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34节
急道:
“我乃天家之婿,关中大将,岂能弃城而逃?”
话虽如此,但夏侯楙并无更多动作。
更没有去摸刀。
王照心照不宣,连忙告罪。
说自己听信了谣言,什么清河公主已经命人收拾细软之类,故而误会了将军云云。
而夏侯楙一听到妻子行事不密,脸当场就黑了。
却也只能强装没这回事,转移话题道:
“城外军心可还稳固?”
“说不上稳固。”王照连连摇头。
“但短时间内,应不至于发生营啸。”
也就说,留给自己逃命的时间不多了……
夏侯楙暗自计较一番,正色道:
“我想请王君担任我的使者,出城去见一见刘备,不知王君是否愿意?”
此言一出,王照顿时面色有异。
愣了片刻才道:
“将军需要在下转告什么言语?”
夏侯楙早已腹稿,轻咳一声,道:
“素闻足下爱民如子。”
“今两国交兵于渭滨,胡骑肆虐于关内,黎庶深受其害。”
“我欲将城中老弱孤寡者,迁往河东,以全性命。”
“还请足下不忘仁恕之道,网开一面。”
言罢,低头喝了一口酒。
等王照答复。
这次王照沉默了更长时间,才缓缓道:
“若如此,那在下不必出城,这就可以替汉帝答复将军。”
夏侯楙错愕抬头。
便见王照似笑非笑道:
“昨夜汉帝来信,托我转告将军,他深念长安百姓疾苦,愿暂借未央宫来举办万民宴,以抚恤长安士民。”
“若有迁居避乱者,也会安排军士护送离开……这不正与将军所请不谋而合吗?”
好么,原来你这贼子早已经跟刘备谈好了条件!
夏侯楙暗骂一声。
并未轻易答应。
“刘……蜀主有没有说,将人迁往何地?”
王照:“当然是汉军已经占领的关内土地,或是汉中。”
“那不成!”夏侯楙断然拒绝。
“这不是等于资敌了吗!我回去如何跟朝廷交代?”
“更别说什么‘暂借未央宫’这等荒唐之语……难道他能归还不成?”
那必定是不还的。
王照心中窃笑。
众所周知,长安未央宫乃是前汉的天子正宫。
既是皇帝的居所,也是理政视事的地方。
地位相当于当今的洛阳宫。
刘备以汉天子自居,入归未央理所当然,怎么可能会还?
不过王照既然袒露了刘备说客的身份,自然还有应对的说辞。
又道:
“若城中有‘部分’士民执意迁去河东,汉帝也不会阻拦。”
“只是为展示归汉与归魏者待遇有差,北迁者,只能带少量口粮,其余一应财货家资,皆要留下。”
“至于‘未央宫’,若将军忌讳其为天子正宫,汉帝也可退而求其次,改借东边的‘长乐宫’。”
“彼处自惠帝后便是太后居所,想来将军回去以后,不至于过分遭受非议。”
夏侯楙原本听到前面,还有些心动。
但听到后一条,顿时哭笑不得。
这是皇帝居所和太后居所的区别吗?
这是甭管未央宫还是长乐宫,都位于长安城内。
若放刘备大军入宫,那跟直接献城投降有什么区别!
这时王照突然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将军这也不愿,那也不肯,在下回去实在不好跟汉帝交待啊!”
“若将军执迷不悟,那来日汉军蚁附来攻,我等只能祝愿将军能如今日这般为魏帝尽忠守节了!”
啪!
夏侯楙怒目掷杯于地。
堂后顿时有执刀带棒的部曲鱼贯而出。
王照下意识一惊。
但这段时日相处,他早就看穿夏侯楙此人色厉内荏的本质。
再想到勇猛如曹真,最终还不是被汉军围攻致死?
你夏侯楙又是个什么东西。
于是很快恢复从容,坦然与之对视。
这下轮到夏侯楙有些慌神。
如此僵持片刻,夏侯楙大概是瞪得眼睛发酸,抬手揉了揉眼眶,从喉咙里挤出一道别扭的声音:
“放纵敌兵入城,罪责太重。我非不愿,实不敢也……”
王照心领神会。
轻咳一声,将另一套早就备好的方案搬出:
“若城中的宫殿皆不方便外借,那何妨借城外的?”
城外的宫殿……建章宫?
夏侯楙一下子就想到答案。
毕竟长安城周边的秦汉宫室虽多。
但只有汉武帝所造的建章宫,才能在规制上与刘备的身份相匹配。
唯一问题就是那里早就毁坏得不剩几座建筑了。
如今更是被用作军营。
若将那里出借,岂不是要将城外的步军迁走?
迁走……
迁走……
迁走……
夏侯楙蓦地目光一亮。
有了!
当下故作迟疑,道:
“曹子丹的部属,有不少都是三河子弟,未必愿意听从我的调令,让出营地。”
王照抚掌笑道:
“此事容易!”
“可命三河籍的士兵跟随迁居河东的长安士民一同离开!”
夏侯楙还是迟疑:
“那我岂不是故意纵敌弃守了?”
王照拍案而起:
“此为曹子丹的军令,欲牺牲将军和长安,保全其士卒!将军事前根本不知,何罪之有?”
然后不等夏侯楙再作姿态,王照又抛出一重筹码:
“汉帝正因知晓将军和长安是诱饵,所以才不急于攻城,反而去诱曹真出击,先灭其部!”
“曹真事败,汉军才从其投降的亲兵中获悉这个计划……将军还有什么顾虑,可一并说出来,只要不妨碍大局,区区指鹿为马之辞,我想汉帝不至于不能满足将军的!”
夏侯楙听到这,终于怦然心动。
第276章 乐不思蜀
章武五年三月初三,上巳[sì]。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