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33节

  眼见清军撤退,城墙上顿时响起阵阵欢呼声,在欢呼声平息后,士兵们就在苏言的命令下打扫战场,将己方战死者的尸体收殓起来安葬,伤者送往城内治疗。

  而敌军的尸体在收集起来后纵火焚烧,不仅是城墙上的敌军尸体,城墙底下的尸体也需要派人收集清理,不然时间一久很有可能引发瘟疫。

  清军投入的十几座攻城塔都被明军使用火油焚毁,要么被烧得只剩下骨架,要么只剩下一半,而城墙底下也堆满了大量尸体,空气中除了浓郁的血腥味外,还掺杂着一些烤肉的味道和烧焦味。

  虽然清军只准备试探性攻城,但经过粗略统计,单单城南还是有上千名绿营兵战死,而明军一方得利于守城优势,死伤者不过一百多人。

  这样的伤亡差距并没有让苏言觉得开心,他心底非常清楚清军还没动用更加精锐的八旗满洲兵。

  八旗满洲兵可都是身着多层重甲且战技精湛的存在,一旦登上城墙,除非是纯系统兵与之对抗,否则都有被杀穿的风险。

  清军没有动用八旗精锐,苏言也还藏着一些底牌没有用,在围城前储备的大量擂石滚木和收集起来的粪便尿液可都还没有使用呢。

  擂石滚木就不用说了,粪便尿液能够熬煮至滚烫,被称为金汁,居高临下往城墙底下倾倒,凡是沾染者皆会被烫伤并伤口感染,最终痛苦而死。

  一直到黄昏时刻,另外两个方向也先后传来了军报,清军从三面发起进攻,但都被明军轻松击退。

  城西的义武镇、城北的安江镇合计杀敌约莫一千七百余人,而己方仅伤亡不过百余人。

  看完军报后,苏言思忖片刻,还是决定前往城中的伤兵营巡视一番。

  伤兵营其实就设在城中最大的医馆内,苏言直接聘用了全城的医师,请他们来为伤兵进行治疗。

  那些医师都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只要吴江陷落,他们也难逃一死,因此大部分人婉拒了苏言提出的报酬,自愿充当军医为士兵疗伤。

  虽然他们自愿出任军医,但苏言还是强行给每个人发放了薪酬,这些医师们便纷纷称赞起苏言的慷慨,对工作更加尽心尽力。

  等苏言来到医馆时,门口已经有许多士兵进进出出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以及浓郁的中药的味道。

  苏言正欲往里面走,就听到身后响起一道焦急的喊声,他下意识向后看去,就看见两名士兵抬着一个担架,风风火火往里面闯。

  他连忙往旁边退了一步,给两人让出一条道,在担架从身边经过时,苏言注意到上面躺着一名腹部破开一个大洞的伤兵,甚至还有部分肠子从伤口冒了出来。

  两名士兵抬着担架大步闯进医馆,在医师的指引下被送到后院,苏言紧跟着走了进去。

  到了后院,他们才发现里面已经架起了一道道竹竿,学徒们将洗干净的白布条挂在竹竿上晾晒,许多被鲜血染红的布条堆积在盆子里,等待清洗。

  而围绕着院子的厢房内躺着被送来的伤兵,不时有人端着一盆血水走了出来,整个后院充斥着士兵的哀嚎声和医师焦急的叫喊声。

  苏言几人的盔甲与普通士兵不同,因此很快就有一名医师模样的男人迎了上来,他试探地询问道:“敢问几位是?”

  “这位是苏松经略。”一旁的卫兵出声提醒道。

  医师一听,连忙抬手行礼,道:“原来是经略亲至,在下是济善堂堂主席性仁,有失远迎,还望经略见谅。”

  苏言摆了摆手,问道:“这里可是你在负责?”

  席性仁点头应下,苏言见状便接着发问:“这里接收了多少伤员,床位是否充足?”

  “嗯……”席性仁思索一番,回答道:“启禀经略,目前为止有一百四十五人被送了过来,而济善堂只有床位一百二十张,多出来的二十五人已经被送到一条街以外的仁善坊安置了,那里有足够的床位。”

  说到后面,席性仁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惭愧的神情,道:“济善堂还是不够大,无法容纳所有的将士。”

  “你们已经做的足够好了。”苏言宽慰了几句,随后让席性仁带着自己巡视一番。

  席性仁连声答应下来,随即领着苏言走进后院的厢房内,一进入厢房,就有一股浓郁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苏言眉头微蹙,看向躺在床上的伤兵们,大多数伤兵的伤口已经被处理过了,用洗干净的白布条包扎起来,他们还有心情相互聊天打屁。

