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93节
而马忠则认为直接杀到渭水边上太冒险。
不如先以附近魏军据点为目标,先站稳脚跟再说。
至于具体的目标。
略阳川和清水都是能往南注入渭水的支流。
位于二水之上的略阳县和清水县,都是不错的目标。
其中清水距离冀县更近,而略阳更远。
孟达不熟悉此间地理,没有提议。
倒是马岱给了一个不错的建议:
“略阳县本名略阳道,乃是陇右诸多氐道之一,氐人多聚居于此地。”
“可让我部羌骑乔装贩马的胡商,用受伤的战马、老马去换粮食,应能换来不少。”
“此外,先前从那姜维手中缴获的三十多领完好的马铠,都是上好的皮革。”
“一直带着也是累赘,不如换些盐铁来补充。”
麋威想想,感觉马岱这个提议更好。
一路奔命至此,部下皆疲惫不堪,不少负伤。
能不作战就不作战。
于是将此事交给马岱去办。
不过提醒他暂时别卖马铠。
因为皮革虽然是好皮革,但也因为太好,一看就是官制品。
很难瞒得过有心人的眼睛。
就怕因此泄露了行踪。
等将来撤离之前,再拿去交换不迟。
其后麋威另寻一处险要且有水源的地方,扎营修整不提。
数日后,马岱一行返回。
不但带来了足够全军消耗半月的粮秣。
还招募了几个当地的氐人当向导。
说是先前就有意南下武都投奔刘备。
只是尚未来得及渡过渭水,郭淮和张既就来了。
麋威与向导一番交流之后,打听到几条重要的情报。
首先是祁山方向的消息。
原来春耕过后,诸葛亮便命梓潼太守张翼督军粮草和兵员,北上祁山道增援赵云。
其后两人仿照刘备先前的做法,继续招募氐人甚至汉民南下,以充实武都人口。
甚至有说法,赵云已经重新夺回了西县和卤城,将郭淮赶回上邽。
几位氐人向导就是因为获悉此事,才同意来投军的。
不过涉及魏军军事层面的细节,就不是几个普通人能打听到的了。
倒是张既阵亡后,郭淮将战略重心从渭南转移向渭北,是有迹可循的。
一是此时略阳县以西、以南,一直到渭水边上,开始大量修筑亭驿,烽火台等军事设施。
据说魏军还在亭驿之间立木为栅,形如甬道。
里里外外围出了三层封锁线。
二是与之相对应的,原本张既在临渭以西四城之间修筑的工事,悉数停工。
前者的人力物力就是从后者那里抽调过来的。
而麋威从陈仓方向绕路过来的,不难猜到郭淮的动机。
关中的粮、员都调去防御张飞和魏延了,陇右暂时接应不上,只能自谋出路。
只是郭淮这乌龟壳修得比张既还要厚,还要苟。
也不知是不是被张既之死给吓到了?
总之。
此时围绕广义上的秦岭一线,汉魏之间已经形成了多路南北对峙之势。
最东边的荆州,关羽和夏侯尚对峙于南阳。
其后一路往西。
魏延跟张郃对峙于斜谷。
张飞跟某位魏将对峙于散关。
赵云和郭淮对峙于祁山以北的陇右。
两边就像磁铁一般,围绕着千里秦岭,紧紧吸附在一起,轻易松不开。
除非刘备马超在河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或者大败。
否则两边很可能会长期对峙下去。
想到这一点,麋威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明明大局上的走向,对自家都是有利的。
但具体到自己这部人马,反而有家难回
散关道是这样。
褒斜道是这样。
就连陇右,也是这样。
真就是奔袭一时爽,撤退火葬场呗!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
涉及高层次的军事情报,单凭几个本地氐人的道听途说,作不得准。
不过是无奈之下的胡猜乱想罢了。
为了获得更确切的情报,麋威亲自带人往南往西侦查。
但很快就遭遇挫折。
魏军甚至不允许本地人靠近最北的那条甬道。
一旦到了弓弩射程,就地射杀!
而这样的甬道,后面还有两条。
“这郭伯济是真能苟啊!”
回程的路上,麋威忍不住吐槽道。
第156章 谁的主场
关中,扶风,隃麋。
游楚神色匆匆地走入县寺,不与任何人说话。
直到看见正在写信的杨阜,才急声道:
“蜀贼见汧县有了防备,割了些生麦便往西逃了!”
杨阜搁笔,讶声道:
“竟这般干脆利落?”
游楚重重颔首:
“麋威为将,颇有决断,更兼胆略。”
“那日我看他亡命追杀张公的时候,便已多少料见今日情形。”
“故而关中群贤,我只来求义山一人!”
“因为我知义山也有决断和胆略的。”
杨阜闻言并未谦辞,只是凝目肃声:
“你那日说得对。”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若今日你我不杀此贼,他日故乡便不复为魏土!”
又指着脚下道。
“此地叫隃麋。”
“隃通逾,逾麋逾麋……这不正是上苍提醒我一定要追上那麋威吗!”
游楚微微一怔,肃声拱手道:
“愿为义山前驱,逐鹿擒麋!”
“不需要你前驱!”杨阜断然摇头。
“我此番督郡卒跨郡穿县索敌,已经违背诸位将军的节度。”
“后续粮秣军械,只能依赖你这位‘督军粮御史’照应一二。”
“偏偏陇右乏食,大军作战,辎重不可失。”
“你若真想助我,回陈仓吧!”
游楚去过陇右,对此深有体会。
便道:“义山且安心去讨贼,我自会替你护住身后!”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