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7节

  老夫人见他这副模样,轻笑一声,就招呼二人趁热吃下,苏言和苏辅也不客气,用筷子架起鸡肉就着汤大快朵颐起来。

  看着兄弟二人大快朵颐的模样,老夫人嘴角含笑,可眼底却带着几分惆怅,她如何感受不到,自己这个长子自从那日外出游玩回来后,和自己就不再有往常那般亲近了。

  她不相信什么夺舍的事情,她只当长子打定主意投身反清大业,只能暂时放下家长里短。

第60章 驻防吴江

  待兄弟俩吃完后,老夫人掏出手帕细细给苏言擦去嘴角的油渍,一边轻声唠叨道:“多大的人了,还喝的满嘴都是……”

  苏言感受着她的动作,一时身体僵直,双眼不自觉迎上老夫人的眉眼,她眉眼间带着无限的温柔和慈爱,让苏言想起了记忆中遥远陌生的关于母爱的片段。

  还记得孩童时候,他一直幻想期待的母爱好像就是这样,没有不耐和厌烦,有的只是浓浓的疼爱和柔情。

  苏言的喉头滚动了一下,鼻子有些发酸,正欲说什么,一旁的苏辅却笑道:“大哥及冠之年,还要娘帮忙擦嘴,这要是传出去,军中将士可都要笑话大哥了。”

  “……”

  苏言嘴角抽了抽,狠狠瞪了他一眼,吓得苏辅不自觉往后缩了缩,老夫人收回手帕,捂嘴轻笑。

  片刻后,老夫人才收起笑容,正色道:“辅儿倒是提醒我了,你已及冠之年,别人家早已结婚生子,你可不能再拖下去了。”

  苏言面露无奈,道:“母亲,眼下大敌当前,我哪里还有那个心思呢。”

  “之前你说要等时局稳定,可你起事以后南征北战,哪里还会有时局稳定的机会?”老夫人毫不客气的说道:

  “你不要再推脱了,我已经和夏瑗公商议过了,他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只等寻个良辰吉日上门提亲,此事便可定下。”

  “???”

  苏言满脸问号,难怪这几日他总感觉夏完淳看他的眼神有些怪怪的,原来在这等着他。

  见苏言愣住不语,老夫人以为他是不愿意,当即语重心长道:

  “夏瑗公之女年方二八,兰质蕙心,富有才气,你自起事以后,整日忙于军政要务,身边也缺一个人照顾伺候,若能将她迎娶过门,也能倚为贤内助,好让娘放心。”

  她都这么说了,苏言也只好松口,道:“一切都凭母亲决定吧。”

  听言,老夫人顿时眉开眼笑,道:“好,娘回去就寻一个良辰吉日,请媒婆上门提亲。”

  说完,她又想起了一件事,从袖子里取出一枚荷包,塞进苏言手中,柔声道:“这是娘这几日绣的,里面放了从珈蓝寺求来的符——娘都听说了,此次出征危险重重,娘不会阻止你去,娘只希望你能活着回来。”

  苏言默默捏住了那枚荷包,点头应下,老夫人又拿了另外一个荷包给苏辅,叮嘱了几句后才站起身来,笑着说道:“你兄弟二人要相互扶持,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我们记住了。”

  兄弟俩老老实实地答应着,一起送老夫人走出经略府,等老夫人走后,苏言马上就将危险的目光投向苏辅,后者还没察觉不对,喜滋滋地将荷包系在腰间,抬头想问苏言这佩饰好看吗,就正好对上了他的目光。

  “!!!”

  苏辅顿感不妙,果断扭头就跑,苏言大声喊道:“来人,给我抓住他!我倒要看看今天是谁笑话谁!”

  “言,言哥不要——”

  ……

  翌日,苏言就率军开离苏州城,乘船沿京杭运河向吴江县城而去。

  考虑到此战危险系数极高,苏言没有同意苏辅、夏完淳二人的随行请求,命他二人留守苏州。

  跟随苏言驻防吴江的除了忠武、义武二镇外,也新编了一个镇,该镇是以第二批惩戒营罪兵改组而来,有战兵一千四百余人,命名为安江镇。

  取安定吴江之意。

  安江镇的战兵都参与了对拜图喇部八旗的战斗,这份经历就足以让他们被清军追杀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苏言还是从两镇内调了系统兵来安江镇担任百户等基层军官。