  他听见靠门口的一名士兵还在吹嘘自己如何在战斗中宛如天神下凡一般杀死多个敌人,还差点杀红了眼爬上吊桥冲进攻城塔和清兵厮杀。

  旁边的士兵听了忍不住揶揄道:“那你为什么没有冲进去呢?如果你真做了,那肯定能闻名全军。”

  吹嘘的士兵有些尴尬的挠了挠脸,道:“我已经爬上吊桥准备追上去了,可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

  他话没说完,就注意到床边靠近了几个人,下意识瞥了一眼,认出了苏言,吓得连忙想要直起身子行礼。

  苏言微笑着按着他的肩膀,示意他继续躺着,并看向其他士兵,道:“你们都不必多礼,我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探望你们的。”

  “经略……”

  苏言轻轻拍了拍那名士兵的肩膀,走进厢房内与士兵们交谈起来,询问他们的伤势情况和在战场上的表现。

  并当众许诺,即便是他们因为伤势不得不退伍,自己也会给他们安排好的去处和退伍待遇。

  虽然苏言没有做到像吴起那般仔细,但他的表态和举动还是让他得到了所有士兵的拥戴与信任。

第73章 清军计划

  与此同时,清军大营内。

  在进攻失利后,博洛当即将军中的所有将佐都召集起来,召开一场临时军事会议,准备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等张天福与和托以及一众满蒙汉将佐到达之时,大帐外的杆子上已经悬挂着几颗狰狞的人头,鲜血还顺着断头的伤口不断向下滴着。

  和张天福一起过来的部将下意识抬头打量了一番,就惊恐地认出了其中一人居然是与他相识的绿营参将,死去参将的双眼并未合上,还在不甘地盯着吴江城的方向。

  张天福察觉到身后部将的小动作,他偏头看了一眼,见后者盯着那几颗头颅,压低声音警告道:“不要乱看。”

  随后,他跟着和托一起走进了大帐,大帐内的氛围有些压抑,博洛面无表情地坐在主位上,满蒙将佐皆沉默不语,那些绿营将领则面色发白,听见有人进来先是下意识看了一眼,然后连忙低下头来。

  “贝勒爷。”

  两人齐声向博洛行礼问候,随后分坐两侧,待他们坐下后,博洛才缓缓开口,沉声道:

  “今日之战,南蛮抵抗之顽强,想必尔等皆有目共睹,我大军虽有精兵三万,可今日一役就足足死伤近三千之众,这还只是试探攻城,若是大举强攻,会有多少大清勇士死于城下?”

  听见今日有近三千人阵亡,底下的将佐们都窃窃私语起来,帐内的绿营将领们都面露悲戚,今天上阵的可都是他们,死伤的也都是汉人,甚至还有人因为监管不力,被博洛下令退出去斩了。

  他们虽然对那些绿营兵不会有身为族人的怜悯之心,但也难免不会产生兔死狐悲的情绪。

  今天死的是那几个倒霉蛋和他们的部下,等明天或是后天,不就轮到他们了吗?

  “贝勒爷,明军三面固守,而东面紧邻运河,想必不会留有重兵把守,为何不乘船自水路攻城呢?”

  总兵张天福突然开口询问道,他驻扎于城西,并不清楚运河那边的情况。

  见有人开口,博洛表情稍稍缓和许多,身旁的侍卫代为回答道:

  “张总兵有所不知,南蛮于运河两岸设置铁链阻截,舟船不得通过,况且我大军自北而来,不习水性,乘船攻城反而自落下风。”

  张天福听言,直接反驳道:“非也,明军也知晓我军弱于水性,又自恃设置铁链阻碍,舟船无法通过,定会松懈疏于戒备。”

  “还请贝勒爷命人查探运河情况,若是那道铁链能以小舟通行,可挑选小股精兵乘船混入城内,待我军白日攻城之时袭击城门,里应外合,一举攻克!”

  张天福说完,再看博洛的脸色,已经隐隐带上了几分满意的笑容,他动作小幅度地点了点头,道:“那就先依张总兵之言,查探运河情况。”

  见博洛采纳一个汉人的意见,在座的满蒙将佐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们怎么能看一个汉人骑在自己头上。

  一个满人将佐当即跳出来,质疑道:“张总兵,若是小舟无法通过铁链呢?”

