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31节
这一年,是刘协的建安二十五年。
这一年,是魏王曹丕的延康元年。
这一年,是魏帝曹丕的黄初元年。
第105章 借刀
襄阳以西的县乡,大多分布在汉水两岸。
途径隆中附近时,麋威提议到诸葛亮故居去瞧一瞧。
可惜这里跟襄阳东北的鱼梁洲一样,早已荒废。
而考虑到此时“丞相”还在蜀中生龙活虎,也不好搞什么祭奠缅怀的抽象整活。
所以与关兴一同温习了一遍《隆中对》,又吟诵了几遍《梁甫吟》,便算到此一游。
其后继续溯游而上,途径山都县不入,当夜便投宿在筑阳县。
这两县先前都跟随夷王梅敷南附。
如今都归入刘属南乡郡。
新任太守潘濬,选择在筑阳县治事。
翌日,麋威去郡府拜见潘濬。
一坐下,老登就满嘴酸气:
“为师好不容易劝降了沮漳两座小城,本以为今岁在荆州论功第一。”
“不料二城方下,就听闻你已破大城襄阳。”
“其后我欲向大王献策吸纳樊城之民南下。”
“哪知策书尚未写毕,又闻你已经北上邓县,以一招‘豫州粮’惊走北方上将,保全襄樊,名重州郡……啧,悠悠苍天,既生濬,何生威耶!”
麋威忙道:
“弟子能取得今天这般成就,一是先生教导有方,二是借了大王昔年耕耘荆州民心的大势,所谓顺势而为而已。”
“要我说,这荆州论功第一,当为大王,次为关将军,再为先生。弟子的微末之功,不足为道。”
潘濬闻言当场翻白眼:
“你我师徒之间,何须这般虚伪!”
“审时度势,一举而成大功,这不是真本事是什么?”
“你以为大王为何传召你入蜀,还你负责今岁州部的上计?”
“还不是因为看出了你非止百里之才,起了栽培之心!”
麋威心道我没有虚伪啊,我真是这么想的啊。
不过见老登多半是在开玩笑,便不再较真,转而说起正事:
“我在邓县时听张俭说,曹氏往年对南乡士民的盘剥不下于南阳,此地早就有弃曹南附之心。”
“先生莫不是看中此势,所以自请北上牧守一方?”
潘濬这才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道:
“多亏你在邓县弄出那般动静,如今沔北谁人不称道‘豫州粮’?”
“此番倒是为师沾了你的光,借了你的势!”
言罢,取出一幅刚刚绘制的荆北地图,对麋威展示道:
“襄樊既得,昔年诸葛军师所言‘跨有荆益’之势便算成了。”
“接下来数年,内治外交自不必提。但大略上,必是往北窥伺秦川了。”
“而南乡原本的郡治,正好位于筑阳以北的丹水之畔。”
“今后若能吞并南乡,扼住丹水,便可溯游北上叩武关,望长安!”
麋威看着地图,回想两世见闻,连连点头。
这条被潘濬一眼看中的丹水河谷,正是从江汉平原入关的主要交通干道
先秦时,秦楚两国长期围绕这周边的城池关隘争霸。
故又有“秦楚古道”之称。
老登的战略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准。
看似驻守一个不完整的边郡,其实正是今后北伐的关键位置。
将来各种资源从襄阳、江陵等地源源不断往北汇集。
他这个南乡太守早晚炙手可热。
不过素来厚脸皮的老登,今日却难得真情流露,叹道:
“我已老,只能做些敲打缝补的小事。将来大事,还是要指望你这一辈。”
说着,让下人喊来长子潘翥,拜见麋威。
“我这个长子刚刚被举了南郡孝廉,将入蜀为郎官,人人皆道他能继承家业,我却不以为然。”
“倒是小儿跟了你一年,我看是越发有长进了。”
潘翥闻言立即下跪,连称不孝子。
潘濬没管他,继续对麋威道:
“但终究是亲生儿子,不能不管。”
“师善啊,还望你念在师徒一场的份上,将来能关照一二!”
麋威没想到老登突然搞托孤这种煽情戏码,一时间颇为不习惯。
不过下一刻,潘濬抓住他的手,道:
“先前大王有意举我为州茂才,我推让给上庸的孟子度了。”
让孟达当今年的荆州州茂才?
麋威闻言心中一动,重新坐下道:
“先生是打算以此名位,将孟子度从三郡撵走?”
“好一个‘撵走’!”潘濬闻言轻笑。
“不错,茂才之名虽重,但于为师,有无皆可。”
“如若能借此铲除卧榻之侧的隐患,何乐而不为?”
说着,将一份举荐手书交给麋威。
“你此去上庸,我料其人必会作怪。”
“此书便是为师赠你的‘刀’,怎么用好这把刀,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麋威恍然。
潘濬这是要借刀“杀”人。
但自己从邓城一路走来,本也对三郡情势有些想法。
倒是跟潘濬一拍即合。
于是拜谢领受。
……
南乡是新近归附的郡,今年暂时不用考课。
麋威如实记录一些人情风俗,便让关季姬等女眷暂时留下,然后只带着关兴和随行的人马南下房陵。
是的,东三郡虽然一衣带水。
但除了最西侧的西城郡治坐落在汉水边上。
另外两郡,上庸和房陵。
郡治都在汉水南岸的支流河谷深处。
如房陵郡治房陵县,就位于汉水南支“筑水”的上游。
距离筑阳县城足足有两百里水路。
寇封说三郡道阻且长,可见一斑。
不过,刚刚行到两郡交界处,尚未深入筑水。
麋威就意外遇到了房陵太守邓辅一行人。
原来邓辅听闻州部的“上计吏”要来,便亲自将房陵的计簿和吏员一并带来。
省得麋威来回奔波。
麋威感激之余,不免好奇:
“府君遣长吏递送书册便可,何必亲自来一趟?”
邓辅道:
“麋安汉贵子,关将军婿子,潘公之高徒,又是夺取襄樊的功臣……如此才俊,岂能不来拜见?”
麋威只当对方是客套,并未较真,旋即自报名字。
邓辅也让人将“计薄”书册交付麋威审查,又让门下吏员、乡老轮流接受麋威盘问。
如此走完了一套程序。
邓辅才将麋威单独拉到一边,道:
“师善有所不知,三郡之险,一在山川迂绕,二在山民不附。”
“山川且不论。这山民久居世外,不识山外英雄,难免自持悍勇,对抗官府。”
“此番随行的吏员,皆来自本地大姓。”
“正好借师善前度横压襄樊的虎威,震慑一番彼辈!”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