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29节

  文聘胜在骑兵驰骋于平地的优势,一击不成,即刻撤离。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邓芝遭遇的这部人马,似乎是文聘自领的前部先锋。

  换言之,文聘带来的兵员远不止邓芝所见。

  而邓芝因为败退,后续又忙于收拢溃兵,根本来不及打听敌军后续动向。

  “将军!”王平突然振声

  “姜伯约违背邓府君调度,擅自追击入山,今已不知所踪,是否要救援?”

  闻得此言,麋威微微诧异。

  他本以为经过去年教训,姜维就算不痛改前非,好歹也会收敛一些。

  怎么几天不见,又故态萌发?

  或许……他有不得不追击带来理由?

  不过当此之际,自己作为持节将军,已经没空去管一个小小羽林郎的生死了。

  若仅仅因为对方叫姜维而不顾眼前大局,那才是笑话。

  于是暂时抛于脑后,问王平道:

  “是否看见魏军西渡涢水?”

  麋威之所以特别关注涢水,是因为邓芝所领的江夏郡四县,除了安陆位于涢水东岸。

  其余三县均位于涢水西侧,汉水东侧的山泽之间。

  魏军是否西渡涢水,决定了文聘这次南下目标是否直指江陵。

  而这条进军路线,正是兵圣孙武在柏举之战的神仙操作。

  一剑捅进敌人大脑,打乱敌军布置,甚至直接脑死亡。

  只见王平摇头:

  “不曾,末将分遣哨骑速跟南新、云杜、竟陵各县确认,均未发现魏军踪迹!”

  也就是文聘的目标不是江陵?

  麋威仍是不敢大意。

  正好廖化已经替他紧急征发了三千正卒,五千郡、辅兵,外加骑士三百。

  合上麋威带来的蜀中骑士,足有六百骑。

  哪怕遭遇文聘的魏骑,也可堪一战。

  于是麋威干脆督军前往华容驻守。

  在掩护江陵东侧的同时,更贴近江夏战场,方便指挥。

  同时联络汉水上的船坞督习宏,令其督舟师南下竟陵故城附近水域,作为防备魏军西进的第二道防线。

  又通知大江上的吴班陈式二部,分一部水师进入夏水通道,运输辎重的同时,做好随时自堵口进入汉水参战的准备。

  正好时节入夏,水势丰起,夏水的通航条件已经满足。

  总之,麋威直接按照最坏的情况做好动员。

  主打一个有备无患。

  不过,就在各路人马悉数就位之后。

  敌情再度出现了反转。

  是真的彻底反转了方向。

  “文聘去了东边的蕲春?”

  “你伯父请求我发兵助他平叛?”

  看着诸葛乔递来的信件,麋威一时陷入沉默。

第185章 隔断荆扬

  根据诸葛瑾提供的情报。

  麋威在江夏西部严防死守的时候。

  文聘一部人马南出义阳三关以后,自涢水以东,桐柏山以西的那条通道之间迅速南下。

  然后在江北猛然东转,渡过举水,进入了江夏隔壁的蕲春郡。

  麋威看着简牍上精炼的描述文字,脑海中不断模拟行军路线。

  最后只能感叹文聘不愧是青史有名的大将。

  胆大而不失心细。

  说胆大,这到底是个深入敌后三四百里的远距离机动。

  魄力和能力,缺一不可。

  说心细,是因为当此之际,涢水以东的这条通道。

  其实处于汉、魏、吴三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或者说三不管地带。

  只要把握住时机,是有可能做到隐蔽行军的。

  这么一想,先前与邓芝狭路相逢的那一支魏军,很可能就是为了掩护主力南下的侧卫部队。

  只是没想到恰好跟邓芝撞上。

  饶是如此,依旧击退了邓芝。

  那他的主力部队会有多强?

  想到这,麋威放下那卷惜字如金的简报,看向诸葛乔:

  “文聘带了多少兵马去蕲春?吴军守将是谁?”

  诸葛乔道:

  “此事伯父多有隐晦,或是涉及东邻军机。”

  “不过下吏跟那送信的使者相熟,私下套了些话。”

  微微一顿,诸葛乔沉声道:

  “文聘部人马三四千,只略多于蕲春守军。”

  “怎奈戏口守将晋宗杀太守叛魏,文聘人马得以从容东转,继而在江北立足……”

  “据说晋宗本就暗投了曹休,只因后来曹休溃败,才又改口投汉,以保全己身……”

  “孙将军心向合肥,忌讳两面树敌,暂未处置晋宗,反而埋下祸患……”

  随着诸葛乔不断讲述“小道消息”,麋威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虽说小道消息同样是二手情报。

  但结合诸葛瑾的求援信,却足以从中推断出可靠的情报。

  首先,是晋宗叛变这件事。

  实际上魏吴之间对峙多年,双方边境线上的叛投之事时有发生。

  曹休为什么会轻信陆逊的诱敌之计?

  因为在曹魏的角度看来,这种事情早就见怪不怪。

  多一个陆逊不多,少一个陆逊不少。

  毕竟这个世界线上,陆逊又不是原本那个能击败刘备的江东大都督!

  他就是个给朱然打下手的副督而已。

  更别说蕲春郡作为江北的突出部,与孙权其他地盘隔山阻水。

  反而跟敌境所在的江夏西部更接近。

  有人起了二心,被收买,实属正常。

  就算没有晋宗,也会有别人。

  而麋威隐约记得前世确实发生过晋宗叛逃的事件。

  虽然时间线不对,却足以佐证这个情报。

  所以晋宗之叛,不足为道。

  真正值得重视的,是这件事背后隐藏的另一个关键信息。

  这却要与文聘突然南下的战术动作结合在一起来思考。

  文聘为什么突然南下到长江边?

  若说先前麋威不知对方具体动向,还只有朦朦胧胧的猜测。

  那现在对方已经确凿无疑地现身于蕲春,其目的也就呼之欲出:

  分割荆、扬二州!

  使得两边的军事力量无法东西支援!

  众所周知,山脉和河流,是州郡的天然地理分割线。

  其中山脉的阻隔能力,特别是千里大山,更甚于河流。

  就荆州和扬州而言。

  这条分割线。

  江北部分,是大别山脉。

  江南部分,是幕阜山脉和罗霄山脉。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江南的开发程度。

首节 上一节 229/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