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40节

  曹丕心里头不免有些膈应。

  好在他很快就发现这是一封细作截获的汉军军报。

  上面说关平攻打潼关不利,但魏军也无力北上救援张郃,所以打算退回郑县防备。

  简而言之,若此报为真,那司马懿确实在潼关打了一场成功的防御战。

  只是战果并没有他描述的那么夸张。

  这时徐庶沙哑的声音适时响起:

  “臣以为司马公虽有些言过其实,但自长安沦陷以后,关内关东谣言四起,行在所上下急需一场大胜以提振人心,故司马公稍稍虚报战果,也无可厚非。”

  “况且关平一退,司马公的人马不是即刻北上汇合安西将军,然后共同去接应左将军了吗?”

  “若以此怀疑司马公,未免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刘晔顿时怒目而视。

  但徐庶自高升以后,已经是公认的不畏得罪权贵的。

  刘晔自讨没趣,只能对曹丕道:

  “臣以为军事严肃,若助长此浮夸之风,于国无益,愿陛下明察!”

  曹丕看了看满脸傲色的刘晔,又看了看一脸板正的徐庶。

  心中顿时有了些计较。

  面上却恢复了平静:

  “二卿所言皆有理。”

  “朕这就给司马仲达发一封戒书,罚俸半载,下不为例。”

  这就是轻轻放下的意思了。

  刘晔顿觉郁闷。

  冷冷瞥了徐庶一眼。

  这徐元直貌似忠良耿直,其实就是个趋炎附势之徒。

  见钟繇得势就去投奔钟繇。

  见司马懿得用就去讨好司马懿。

  每次看似得罪权贵,其实都是暗合曹丕的心意。

  天子身边怎么尽是这种人!

  想我刘晔满腔韬略,在先帝时也颇得心腹之任,为何到了这一朝却成了个边缘人?

  莫非,揣摩上意才是唯一的出路?

  ……

  “张郃老贼还是不肯降?”

  临晋城下,张飞须发飘飞,如同暴怒的雄狮。

  但实际上麋威站在他身旁,只感觉张三爷的情绪异常稳定。

  甚至有点萧索。

  麋威:

  “按我军‘细作’所探,临晋三日前便已经断粮。”

  “张郃不过负隅顽抗而已。”

  张飞作为季汉高级将领,是少有几个知晓麋威所言的“细作”是谁。

  当下心灵神会,道:

  “那明日攻城?或是起砲砸?”

  麋威摇头:

  “此城将来是我军出河东的重要据点,砸坏了还得费力气重修。”

  “倒不如准许张郃自行离去,甚至带走少许部曲。”

  张飞蓦地回头,铜铃大的虎目缓缓眯成一条线:

  “这也是‘细作’的提议?”

  麋威幽声分析道:

  “张郃此番被围,鲜卑人被我方说动固然是原因之一。”

  “但司马懿见死不救,也难辞其咎。”

  “然则其人乃曹丕心腹,平日善于结好上下,只怕未必会因此败而遭受挫折。”

  “反倒是如今曹魏老将凋零,司马懿算是为数不多同时兼具曹丕信任和知兵的将领,若不加以压制,早晚能权倾朝野。”

  “而张郃经历此败此辱,往后焉能对司马懿言听计从?双方必有龃龉。”

  张飞微微点头,忽而失笑道:

  “当年张郃降曹,是因遭到郭图的诬陷,担心被袁绍追究。”

  “张郃深受其害,想必对这种自私自利的小人深恶痛绝。”

  “只是师善……”张飞看着麋威。

  “你似乎对这司马懿颇为看重?我听闻他当年在曹操麾下,只是以勤于吏职著称,未见其奇也。”

  麋威想了想,决定让徐庶来背这个“锅”:

  “这是因为司马懿其人善于矫饰,连曹操也不能察觉。”

  “幸而那位‘细作’久居洛中,察其言观其行,于是日久见人心,深识其非常人也。”

  “日久见人心……”张飞下意识跟着念叨一遍。

  抬头东望,脸上萧索之色更甚。

  “当年长坂一别,我对他心中是有怨气的。

  “而我又没有陛下的宽厚胸怀,总是不惮于以恶意揣测人心,这些年毫无书信往来。”

  “如今看来,他终究是顾念旧情的……只可惜陛下没等到他归来的那一天……也不知他心中可有遗憾?”

  麋威张了张嘴,最终决定保持沉默。

  仲春的煦风自南边吹来,吹得张飞半白的须发越发飘飞。

  建安十三年那个秋天的寒意早已远去,又似乎就在昨日。

  张飞踌躇良久,回首道:

  “那便依你等之计吧。”

  “早日拿下临晋,陛下……先帝也好早日入土为安。”

  言罢,张飞昂首阔步走下将台。

  虽然神色萧索依旧,但脚步已经轻快了许多。

  ……

  章武五年夏四月,随着关内最后一座大城临晋投降,关中终于重归汉土之列。

  至此,季汉坐拥雍凉荆益四州之地。

  足可自称一声占有天下之半。

  当然,非要细扣的话,如潼关、蒲板这些关中锁钥一般的地方尚在魏军手中,关中还称不上彻底稳固。

  但不管如何,当下汉军处于扩张态势,而魏军战略收缩总是事实。

  而短时间内,魏军暂时不存在反攻的可能性。

  所以到了这年五月,以诸葛亮为首,季汉群臣共同上书东宫,请皇太子刘禅入关主持君父葬礼,并继承大位。

  原本位于成都的季汉中枢台阁,也一并北迁入长安,并以后者为今后的首要国都。

  刘禅从善如流,五月中旬便自蜀中启程。

第281章 皇太子

  五月下旬,皇太子刘禅的车驾来到了五丈原附近。

  随行的官吏、护卫以及各类眷属多达万人。

  趁着人马走出斜谷口的间隙,刘禅带着一群东宫臣属,登上了五丈原军营。

  自刘备立寨于塬上后,军营一直保存至今。

  登高眺望片刻,体型越发圆润的刘禅,看了看随行而来的太子冼[xiǎn]马董允,低声问道:

  “休昭,你说先帝登上此塬时,有没有想过万一战事不利,非但进不去长安,怕是连成都都回不去?”

  董允穆然上前,道:

  “臣不敢妄议先帝!”

  “时值新丧,殿下为储君,天下瞩目,当谨言慎行才是!”

  刘禅顿觉无趣。

  目光转向后方同样伴驾而来的太子舍人。

  最后朝着其中一个体格格外壮硕的招了招手,道:

  “绍先的先考为功勋大将,是东宫里唯一知兵的,要不你给孤说道说道彼时的军情?”

  那壮硕的太子舍人正是霍弋。

  闻言爽直开口:

  “自章武二年王师成功断绝陇道以来,对关中已成合围之势。”

  “其后关、麋等将克服南阳,威逼颍、汝,关中之敌更是只能作困兽之斗。”

首节 上一节 340/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