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24节
都不必直接攻城,驱赶城外数万众倒卷县城。
麋威这边自己就会先玩崩。
曹仁大概就是担心出现这种状况,才急着脱身的吧?
这时向宠沉吟片刻,又道:
“那就不守城了,直接焚毁辎重,然后撤兵。”
“邓县距离樊城不远,此处被焚,彼处定能知晓,继而士气大沮,也足以逼退徐晃!”
张俭闻言又急声阻止:
“不能焚毁粮食!”
“今岁襄樊乏食,各地匪患不断。”
“若这七八万众失去口粮,难以归乡,只怕来年襄樊就会再增七八万盗匪,祸害郡县啊!”
麋威对此深以为然。
曹仁为何整个夏天忙于剿匪?
还不是因为“乏食”这个根本问题无法解决,越剿匪患越多,以至于彻底玩崩了,只好一走了之?
这时向宠被张俭接连反对,也是来了脾气: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徐晃焚毁樊城,然后在此处获得补给,从容振旅北归?”
张俭脸色涨红,一时语塞。
他其实也不知该怎么办。
便都看向上首的麋威。
麋威则抬头看了看门外天色,道:
“此刻正是晡食之时,去城中邸阁看看。”
……
邸阁便是官府粮仓。
曹仁拔襄樊二城而北撤,能搜罗的粮秣都已经尽数搜罗。
现下都集中到邓县城内。
此时邸阁外,聚集了各地征夫,层层叠叠。
看似散乱,其实按照各自籍贯,都有统属。
麋威在邸阁门前站定,各方乡贤长老主动上前见礼。
其中一人紧张兮兮地问道:
“将军(客套),老朽听闻邸阁要焚毁,当真?”
此言一出,无数双眼睛。
同一时间看向了麋威。
当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赤脚的,光膀的,凶戾的,愁苦的……形貌神态各异。
麋威虽然没有读心术。
却不难从中读出两个字。
饥饿。
一瞬间。
只觉浑身手脚冰冷,难以动弹。
竟比那日在襄阳城上直面徐晃数千铁骑更让人头皮发麻。
麋威忽然有点佩服曹仁了。
被数万饥饿的目光所瞩目,他自忖一秒都嫌多。
而曹仁面对的何止这数万?怕是十倍百倍不止。
而他居然硬顶了好几年才终于绷不住?
这哥们内心的定力何其强大啊?
真真是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当然,麋威并不打算向意志力惊人的曹车骑看齐。
他心中早有定计。
或者说,早在那日见识过关羽进入襄阳城的盛况之后。
他就知道要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便暗暗提气,然后朗声:
“二三子勿忧。”
“我今日非为焚粮而来,实为赠粮!”
赠粮?
众人闻言,不喜反惊,各有骚动,交头接耳。
麋威不得不扯开嗓门:
“二三子不必多虑,赠粮便只是赠粮!”
“不管二三子是否归正,每户每口,不分老幼,都能领取三日粮!”
“我只有两个要求。”
麋威微微缓一口气。
而下方众人听到此处,也都迅速屏息以待。
“其一,除了邓县本地人,拿到口粮后,请即刻归乡,南下北上随意!”
“其二,领取口粮时,携老扶幼,莫争莫抢!”
“就这些了!”
话音一落,全场寂然数息,迅速轰动。
同行而来的向宠张俭等部下也是目瞪口呆。
张俭忍不住问:
“邸阁中的粮秣,足够恩养两万正卒一月,或者数千骑士。”
“都尉果真舍得?”
正准备组织乡人领粮的各方乡老,闻言也都再次转向麋威。
有疑虑,有畏惧,有猜测。
不少本欲上前排队的人也都慢下了脚步。
“问得好!”麋威再次扬声。
“这些粮食又不是白白赠送的,如何不舍得?”
众老闻言面面相觑,顿生了然之色。
其中一人代表众人上前道:
“将军活命之恩,不得不报。若有差遣,我等万死不辞!”
麋威却道:“二三子早有所报,无须再差遣!”
啊?
众老再次面面相觑。
只听麋威道:
“建安十三年,我主汉中王,也就是二三子熟知的‘刘豫州’了,自襄樊南下江陵,二三子曾携老扶幼相随。”
“奈何彼时曹贼凶悍且贪婪,竟追至当阳长坂,将二三子的家财劫掠一空。”
“这一劫,就是十二年!”
“整整十二年啊!”
听到麋威重提这件旧事,众人错愕之余,再度失声。
也可能是在回忆过去十二载春秋,那每一个“刘豫州”不曾到达的日日夜夜。
“万幸,苍天有目,今日我等终于击退了曹贼,夺回了本该属于二三子的家财!”
“故此。”
麋威让开一步,指着大门洞口的邸阁。
“今日所赠,乃是物归原主!”
“非要说赠,不过是为酬谢十万义士昔年冒死相随的情义!”
“此为酬谢义士的‘豫州粮’,二三子但取勿虑!”
听到“豫州粮”这个新奇的名号,不但向宠等部下纷纷叫好。
就连已经听懂麋威暗示的各地乡老,也都交口称道起来。
至于更远处的千万大众,在确认真的能白要粮食后。
却根本不管什么明示暗示。
一边高呼着“豫州粮”,一边争先上前讨食。
好在各部乡老有所约束,到底是维持了基本秩序。
不到两个时辰,邸阁便如风卷残云,颗粒不剩。
那些从城外匆匆赶来,因为慢一步未能领到口粮的征夫,纷纷捶足顿胸,抱头痛哭。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