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45节

  当初诸葛亮为什么建议公子刘琦出镇江夏?

  因为一旦刘琦选择领兵外镇,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继承人的身份。

  不再威胁到刘琮那一派人的利益。

  所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是也。

  又考虑到这个典故出自《春秋左氏传》。

  而刘备也好,关羽也好,诸葛亮也好,甚至包括刘禅本人,都是熟读《左氏》的。

  那自然都不会犯这种原则性的错误。

  不过眼下导致刘禅军事威望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

  好在。

  不幸中的万幸。

  刘禅的丞相叫诸葛亮。

  眼见两派闹得越来越厉害。

  刘禅果断决定。

  传召相父!

  值得一提的是,刘禅原本是打算直接去丞相府找诸葛亮的。

  好在董允及时提醒,改“幸”为“召”,这才没有闹出新的风波。

  总之,就在刘禅即将扛不住舆论压力的时候。

  诸葛亮总算在百忙之中挤出了一点时间,来到了未央宫。

第285章 陛下宜有自谋

  “相父,朕是不是闯祸了?”

  一见到诸葛亮那张略显疲惫的脸庞,刘禅既忐忑,又有些愧疚。

  丞相为国事废寝忘食。

  自己帮不上忙也就罢了,怎能拖后腿呢?

  忐忑啊。

  然而诸葛亮一开口,却是如三月春风般温和:

  “陛下问兵于知兵的将领,乃是知人善用的表现,何以为‘祸’?”

  刘禅:“那朕……”

  诸葛亮:“陛下只是问得太急了。”

  刘禅:“果然……”

  诸葛亮:“但也只是急了些,算不上大过失。”

  刘禅:“所以……”

  诸葛亮:“臣今日正为平息众议而来。”

  “!”

  刘禅当场就不忐忑了。

  甚至扭头命人取来酒食,要好好招待丞相。

  不过被诸葛亮婉拒了。

  “陛下。”

  “今关中方靖,百姓疲敝,士民未深附。”

  “对于诸将的争论,陛下也应该将其引导于备战,而非开战。”

  刘禅这下有些没听懂了:

  “备战如何?开战如何?”

  诸葛亮耐心解释道:

  “无论出兵河南还是出兵河东,都需要优先疏通渭、洛、诸槽渠,以确保将来调度粮资通畅。”

  “此外,禹门、蒲坂、潼关、华阴这一线,乃关中门户所在,若不能闭锁关门,则将来大军何以倾力东出?”

  “故此,若以备战而论,两派其实并无根本矛盾。”

  “至于开启战端。”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而非出兵三河。”

  刘禅这下听懂了。

  丞相这是缓兵之计!

  不过也确实符合现实状况。

  所以刘禅当场就同意了。

  眼见一场小小的风波被诸葛亮轻易化解,刘禅的好奇心又冒了出来:

  “不知丞相认为将来应该先出兵河东,还是河南?”

  诸葛亮闻言,下意识瞥了一眼黄门侍郎董允。

  后者立即会意,带着左右近侍退出门外。

  诸葛亮这才对后知后觉的刘禅开声道:

  “陛下垂问,臣不敢不答。”

  “臣窃以为出河东更好。”

  刘禅:“为何?”

  “兵者,诡道也。”诸葛亮低声应道。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若先出河南,只能叩潼关,走狭道,将领用兵无所变化,则敌军防备也无前后左右之患,不利于我。”

  “陛下可还记得前度关中大战,先帝和诸位将军是如何用兵的吗?”

  刘禅脱口而出:“多路齐出,使魏军顾此失彼?”

  诸葛亮点点头:“还有吗?”

  刘禅苦着脸沉思片刻,忽而想起将领中除了关羽之外,似乎还有一人未曾参与此事,继而又想起此人在攻占长安时候的谋划,抬头道:

  “如卫将军所设的砲阵,看似要砲砸长安,其实是诱杀曹真……是吗?”

  诸葛亮颔首笑道:“麋师善确实擅长奇正相合。”

  “所以用兵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若失去变化,只知一味硬冲硬打,那敌人就能轻易找到应对的办法,继而事倍功半。”

  “这正是臣偏向于出河东的原因。”

  刘禅恍然。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君臣对策突然就变成了师傅考校弟子的画风。

  但他早已习惯,丝毫不觉得有问题。

  便道:“既然丞相已有主张,何不宣之于众?如此,上上下下也好早日开始备战。”

  闻得此言,诸葛亮难得有些迟疑,缓缓道:

  “臣方才说用兵之道注重诡诈变化,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将领,却不多。”

  “而河东一路虽然更富有机变,却也因此存在更多变数,反而不得不谨慎用兵,谨慎点将。”

  “除此以外,大将军尚未在此事上有所表示,臣恐与他意见相左……那反而不美了。”

  听到关羽的名号,刘禅不自觉坐正了身体。

  虽然按照刘备的布置,诸葛亮的名位是在关羽之上的。

  但谁都无法否认,关羽在汉军中的威望,暂时无人能匹敌。

  这两边真要闹出矛盾。

  那比当下张魏赵关(平)等人的争论更为可怕。

  一念及此,原本已经放松下来的刘禅,不禁再次忐忑起来。

  就在此时,董允重新返回殿内:

  “陛下,卫将军求见。”

  麋威来了?

  刘禅看了看诸葛亮。

  却见后者面色同样有些意外。

  不久,麋威趋步而来,先是依足礼数拜见天子和宰相,然后才道明来意:

  “早前陛下问策于臣,臣本应即刻回应。”

  “不料臣父母突然抱病,而妻妾近来又双双有孕,多有不便,只好亲自侍奉汤药,直到今日父母病情稍有好转,方才敢出门……还望陛下恕臣轻慢之罪!”

  刘禅闻得此言,又下意识看向诸葛亮。

  后者当即对麋威道:

  “司空公为国操劳至染病,亮竟不知,实有疏漏!”

  麋威:“若论为国操劳,臣父子不及丞相万一。”

  “若丞相以此自咎,臣父子何地自容?”

  又对刘禅道:

首节 上一节 345/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