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57节

  此言一出,那说话的甲士顿时面色一白,闭嘴扭头。

  其余人也都纷纷强挺腰杆,暗自两股战战。

  死者很快被护卫拖出队列,拔甲,然后换另一个健壮的士兵顶上。

  但健壮只是相对的。

  依旧面有菜色,腹无半两肉。

  连甲胄都穿戴不利索。

  高定见此弱兵,不由仰天长叹一声,打消了冒险的念头。

  而很快,他就开始庆幸自己这个决定。

  因为那曲白毛刚刚列阵完毕,后方就又有两曲官兵增援而来。

  那两曲新来的虽然没有白毛为饰,也看不清面目,但队列严整无异。

  军旗高高扬起,鼓点咚咚作响。

  隐隐间,甚至连脚步声都有种整齐划一的利索感,听之如平地雷响。

  分明是一批百战精兵!

  搞不好这一批才是对面那鹿什么将军的本部精锐!

  反而前面那队白毛只是抛出来的诱饵!

  若自己刚刚头脑一热冲上去,搞不好今天就要栽在此处!

  如此自我安慰下,高定便再无多余动作,继续原地立阵坚守。

  半个时辰后,敌军增援部队也渡河列阵完毕。

  就连南北两翼侧后方,也出冒出了两股令人不安的烟尘。

  至于狼离部和派去追杀的李求承,此时反而都跑没影了。

  也不知到底追没追上。

  不过高定已经顾不上这个了。

  他只知道自己再不跑路,明年此刻就是自己的忌辰。

  于是终于对左右下令,全军出击!

  一时间,各处鼓声锣声齐发,听起来乱糟糟的一片。

  而左中右三部在这种混乱的指令下,很快就走成了一条歪歪扭扭的斜线。

  倒是完全不出高定所料。

  只能说好歹还是走出去了。

  高定这边一动,官兵也紧随而动。

  但军鼓声就比这边雄壮且整齐得多了。

  一下子就盖过了这边的叮咯咙咚呛。

  走着走着,高定甚至看见自家士兵居然踏着对面的鼓点来走路。

  而自家的锣鼓为了适应自家士兵的节奏,也渐渐被对面带到了同一节奏上。

  知道的说是两军对战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和音合奏的呢。

  一时又好气又好笑。

  却再无多余心思,直接下令前排甲士冲锋,尽量阻挠一下敌军行进的节奏。

  但效果嘛……

  在高定看到有人跑没几步摔倒之后,就懒得再去执行军法了。

  只是继续催促后排士兵赶紧跟上。

  但这种情况下,所谓跟上也就真的只是走上前去。

  没有人真有勇气直面阵列严整的官兵的。

  在这种微妙心态的影响之下,外加被彻底带歪的鼓点。

  全军很快扭出一条异常倾斜且参差的斜线。

  具体来说,就是往南边那条叫“文井水”的河流扭了过去。

  这一幕若被后世某些斜线战术爱好者看到。

  指不定要惊呼一声迦太基正统在大汉。

  或者汉尼拔·巴卡后人秘密沿丝绸之路来到大汉,开启了东西方战术交流的元年。

  但很可惜。

  高定既没有五万吞八万的雄心壮志。

  也没有以弱胜强的军事组织度。

  更没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实际上,军阵之所以扭得这么罕见。

  根本就是他有意主导下为之的。

  借着这条已经彻底歪到姥姥家的斜线,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将麾下三千士兵护至身前。

  然后头也不回地打马直奔文井水边。

  乃是早就打起了水遁的主意。

  毕竟作为一位货真价实的南蛮,比起骑马和打仗。

  他其实更擅长游泳。

  噗通。

  落水的瞬间,高定下意识扭头看向战场。

  此时两军前排正好接战。

  没有任何意外。

  他手下的甲士顷刻被推翻在地。

  后方接应的士兵根本接应不上来,就原地溃散。

  或者当场跪下投降,却因挡在了同伴或敌军前进的路线上,被践踏致死。

  “狗矢!”

  高定见状忍不住骂了一声。

  却是三分骂手下,七分骂自己。

  这群连投降都不知道要先往两侧跑的憨货。

  自己刚刚居然指望他们去跟官兵硬碰硬?

  “真是狗矢!”

  又骂了一声,高定猛提一口气,一头扎进水底。

  ……

  交战来得迅捷,结束得也迅速。

  当日午后,马谡就清点好各处人马战损得失。

  具体来说,己方只有两位数的伤亡。

  却大多不是直接战损。

  而是因为原地投降的敌军太多,有十来个倒霉蛋被绊到脚,摔在了阵前。

  须知进攻阵型十分密集,士兵不但并肩接踵。

  而且一旦开动,为了保持队列整齐,是片刻不能停下的。

  所以甭管是敌军还是自家人,一旦不幸倒下,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当然,这种损失终究是少数。

  相对应的是,敌军直接阵亡了小一千人。

  然后约莫一千五百人当场投降。

  余下则四下溃散,重新遁入山林。

  除了没能抓住高定本人,稍有遗憾。

  今日毫无疑问是一场大胜。

  还是以弱势兵力一战定乾坤那种战略级别的大胜仗!

  此战之后,蜀郡再无成规模的贼寇。

  当然,眼下马谡已经反应过来。

  其实己方只是人头数上看上去“弱”。

  实际战力对比则是完全颠倒过来的。

  只不过马谡向来喜好军计,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总会想得更多。

  为什么明明都是两只手两条腿,三千夷贼在不到两千官兵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呢?

  须知此战王、马二部因为时机问题未能直接参战。

  正面战场只有麋威本部不到一千人的中军。

  其他全是临时来凑数的梓潼老卒。

  主将麋威忙着给都城写军报,军正关兴正在主持收降。

  马谡看了一圈,最终找上了此战表现最活跃的马岱。

首节 上一节 157/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