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7节
潘濬一瞬间联想到很多可能性。
但他并不担心。
特别是职位被取代。
他真正的依仗,从来不是荆州治中从事这个身份。
甚至也不是刘备让他留典州事的任命。
“名望”才是。
为何郡守州牧总喜欢征辟地方名士进入门下?
为何汉代士人总喜欢通过辞让的方式来养望?
因为一个人在士林的名望才是他获取职权的基石。
而非反过来。
这一套游戏规则,大汉的士大夫已经玩了好几百年。
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潘濬自然熟练。
便淡然应道:
“为师初时只是吃不下饭。”
“后来渐觉腹痛难忍,四处求医问药仍不见好转,几乎要准备丧事了。”
“幸而后来遇到一位神医,说我所病者,不在腹中,而在心头,是为‘心病’,应该在家中静养一段时日。”
“说起来,这位神医姓张……正是早前治好你的那位。”
人证物证皆备。
无暇可击。
麋威与关兴对视一眼。
似乎有些意外,有些不甘,继续追问:
“既是‘心病’,不知先生为何事烦心?”
潘濬看向关兴,冷笑而不语。
意思再明显不过:因为关羽的打压。
这就更无暇可击了。
而麋威似乎放弃了继续试探,客套了两句便与关兴告退。
潘兴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发笑:
“终究只是初出茅庐的小儿辈……”
……
出得门来,关兴正满脸郁闷。
不料麋威猛地抓住他的手,低声道:
“关君!请你立即帮我查清楚两件事,要快!”
第15章 谋定
“什么事?”
关兴顿时来了精神。
“其一,去找那位姓张的医者,问一问潘治中具体是哪一天开始有‘心病’的。”
“如果实在记不清日子,那至少问清楚是在关将军出征前发病,还是出征之后?”
麋威顿了顿,继续道:
“其二,查一查州部佐吏的出身来历,越详细越好!”
“好!”
关兴虽然没看懂这些操作的意义,但还是爽快答应。
“我查清楚后如何转告你?”
麋威本想说他自己亲自来关府问,但想了想,改口道:
“去找郡府的门亭长。”
“明白!”
拜别关兴后,麋威径自回到郡府。
来到门前,他对值守此处的詹思服道:
“詹君,你了解郡府门下佐吏的出身来历吗?”
“郎君说笑了,仆身为门亭长,平日负责迎来送往,当然早就打听清楚。”
麋威点点头,道:
“那你现在有空跟我讲一讲吗?”
詹思服闻言怔住。
“无妨,詹君若是没空,我自去找仲父打听。”
言罢跨门而入。
但尚未走远,詹思服已经噔噔噔地追了上来。
“郎君外出奔波了一日,想必此刻又累又饿,仆这就去找庖厨准备热食。”
“好,有劳詹君了。”
麋威颔首一应,从容继续前行。
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一夜无话。
翌日,麋威睡眼惺忪离开温暖的被窝,简单梳洗一番便匆匆出门。
未几,来到关府。
关兴早已经在门前等候。
“麋君,可有所得?”
“有,进去细说。”
关兴大喜过望。
两人来到一处静室,麋威先开口道:
“关君还记得蕉仲是如何评价荆州本地士族的吗?”
“当然记得!”关兴道。
“大多数人只求存身保族,少数如麋太守这样的外来者稍有不同,但在我家大人的镇压下,基本相安无事。”
麋威颔首:
“正是如此。”
“自世道丧乱之后,荆州跟别州并无不同。因为大量外来士族、游民的涌入,难免会有土客之争。”
“但又因绝大多数人只求一个‘保存’,所以一旦来了个军事强人,不管是刘表,曹操,周瑜,抑或是大王和关将军,都能安分守己。”
“这便是一力降十会。”
“话虽如此,这些强人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如刘表、曹操还有大王,或是宗室大将,或是丞相之尊,或是善得士心,除了武力以外,仍有其他手段安抚地方。”
“而关将军除了自身勇武和精兵,再无其他,那自然比其他人更加依赖武力。”
“所以时人说关将军傲上闵下,虽不乏个人性情原因,但也是有现实考量的。”
关兴听到这,只觉醍醐灌顶。
对自家在荆州的真实处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但仍旧疑惑:“这些跟姓潘的有什么关系?”
麋威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
“我再跟你确认一遍,潘治中的心病,是在关将军出征后才发病的,对吗?”
关兴重重点头。
“那就都对上了!”
麋威轻轻拍腿,继续给关兴解释:
“潘治中昨日暗示他的心病源自于关将军的打压。”
“照理说,关将军出征之后,他应该烦恼暂去,怎么反而更加烦心起来,以至于腹痛难忍呢?”
“这不合理。”
“唯一解释就是,他所烦心根本不在关将军本身,而在关将军离开之后引发的变数。”
“什么变数?”关兴忍不住追问。
“孙权!”
麋威斩钉截铁道。
“正如我前面说的,当荆州被关将军镇压着的时候,各家各族都会伏低做小,安稳度日……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在追求这种安稳。”
“可一旦关将军离开之后呢?”
“失去了头上的强人威慑,原本压在下方的矛盾自会重新显露。”
“这大概就是我仲父为何找了一个无牵无挂的蛮夷来当门亭长。”
“当然,即便如此,也未必就会生乱。毕竟关将军只是出征,不是彻底离开……更别说他刚刚取得一场天下瞩目的大胜,正是威势最盛的时候。”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