  而两镇内的空缺位置,就由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非系统兵接任。

  第三批惩戒营是望虞河之战中被俘的绿营兵,其中大多数是弓箭手,苏言便从苏州武库内取出大量稍弓给他们装备,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守城战中发挥作用。

  除了弓箭外,剩余的轰天雷也在随军的军需辎重当中,轰天雷已经在望虞河之战中证明了它们的威力,在接下来的守城战中,它们也将继续发光发亮。

  嗯,物理上的发光发亮。

  忠武、义武、安江三镇再加上近卫营和惩戒营,跟随苏言驻防吴江的兵力就已经在万余左右,而吴江得利于水系发达,四面都有护城河环绕,同样难以攻打。

  苏言有信心能够在吴江拖住博洛,源源不断的消耗清军兵力,最终寻找敌人的破绽打出致命一击。

  苏州府城与吴江县城之间有约莫三十余里的路程,走陆路快的话不到一天就能到达,而京杭运河更大缩短了来往赶路的时间。

  苏言清晨出发,当天下午便抵达吴江县城,暂代知县事的县丞张允元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率领一众乡绅在运河渡口迎接。

  见苏言等人下船,张允元众人连忙上前就要行礼问候,苏言摆了摆手免去了他们的礼节,开门见山道:

  “本经略昨日就派人来通知备战,尔等准备如何了?”

  张允元连忙说道:“回禀经略,下官已命衙役、兵丁疏散城外居民,将其尽数迁入城中安置,不敢留有一家。”

  苏言点了点头,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对张允元的能力也有了评价,他当即下令补张允元为吴江知县,并激励道:“张知县这可谓是临危受命,希望你能够与吴江百姓并肩作战,切莫令我失望。”

  “还请经略放心,下官定竭力守城,与吴江共存亡!”张允元拍着胸脯,大声说道。

  苏言笑了笑,抬手拍着他的肩膀,一行人向吴江县衙而去。

  吴江县的库房储备并没有因为政权更迭和起义遭受较大损失,当初吴易起事并攻占县城后,因为苏言已经夺取苏州的原因,没有选择带着钱粮撤离,所以库房内还有不少的钱粮储备。

  按照苏言的构想,他至少要在吴江坚守数个月,所以除了城中储存外,还会在清军到来之前从苏州日夜运来粮食和火药,充实库存。

  其实就算没有提前储备也没有太大影响,吴江县城紧邻京杭运河,而清军又没有水师能够封锁运河,苏言因此可以源源不断从苏州获取辎重补给。

  -----------------

  今天周二,决定下一轮推荐位能否排到,还请大家点到最后一页留个追读,谢谢了!

第61章 城防部署

  明军的驻防动作很快,苏言率军驻防吴江后的次日,陈子龙就紧跟着率领振武军沿运河而下,先在吴江获取足够的军需补给后,才向西在太湖庞家塘水畔安营扎寨。

  振武军选择的驻地距离县城仅有五里左右的路程,背靠太湖,能够从黄蜚那获取水上军需补给。

  而朝向清军一面,又有一条河贯通南北,使振武军可以沿河据守,让清军无法轻易渡河攻击。

  若是清军打定主意要先歼灭陈子龙所部,那他们也可以在危急时刻乘船遁走太湖,保留有生力量。

  不过,陈子龙显然并不准备这么做。

  在到达预定安营地点后,陈子龙便下令将船只送走,随即召集全军,在官兵面前高声道:

  “经略不忍吴江生灵涂炭,以身做饵,引清军来犯困守吴江,我等深受经略之信任,怎能临阵脱逃?今日我将船只送走,全军上下再无退路,必随我死战,若有轻言撤兵之人,下场有如此桩!”

  说罢,他拔剑用力劈在一块早已备好的木桩上,剑虽然没有劈断木桩,但入木三分,木屑横飞。

  “死战!死战!死战!”

