭门修养一段时日,十三娘若有事,先找六郎商议,他会禀我。”

  裴十三娘闻言,凝视了会儿欧阳戎,像是明白些什么,没说破,缓缓的点头:

  “是,公子。”

  顿了顿,她忍不住关心一句:

  “公子好生休息,不用担心城里事,有燕参军与妾身在哩。”

  欧阳戎瞧了眼中聪慧能干、忠心赤诚的美妇人,温和颔首:

  “好。”

  裴十三娘脚步没动,半老徐娘却像小娘一般歪头,大胆道出:

  “公子,你那篇《琵琶行》,妾身甚喜,和胡中使一样抄录了一份,不知公子是否允许传出去。”

  欧阳戎沉默片刻,轻轻点头,又说了一句让裴十三娘感到莫名的话:

  “嗯,本就是赠给像罗娘那样的天下无名氏的,也可把我名字隐去,佚名传出。”

  裴十三娘却第一时间摇头,坚持说:

  “这怎么行,本就是公子写的,当然署名公子,妾身与胡中使没人敢改。好了,既然公子不介意传去,妾身也就放心示人了。”

  美妇人眨了眨眼睛,施施然下船。

  欧阳戎默然无言。

  裴十三娘许是知道欧阳戎喜静,将外面守着的护院、丫鬟还有管事们全撤去。

  晚风徐来。

  江畔,莲舟孤影,只剩欧阳戎一人独坐。

  他背对热闹码头,前方是徐徐落入江面的红太阳。

  青年盘膝而坐,低头扒饭,不时前倾夹菜,吃的有些狼吞虎咽。

  昨晚醉写《琵琶行》时,他中途隐隐听到一阵遥远的乐声,似琴非琴,似琵琶非琵琶。

  这乐声好像是从遥远洛阳传来的。

  是【文皇帝】。

  他的笔下有了一篇崭新的剑诀。

  别样的剑诀。

  不同于初代的“盛世之音”,后来的《秦王破阵乐》,与老乐师的七绝诗乐曲。

  这篇新剑诀,不歌颂洛阳,也不那么“盛世”,甚至有些背道而驰。

  欧阳戎不在意众人心慕抄录、随意传出。

  因为传出去,也不怕有人可以偷学剑诀。

  道理如同老乐师留给容真的七绝诗乐曲一样,单纯去学,是刻舟求剑,又如何求得“真剑”?

  【文皇帝】的真意是变幻莫测的,剑诀是剑诀,又非剑诀,这一刻是剑诀,下一刻又不是剑诀……连他都差点被拒之门外。

  但领悟了,就真领悟了。

  与【文皇帝】建立的联系不会再断。

  那阵来自遥远洛阳的乐声,一直回荡在领悟者耳畔。

  它的鼎剑神通,也很有意思,竟不止一种,与剑诀一样多样。

  欧阳戎舟中端坐,端碗扒饭之际,安静倾听起乐声。

  默默感悟了一番,他将【文皇帝】的鼎剑神通暂时归纳为释、道、儒三种。

  三者循序渐进。

首节 上一节 1276/13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雪中:加钱居士,开局刺杀徐龙像

下一篇: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