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22节
“臣……必当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不负陛下所托!”
“卿既不驽,也不钝。”刘备虚弱一笑。
“不过朕这一走,多少要让卿等忙乱一阵子……所以多撑一日便算一日,就不去长安给众卿添乱了。”
“来日克复长安,将朕的骸骨葬于列祖列宗的陵寝之侧,便算朕还归旧都了!”
诸葛亮重重颔首,想要劝慰一番,却已哽咽到不能再说话。
……
章武四年十二月底。
麋威将春耕之事交托给主簿诸葛乔。
然后召回姜维、邓艾两位部属,迅速启程自宛城去南乡。
期间趁岁末这个特殊时点,在路上接见了些地方父老。
宣扬了一番来年继续坚定推行“二田”新政等等理所当然的场面说话。
又捣鼓了几份半真半假的万民书。
到了五年正月初,便已经进入南乡境内的丹水县。
这里是南乡郡距离关中最近的一座县城。
辅汉将军领南乡太守关平,早前已经攻破了武关并入驻。
所以丹水县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军后勤的前线基地所在。
南郡太守张裔比麋威早了几日到达此地。
等麋威抵达的时候,他已经在城外河滩上架设好了一批用于测试的“拔城砲”。
或者用麋威后世的专业术语来说:
配重式投石机。
“良品率如何?”
因为时常通信交流,张裔已经习惯了麋威的奇怪口癖。
熟稔地接话道:
“降低一半石丸重量,可提升到三成,但持续抛射十次,还是要大修。”
麋威:“降低重量,抛射距离可有提升?”
“确有,但石丸轻了,更易受到风向干扰,准头反而下降,只能说有利有弊。”
麋威想了想,道:
“本就是用来打砸大城的,牺牲一些准头也无妨,关键是数量和射程要提上去。”
张裔点点头表示明白。
麋威又道:
“若把石丸换作更轻的泥丸,碎石,或者裹上油布点燃,能不能打得更远?”
张裔显然都做过测试,摇头道:
“那样风向、风力的影响就更大了,若不幸遭遇逆风战,射程不一定比大石丸更远,得不偿失。”
“至于裹布点火……恕我直言,使君若打算用火攻,还不如老老实实用寻常的火矢,至少士兵熟悉操作,不容易把自身和营地给点着。”
“那倒也是……”麋威微微吐出一口浊气。
军事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历史上蒙古人在有现成技术和工匠的前提下,都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才完成对“襄阳砲”(回回炮)的引进,并应用到实战中。
而眼下,张裔能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将一种全新的攻城器械手搓出来。
并修改到“能用”的程度。
已经算得上当世顶级技术管理人才了。
其后两人又在河滩上试射了一轮。
结果跟张裔描述的相差无几。
弹丸减重之后,射程提升到四百步左右,顺风且风力够大,甚至能提升到接近五百步。
这已经超出了当下所有弩机的极限射程。
足够用于实战中了。
于是麋威当即下令召集所有懂得起砲的匠人,单独编组成一部。
由张裔负责统领。
一日后,工匠整编完成,归入麋威麾下。
其后麋威再度启程,溯丹水而上。
又过数日,终于抵达武关,与关平会师。
第265章 合兵关内,连结东西
“师善有办法速取长安?”
关城上,关平瞪大眼睛看着麋威。
与其说是错愕,不如说是期待。
麋威看了看脚下近乎完好无损的武关,却并未答复。
反问道:
“你部用了多少天攻下武关?损耗多少?”
关平即答道:
“自初次攻城算起,到先登入城,前后不过五日。”
“兵士折损不到一成,多是最初两日填平壕沟的时候被关上守军射杀的民夫。”
见麋威颔首不语,关平想了想,还是提醒道:
“虽说此战损耗不大,但这绝非武关浪得虚名。”
“只因我叩关之时,张、魏、赵等将军早已驰马于关内,魏军没有单独坚守一处武关的必要。”
“此战与其说是我部攻破武关,不如说是武关魏军得到后方命令,主动后撤,让出了关城。”
麋威这才应声道:
“如此看来,曹丕和司马懿是真的打算熬老头了。”
“难怪曹丕既要入关鼓舞士气,却又暂时止步于弘农那种险狭之地……这是不给我军任何加速决战的机会!”
未等关张两人思考“熬老头”是什么意思,他便紧随着道:
“若只从军事考虑,魏军拖延决战,我方无非两种应对方式。”
“其一是如眼下丞相的布置,先稳固已经得手的城、关,然后步步为营,推进到长安之下。”
“如此虽然失之于迟缓,且耗费糜巨,但万一车驾有失,仍能确保军情不出大的变动。”
“而只要抗住了魏军这一次攻势,那后续我军便算彻底在关内站稳了脚跟,长安早晚还是能收入囊中的。”
关平和张裔闻言各自点头。
两人都从不同渠道获悉了诸葛亮的命令。
“其二。”
“反其道而行之,不必顾念关城得失,也不去理会鲜卑人,尽起大军,攻下长安。”
“长安之重,天下皆知。若得此城,魏军便是不想决战,也只能决战了。”
这一次,关平没有点头。
张裔更是直白道:
“使君莫不是打算以‘拔城砲’来速破长安?”
麋威点头道:
“正有此意,否则此番何必急召张公北上?”
“不过张公放心,我既已知晓此砲的缺陷,自不会将此战胜算尽数寄托在这上面。”
“不瞒二位,我早前闻悉曹丕动向之后,心中所想的应对方略,也大体上是求稳的。”
“然则我等皆可求稳,可以再等一年、两年甚至十年。”
“陛下……冒昧地说一句,怕是等不及了。”
听到这里,两人都有些黯然。
但也只是黯然。
军国大事的严肃性,注定在这种时候不能感情用事的。
而两人也知道麋威绝对不是分不清轻重的人。
麋威:“其实若非陛下病重,以天子自身亲征长安,非但能激励三军将士士气,震慑敌军。”
“便是那什么冯翊山贼,鲜卑头人,怕是都要见风使舵,难为曹丕所用的。”
关平听到这里,终于明白麋威意图。
身体微微紧绷,肃容劝道:
“问题便出在此处。”
“陛下到底是病重了。”
“此番能顺利走出褒斜道,已然是丞相用心,上苍庇佑。”
“若再强行亲征……便是只坐车去到长安城下,都是要出大事的!”
张裔也劝道: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