  场下安静数秒,随即响起将士们的齐声高呼。

  ……

  苏言并不知道陈子龙做出了什么决定,此时的他还在亲自巡视吴江城防。

  吴江县城四面环水,东面紧邻京杭运河,西面、南面被西塘河环绕,北面也被人为开凿出一条护城河,连通运河与西塘河。

  可以说,吴江县最浅薄的护城河,反而是北面开凿出来的那条,清军只能从西南北三面进攻,运河宽广,除非是从湖州带来大量船只,否则都只能望河兴叹。

  苏言不认为清军会放弃从运河发起进攻的计划,因为吴江县城的地势特殊性,有一条河道直接连通运河,几乎将县城东西隔开。

  该河入城后在县衙东面汇聚成一片小型湖泊,又延伸出两条水道与西塘河相连,这两条水道被城墙和水闸阻挡,清军无法通行。

  可若是选择从运河发起进攻,就能直接顺着河道进入城内,除非守军提前在河道交汇口或是运河布下暗桩和铁锁,拦截船只。

  而守军也的确是这样做的,考虑到未来还要从北边的苏州获取物资,守军在苏言的命令下于城东南的运河河道上布下大量暗桩,并拉起三道巨型铁锁,横跨运河两岸。

  这些部署都被隐藏水下,除非清军乘船试图通行,否则不会被提前发现,而为了保险起见,苏言也在这一面城墙部署了两门行营炮。

  嗯,为了增加吴江的城防火力,苏言也额外携带了二十门火炮和上百具大筒,另外十四门火炮被分配给了张煌言,让他能够对抗南京之敌。

  这二十门火炮,苏言将两门部署在东面,又在西南北三面分别部署了六门,并搭配数十具大筒和若干轰天雷。

  为了防止火炮轰击的后坐力震塌城墙,在入城后,苏言也动员城中百姓协助加固城墙,并出城摧毁城外的民居,砍伐树木。

  摧毁民居除了获取一部分建材外,也是为了清理出射界,让清军无法依托民居进行掩护,而砍伐树木除了作为建材和生产材料外,也可制造成守城器械中的檑木。

  下达一系列任务后,看着城内外一片热火朝天的模样,又看向湖州的方向,苏言深吸一口气,心底有着风雨欲来的压抑感。

  ……

  另一边,清军在博洛的率领下不断向吴江县城挺进。

  如今已是七月三十日,虽然江南还在受小冰河期的影响,但天气仍然炎热潮湿。

  不论是从东北苦寒之地而来的满洲八旗健儿,还是自大漠草原而来的蒙古骑兵,亦或是自北方随军南下的汉八旗,无一不在抱怨这天气的炎热和糟糕的环境。

  “该死的汉狗,等我到了苏州以后,一定要把他们全部杀了,以解心头之恨!”

  “这么热的天气,如果不是汉狗造反,我们早就北返避暑了……”

  “行军途中这么热,晚上也闷热的让人睡不着觉,蚊子还多,要我说这江南之地不如还给汉人算了……”

  听着队伍里的抱怨,多罗贝勒爱新觉罗·博洛默默叹了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从此处到吴江县,还有多少日程?”

  他随手甩了甩手上的汗渍,对着身侧的总兵张天福询问道。

  张天福是徽州总兵张天禄的弟弟,在清军下江南后随兄长一同投降清军,编入汉军镶黄旗,他虽然是陕西人士,但投军后在江南一带活跃驻防,对此地也还算了解。

  “回贝勒爷,此地到吴江县城最快也需五六日。”张天福心底默默估算了一番,苦着脸回答道。

  虽然湖州到吴江看起来并不远,但途中水网繁密,清军没走出几里就要搭桥渡水,时间几乎全都用在这上面了。

  “妈的,这破地方,早知道就选择乘船赶路了!”

  博洛一听,心态顿时有些崩掉,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张天福见状下意识缩了缩脖子,不敢搭话。

  博洛骂了一阵后又恢复了冷静,也知道自己现在抱怨也为时已晚,当初之所以选择走陆路行军,就是听说了无锡之战的一些细节,担心会被明军故技重施。

  没办法,他麾下兵马以北方兵为主,都不习水性,更不用说湖州不在京杭运河的线上,水网密布,要是没有本地人作为向导,他们甚至可能在那四通八达的水网中迷失方向。

  更要命的是,因为天气炎热和蚊虫叮咬的缘故,军中已经有部分士兵患病倒下,这更加大大拖累了他们的行军速度,也让军中不满的声音愈发增加。

  为此,博洛只能向军中将士许诺,接下来只要攻下一城,就允许全军上下至少三日不封刀,通过烧杀抢掠来让将士宣泄怒火,提升士气。

  不过,这些目无军纪的蛮夷显然不可能忍到那么久,从湖州出来后,每遇到一座村庄或是城镇,清军都会毫不留情地屠杀劫掠。

  这一路过来,已经是遍地废墟,狼烟滚滚了。

首节 上一节 27/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