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战争系统在末世

战争系统在末世 第742节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去,顾承渊紧锁的眉头终于微微舒展,他缓缓合上手中厚重的《西方战区联合目标侦察整编报告》,抬起目光看向了对面的战区参谋长吴斌。

无需言语,默契自成。

吴斌参谋长沉稳的声音立刻在静谧的办公室内响起,清晰而富有条理:

“首长,报告已详细呈阅。以下是对当前掌握西方战区核心军情的综合汇报。”

他稍作停顿,指向报告的核心结论:

“首先,关于其空中力量。根据多个歼16侦察编队带回的电磁频谱记录、雷达对抗数据及目视观察综合研判:

西方战区空军主力装备,技术代差至少在两代以上,其战机平台老旧、航电落后、态势感知能力极其有限,对我方现役先进空中力量构成的实质性威胁等级,综合评估为‘极低’”

顾承渊微微颔首,指尖在报告封面的‘绝密’字样上轻轻叩击。

报告内详尽的数据和遭遇案例分析,早已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从超视距探测锁定到近距电子对抗,每一次接触都堪称技术性碾压,用“戏耍”来形容这场教科书式的战场单向透明亦不为过。

对此,战区参谋长吴斌心领神会,因而也不继续在空军方面过多赘言,话锋果断转向西方战区的陆军:

“其次,是其陆军力量!”

“受限于空中侦察固有的战场死角(如坚固掩体、城市建筑群遮蔽、西方战区辖区广大)及伪装遮蔽,所以关于其陆军的情报搜集必然存在信息缺口。”

“但目前咱们已获情报,仍具有极高的战略参考价值。”

说到这里,战区参谋长吴斌的语气瞬间转为凝重,带着一丝发现关键目标的锐利:

“本次侦察最重大的陆上发现,在于确认了西方战区当前唯一可确认的、具备完整战役机动能力的核心主力——第76军团的存在与位置!”

话音落下,战区参谋长吴斌迅速翻开了自己面前的报告,精准地找到陆军章节的起始页。

从这里开始,附带了数十张由歼-16搭载的高分辨率光电/红外侦察吊舱拍摄的兰市战场航拍图。

几乎每一张的图像清晰度都十分惊人,不仅能够分辨装甲车辆型号、火炮阵地布局、部队运动方向,甚至还能捕捉到单兵装具细节和战场临时工事的结构。

“司令员,请看这里!” 吴斌的手指在连续翻过几页战场态势图后,稳稳停在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上。

这张图片拍摄于兰市外围一处激战正酣的街区,焦点并非宏大的战场全景,而是精准捕捉到了一个正站在临时构筑的沙袋掩体后、手持望远镜观察前方的指挥官身影。

尽管画面上弥漫着硝烟,但此人的特征却异常鲜明:

身形消瘦而不孱弱,反倒是如同一柄深深楔入焦土战壕的淬火钢刀,透着一股逼出照片之外的锐利与沉凝。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是其气质,而是他身上那套与残酷战场环境极不协调的装束:一身笔挺的周邦陆军将官常服,常服虽沾染尘土硝痕,但其形制与质地清晰可辨。

更关键的是,其肩章部位,即使在烟尘与像素的干扰下略显模糊,但那象征着将衔的、独特的金底镶边肩章底板,依然灼灼生辉,昭示其将星身份!

战场之上,身着常服,肩扛将星...再结合兰市战场其他航拍图中清晰捕捉到的成建制装甲部队集群(坦克、步战车)、规模化的炮兵阵地、以及严密有序的步兵进攻梯队等关键信息....

考虑到以上种种,结论已经呼之欲出:

正在兰市与尸潮鏖战的部队,规模与部队构成,高度吻合西方战区的军团建制部队!

而众所周知,西方战区一共有两支军团建制部队,一支77已经并入中州战区,那图片中的,就只能是第76军团了!

所以,图片中这位身处前线、肩佩将星的核心指挥官,极大概率是第76军团的核心高层人物,甚至可能就是其军团长本人!

