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99节
作势便走。
如此洒脱姿态,厚脸皮如杨仪,一时也有些赧然。
忙拉着他的手道:
“都尉既知我是谁,岂能不知我因口出狂言才被大王贬斥到此处?”
“即便如此,都尉依然认为我是贤士吗?”
麋威肃容道:
“如何对臣吏陟罚臧否,那是大王要考虑的事。”
“而威作身为一地守将,只需考虑杨公才干是否足以保存地方,不负王命,便够了!”
言罢,分别对着邓芝和杨仪郑重一拜,终于扬长而去。
杨仪彻底失声。
良久,邓芝上前拍了拍他肩膀。
却是模仿他刚刚促狭的表情,道:
“杨公,此番‘考校’,可还满意啊?”
第80章 狼群里的哈士奇
麋威到底不用披发入山当野人。
因为邓芝午后就派人来说自己仆从不多,郡府还有足够空房子。
若麋威不介意,何妨共住。
麋威当然不介意,当夜就搬回去了。
要不是邓芝有妻小,担心太唐突,他甚至想跟大腿们抵足而眠。
当然,夜晚不能抵足。
并不妨碍麋威白天往人家邓芝和杨仪的屋里串门。
得益于此,麋威打听到杨仪为何突然转来江夏。
原来,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尚书令法正不幸染病,开春后已无法理事。
蜀中诸公商议,认为尚书刘巴胜任尚书令一职,刘备同样认可。
除了同为尚书的杨仪。
杨仪素来自负,将尚书令视为囊中之物,岂能服气?
里里外外没少顶撞刘巴。
刘备在江陵听闻此事后,立即下令剥去杨仪尚书一职,赶出尚书台。
不过诸葛亮认为杨仪有才干,不用太可惜。
建议先挂一个闲职,以观后效。
诸葛亮的意见,刘备当然重视。
恰好此时他正考虑让邓芝出守位置紧要的江夏郡。
便干脆将杨仪左迁为江夏郡丞,作为邓芝的副贰。
乃是借邓芝的素俭君子之气压一压杨仪的小人气焰。
须知这个时代的郡丞跟早年的郡尉一样,其职能早就被郡太守侵吞,可有可无。
所以杨仪空有郡丞的名位,其实就是个光棍司令。
难怪一下船就阴阳怪气。
好在麋威丝毫不介意。
他只会认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天天杨公前杨公后,请教这请教那。
搞到杨仪都没好意思阴阳起来。
倒是给邓芝省了不少麻烦。
……
这日,麋威巡防归来,正要去找邓杨二公串门。
忽有一队人马自下游而来。
麋威不敢怠慢,立即出迎。
但见为首者竟是两月未见的费祎,不由好奇:
“月初听闻南中似有不稳,大王日前已启程归蜀,文伟怎么不随车驾离开?”
“都尉忘了先前你曾向大王举荐我入尚书台为郎了吗?”
费祎含笑上前见礼。
“大王说入台阁者,须精熟地方庶务,让我先试守一岁当阳长。”
“等将来有了治绩,再行提拔。”
我居然成了费祎的举主!
这未来大腿算是彻底抱上了吧?
麋威顿时心情开朗。
不过一听到“当阳”这个地名,又不免有些应激。
十二年前,刘备正是在当阳长坂遭遇曹操轻骑奔袭,前功尽弃!
而曹操当年之所以敢于抛下辎重,轻骑南下奔袭。
是因为当阳县位于南郡北部,直面襄樊,历来是重要的陆上交通节点。
如果说竟陵是汉水河道上的桥头堡。
那当阳则是荆襄步道上的前哨站。
不管是关羽北伐,还是曹魏南征,这两地都首当其冲。
费祎留在这种要害之地,万一有失,岂不弄巧反绌?
便直言担忧。
费祎闻言笑道:
“都尉勿忧,关将军已命关荡寇(关平新将军号)提正卒五千屯于当阳,以备秋后北敌来犯。”
“我此番不过是督运辅兵、民夫北上,协助关荡寇屯兵而已。”
麋威这才放心下来。
又听费祎道:
“这批民夫共四千口,关将军的意思是,当阳和竟陵各一半。”
“都尉这里收得下这么多人吗?”
那必须收得下!
麋威重重颔首。
实际上这段时间他四处募兵,又抓流民屯田,还不是因为本地十分缺人?
而即便他忙得晕头转向。
两月时间也不过将本部兵员扩充到一千五百人而已。
实在是战乱之世,又叠加各种天灾人祸,江夏乃至荆州南北都出现大量人口流失。
不然先前麋威打算搬出郡府时,何来空置的民房?
都是近十年间各种大战、大疫后荒废下来的。
而究其根源,便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荆州。
曹操之前,荆州虽不乏战事,但多在边境,内郡尚算稳定。
而随着曹操南下,特别是赤壁战后,三足鼎立之势渐成。
荆州便成了一处四战之地。
曾经富饶繁荣的景象一去不返。
麋威:“南郡素来也是缺人的,怎么突然就多了四千口人?”
费祎:“非是南郡。乃是先前武陵马太守节留的江东民夫!”
“先前孙氏大军横渡大湖奔袭临沅,可谓劳师远征。”
“其后狼狈败退,能约束住本部正卒便算将领有手段了,岂能兼顾到方方面面?”
“马太守节流之后,听闻江北缺人,特意遣将督运四千人到江陵交由关将军处置!”
这麋威还能说啥呢?
马良牛比!
这下孙权赔了城池又折兵了。
当然,两千人说少不少,说多也真不多。
特别眼下,麋威这一部还肩负着扼守汉水河道的战略任务。
便向费祎半是诉苦,半是请教道:
“我这段时日巡视了一遍石城附近地形。”
“今后若想稳妥立足此地,一要在城北险要处筑垒、屯兵;二要在临水处多造坞、囤船。”
“可夏季农闲不比冬日,田地终究不能不管的。”
“只怕秋收之前,无法大量征发本地民夫。”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