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71节

  到底是继续进攻呢?

  还是暂且收兵?

  进攻,脚打滑,锋无力,怎么进?怎么攻?

  收兵,敌军就快全军覆没了,甘心吗?

  “鸣金!”

  廖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下了命令。

  身边有裨将抬着滴血的手臂,前指敌营狰狞嘶吼:

  “廖主簿,斫[zhuó]营就在眼前了!”

  “你只顾眼前,却不顾身后吗?”不知是否风声太急,廖化竟也嘶声以对。

  “如此雨势,绝非一地一时,河水顷刻间就要上涨!”

  “而先前为了抢渡,浮桥都是凑合着搭的。”

  “万一斫营不利,浮桥又被大水冲垮,你我在这无依无凭的河岸边,何以立足?”

  “就不怕全军覆没吗?!”

  裨将被廖化喝得愕然当场。

  作为底层打拼上来的军官,他未必知道什么“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道理。

  但大军无地立足且失去后路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

  他还是很清楚的。

  于禁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甚至于说。

  早前要不是那麋威在江陵奋不顾身,保住后方立足的大城。

  他们这路人说不定早就成孙权阶下囚!

  说到底。

  潘璋并非他们此战的最终目标。

  临沅和汉寿才是。

  上万大军,深入不毛,若后援不继,又不得河运之便。

  都不必敌人来攻,自己就会先崩溃。

  于是,在主将下了命令,辅将又哑口无言之后,令兵终于还是敲响了钲声。

  其后士兵打滑落水,战马慌乱冲撞等等琐事不必多提。

  等好不容易退回岸边。

  不出所料,水势已经洪洪而起。

  他们花了一上午,不知多少人命才搭好的一座桥,顷刻就七零八落。

  但这时候众人疲惫之际,又不免庆幸自己退得及时了。

  唯独主将廖化,自在对岸嘶吼了一嗓子后,便一直绷着脸。

  严肃下令,严肃调度,殊无任何异色。

  期间还不忘遣人去下游通知麋威等人尽快撤屯,然后往作唐方向靠拢,以防不测。

  可谓调度有方,有条不紊。

  单看这一点,丝毫不逊色于早前潘璋在河对岸收拢溃兵的水平。

  唯独是一切妥当,廖化回到房中,屏退左右。

  看着自己湿漉漉的乱发,听着不断灌进来的风雨声,终究忍不住仰天一叹: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偏在今日!”

  “偏在彼时!”

  “悠悠苍天,何薄于化!”

  ……

  “如此说来,廖主簿并非兵败,只是斫营不利,且因为收兵迅速且妥当,依旧保持对潘璋的绝对兵力优势?”

  看着面前冒险报信詹思服,麋威心情一时起伏。

  且说,早在暴雨倾泻的时候。

  他就下令将大部分箭矢和弩机用蓑衣、油布等物包裹好。

  只用弓盾继续迎敌。

  而随着风雨越来越烈,箭矢已彻底无用,干脆将弓都擦干裹严了。

  只有主抓过后勤的人才知道这些宝贝有多么娇贵。

  修造起来又多么费时费力。

  到后来,水势渐洪,他甚至连脚下的船都想收回岸边。

  唯独是军令如山,而他又不确定上游廖化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所以不敢轻易变阵。

  而等后来习宏在岸上敲响铜钲的时候。

  却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又在清理之中的问题。

  澹口涌出的水流暴增,船居然一时划不进去!

第59章 渡河!渡河!

  实际上不止澹口。

  附近几个连通澧水的水口。

  什么沙口、澧口、澧江口,沦水入口……通通都有类似的问题。

  毕竟大雨不分东南西北而下,涨水的非止澧水一河。

  附近的支流岔流,同样如此。

  而这,还真不见得全是坏事。

  因为马忠就屯在沙口边上,而孙桓则在隔壁沅水贴着澧水枝渎的“澧口”。

  麋威因为水大一时不好靠岸。

  敌船也因为水大不便逆流上行。

  更别说敌军的“斗舰”更大更重,更不好划动。

  老天爷突然暴脾气,双方都被动挂起了免战金牌。

  这一刻,河中反而比战前更安全。

  可问题是,风雨和洪水,总有消停的一刻。

  若一直不上岸,到时士兵伤冻疲乏,而敌人仗着兵力优势来攻,岂不是也要坏事?

  而廖化那边到底又是个什么情况啊?

  那时候,负责传信的詹思服看出了他的困境。

  竟毫不犹豫跳进了奔涌的澧水中!

  麋威当时看得眼皮直跳。

  好在,詹思服不愧是土生土长的武陵五溪蛮,水性十分了得。

  竟真的顺着水流一路泅渡到麋威的船边上

  麋威这才得知上游的军情。

  “诚如主公所言,这一仗,我军还是胜了的,只是天公不作美,未能尽全功。”

  詹思服喘着粗气应道。

  “不过,作唐那边还有说法。”

  “此战损耗不少军资,下次渡河作战需要重新筹备。”

  “目前还不知要迁延多少时日。”

  麋威:“潘璋部损失如何?”

  詹思服:“肯定更多。毕竟敌阵被当面击溃,后续能守不能攻,不过……”

  麋威:“不过他作为阻敌的一路,本来只需要原地固守就能躺赢,对不对?”

  听到“躺赢”二字,詹思服明显一怔。

  不过麋威已经彻底理清思路,自顾自往下说:

  “在作唐这个局部小战场上,我军依旧有足够胜算。”

  “但放大到整个武陵战场,甚至荆南战场,反而是孙权的胜算增加了。”

  “而这里面,潘璋部充当了一个影响胜负天平的重要砝码。”

  什么天平、砝码,詹思服彻底听迷糊且不提。

  而麋威在确认大腿依然是可靠的大腿之后。

  心思不免泛活了起来。

  脑海中不停浮现周边的山川地形。

  得益于此前孜孜不倦地研究地理。

  一个大胆的想法很快浮上心头。

首节 上一节 71/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