为迅速锁定其确切身份,中州战区情报部门已将该指挥官的高清面部特征图像,通过最高优先级保密信道,闪传至渝城前线指挥部!

只需让与76军团存在历史渊源、且掌握大量内情的第77军团军团长于正国本人调阅辨认,其真实身份,必将水落石出!

第972章 专职秘书制度

咚咚咚!

“报告!”

正当顾承渊与参谋长吴斌就《西方战区联合目标侦察整编报告》进行深入研判时,办公室厚重的防爆门被短促有力地叩响。

“进!”

门被推开,秘书处处长周桂红上校步履沉稳地步入室内,他面向顾承渊,立正敬礼,声音清晰而庄重:

“报告首长!重要人物照片身份已核实!经第77军团于正国军团长亲自辨认并签署确认,目标人物确系西方战区第76军团军团长高志凯少将无疑!”

话音落下,周桂红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双手将一份封装严密的文件夹呈递给顾承渊:

“这是根据于正国军团长口述整理而成的《高志凯及第76军团补充情报纪要》。”

随后,他又将另一份完全相同的文件递交给参谋长吴斌。

本来是只有一份的,但周桂红知道这个时候参谋长吴斌就在首长办公室汇报工作,所以特意多印了一份,为此还消耗了一点人情。

毕竟这属于绝密文件,每一份都是要单独编号、严格管制的,可不是大街上发的传单,想印几份就印几份。

“请问首长是否还有其他指示?”周桂红请示道。

顾承渊的目光仍在新收到的文件上,头也未抬:

“这里暂时没有。你到隔壁秘书处去吧,带着人将渝城方向汇总的最新战报进行深度梳理与态势提炼,尽快形成简报呈报到我这里。”

“是!保证完成任务!” 周桂红敬礼后,利落地转身离去。

随着中州战区管辖范围和作战任务的急剧扩展与复杂化,为确保战区核心指挥层能够心无旁骛聚焦于战略决策与作战指挥主业,最大限度减少繁冗行政事务干扰。

经战区常务委员会多次研究论证并报批,顾承渊最终拍板决定:在战区高级指挥岗位引入专业化、规范化的专职秘书辅助制度。

依据战区常务委员会正式印发的《中州战区高级指挥岗位专职秘书管理规定》:

配备范围:副战区职级及以上(含享受副战区职级待遇) 的领导干部,可按规定配备专职秘书。

核心职责:专职秘书主要负责日常重要事务协调督办、核心文电高效流转处理、首长行程周密安排保障等关键辅助工作,成为首长与繁杂事务之间的“高效过滤器”。

配置原则:专职秘书数量实行 “动态定编、依需配置” 原则,严格依据首长实际负责领域的重要程度、工作负荷强度及战时/平时状态进行科学评估与动态调整。

与此规定配套的,是战区常委会同时批准了三位功勋卓著的正军职主官享受副战区职级待遇(仅限待遇,不涉及实际职务与军衔晋升):

渝城军区司令员 陆冲 少将

夜市卫戍区司令员 贾三牛 少将

铜仁军分区司令员 朱骏 少将

其中,鉴于渝城战场极端复杂严峻,战区特批渝城军区设立‘渝城前指秘书科’,编制 5人,是除顾承渊的战区司令部秘书处外,秘书数量最多的,连其他战区常委都比不上。

有人可能会认为多此一举,毕竟即使是下到连营长官,连部、营部文书干的不也是秘书的活吗,何必另立名目?

但实质上,专职秘书制度的推广,除了提高高级指战员的工作效率外,更多是为了通过精心设计的权、职、阶梯、待遇差异,显著提升高级指战员的荣誉感、权威感和指挥掌控力。

突出对权柄、地位、责任与贡献的体系性的认可和强化——专属配置即地位象征!

拥有符合《规定》层级的专职秘书(尤其是秘书处/科),本身就是对其职务权威的直观体现和制度性背书。

比如顾承渊的10人秘书处、陆冲的5人秘书科,这些量化配置能够非常直观的成为衡量其战区地位和战略权重的标尺。

打个简单的比方,是否配备专职秘书、配备多少,可直观的视为高级将领的专属‘仪仗’,有利于提高干部奋进上升的积极性!