  张天福不假思索,回答道:“若是无法通过,可强行将其炸开,我军三面攻城,牵制明军兵力,另派精兵乘船突入渡河,杀进城内。”

  “可是我军对城中地形一无所知,贸然孤军深入,岂不是白白送死?”有人反驳道。

  “这点就无需担心了。”博洛这时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一响起,便让满蒙将佐们安静了下来。

  “我军搜捕回来的南蛮里不乏对吴江熟悉之人,可以从中选出向导带路,一同入城。”

  博洛说完,众人也就没了别的意见,这场临时会议结束后,他便派人借着夜色掩护前去查探运河情况。

  同时,又命人在抓捕回来的汉人炮灰里寻找熟悉吴江城中地形的人,用其家人安危威胁,金银珠宝收买。

  一番恩威并施之下,果然有人愿意成为清军向导。

  斥候那边也取得了进展,他们再回来的时候就带给博洛一个好消息——横跨运河两岸的铁链沉入水中的最深处的部分能够容许承载十几人的小渔舟穿行。

  听了斥候的汇报,博洛心底顿时活络起来,他命人将张天福召到身前,简单说明了斥候的汇报,随后问道:

  “张总兵,你认为何时行动为好?”

  张天福知道这是他立功的好机会,不敢轻慢,仔细思索一番后,说道:“回贝勒爷,可明日再展开佯攻,趁势派人前往城东河对岸观察守军情况,如若城东守军果然不多,那边明晚组织精兵潜入城内。”

  “待精兵潜入城内后,可分兵突袭吴江县衙与南城门,末将认为伪明经略定会暂住在县衙内,若能将其擒获,我军已然获胜大半了!”

  啪啪啪——

  “不错,不错!”

  博洛满意地为张天福鼓起了掌,笑着称赞起来,随后也没有在意后者汉人的身份,拍了拍他的肩膀,许诺道:“等吴江攻克,擒获伪明经略,我定会如实向朝廷汇报你的大功。”

  张天福听言大喜,但还是连忙说道:“能够拿下吴江,全赖贝勒爷统筹全局,英明神武,末将怎敢窃功。”

  博洛听言不由得哈哈大笑,又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们这帮汉人就喜欢说这些奉承话,你放心,本贝勒还不屑于和你抢这小小的战功,该属于你的总归会属于你!”

  张天福这下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憨笑着应下。

  翌日,清军再度向吴江县城发起进攻,这一次仍然是以绿营兵打头阵,不过守军能够明显感受到,清军的攻城力度似乎没有昨天那么凶猛。

  苏言亲自坐镇城南,也很快发现了这一点,他眉头微蹙,对此有些不解,还未等他找到合适的理由,从城东那边就有人前来汇报。

  “启禀经略,运河东岸有鞑子游骑出没,似乎是在观察城东守备情况。”

  听了士兵的汇报,苏言心底又忍不住多想起来,因为城东紧邻着运河,河道又被铁链阻截,清军无法通过水道攻城。

  所以,他并没有在城东部署战兵,而是命吴江典吏率领响应征召的壮丁驻守,时刻注意运河情况。

  清军突然开始观察城东情况,是否代表着他们准备对城东动手了呢?

  河道虽然被铁链阻截,但这并不能完全阻断清军从运河进攻的可能,毕竟如果清军使用火药强行炸开铁链,便可以长驱直入。

  而提前埋下的暗桩也只能挡住吃水较深的中大型船只,小舟想要通行的话没有任何影响。

第74章 准备

  为了以防万一,苏言还是决定增加城东的守备兵力。

  不过防止打草惊蛇,他没有增加明面上的兵力,而是从忠武镇内抽调一个营前往城东的城墙底下驻防,并加强对连通着城区与运河的渡河的巡逻批次。

  清军一开始的意图就只是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因此这次的战斗没有持续太久,清军本阵便响起撤退的号角声。

  在清军如潮水般退去后,无需等苏言命令,明军就自发打扫战场,将敌我尸体分别摆放,进行处理。

  另一边,博洛也开始在军中挑选今晚潜入城内的参战人员。

  毫无疑问,在博洛眼底,军中最为精锐的就只有八旗满洲大兵,因此他自然而然的就将目光投向了与自己同属一旗的正蓝旗满洲兵。

  但是,这些从苦寒之地来的满洲大兵都不习水性,让他们乘船潜入城内又担心会在路上晕船,登岸后战斗力受到影响。

  而且这次任务说到底几乎是九死一生,危险性极高,要是以满洲兵为主,被明军发现并歼灭,这种损失是博洛无法接受的,无异于直接在他心头硬生生挖下一大块肉。

  思来想去,博洛还是决定让汉军旗接下这个任务,或者说,也可以让汉军旗和满洲兵一块执行。

  既然是张天福提出来的,就理应由张天福来负责。

首节 上一节 33/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