在这种制度性背书的认可下,连、营、旅、军多级主官,虽然不缺类似秘书功能的人,但相比之下,也就成了自导自演的过家家。

...

很快,随着顾承渊翻开《高志凯及第76军团补充情报纪要》,一位‘铁血将领’的大半辈子,很快呈现在他眼前:

姓名:高志凯

职务:第76军团军团长

年龄:51岁

过往履历:

1、21岁毕业于常山陆军学院侦察系。毕业演习遭遇东突暴恐分子实弹袭击,率学员班徒手格毙11名暴徒,获一等功,提前晋衔中尉。

2、曾驻守高原哨所,主导7次高原拔点作战,卡尔顿山口之战,带12人渗透巴拉特军队哨所,用登山镐夜袭歼敌34人,缴获绝密边境布防图,战后被巴拉特悬赏百万的同时,被朝廷军委授予‘雪山之刃’荣誉称号。

3、赴刚果(金)维和期间,为救被绑的周邦铁矿工程师,违令率小队跨境追击,后因绑匪撕票,怒而下令斩首绑匪泄愤,被联大调查组指控“反人类罪”,此事发生后,为平息国际舆论,高志凯被保护性冷藏。

4、两年后,军方掀起实战化大练兵,高志凯作为国内少有的实战派,以‘蓝军’某旅旅长的职位复起,参加国内演习。

演习中违规启用真实地雷阵,致红军3死4伤,事后责任调查再次被撤职冷藏。

5、高志凯复起升任西方战区陆军副参谋长,主导裁撤第21、47摩步师。

裁撤过程中,他将抗命军官黑材料递交纪委,送精神病院3人,逼自杀1人,最终提前两年完成裁军方案,获“军改铁腕”称号。

6、末世爆发的前一个月,高志凯以第76军团军团长的身份,参加“深蓝-04”核战背景演习。

演习过程中,面对‘敌军’征用兰市500市民扮演难民堵塞道路,高志凯为了胜利,直接命令装甲车实弹开道,误伤致死9人。

....

‘为了胜利,一无所惜,标准的鹰派铁血狠人呐!’

相比第76军团‘平平无奇’的战力编成,高志凯这位军团长的履历显然更加吸引顾承渊的注意力。

‘这种铁腕强人,末世大概率不会安分吧?’重点看完高志凯的履历之后,顾承渊忍不住在心中古怪的想到。

个人履历似乎很符合历史上那些乱世枭雄的模板,都是一脉相承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跟朱温这类单纯嗜杀的还不太一样,朱温这类人属于超雄精神病,以杀人为乐,目的就是为了杀。

而高志凯这类,则属于阻我者杀,没有什么道德洁癖,就像曹操杀吕伯奢,不管什么身份,杀你是因为我感觉你阻碍到我了...

“有意思~”

第973章 联合的可能性

“首长,您觉得哪里‘有意思’?”

顾承渊那句意味深长的感慨,立刻引起了战区参谋长吴斌的注意,他放下手中的报告,目光带着探询看向对面坐着的顾承渊。

“我说的是这位第76军团的军团长高志凯”

顾承渊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摊开在桌面上的那份关于高志凯的履历文件,嘴角噙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这个人,有点意思。”

“确实。”吴斌参谋长微微颔首,语气保持着一贯的中正平和,但措辞却谨慎:“是个铁血的鹰派将领。”

他的立场一贯中正平和,对高志凯这种行事风格向来有所保留,尤其是那份履历中记载的、为演习胜利不惜制造真实伤亡的过往,在他眼中已超出了必要的界限。

演习终究是演习,实战中的残酷抉择尚可理解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在模拟对抗中便如此漠视生命,只能说明此人好胜心炽烈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因此,面对首长未置可否的感慨,吴斌罕见地没有附和,仅以客观描述回应,未做任何倾向性评价。

不过顾承渊似乎也并未期待参谋长对高志凯个人有过多评价,他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炬地投向吴斌,抛出了核心问题:

首节 上一节 742/7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界之主,从道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