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21节
这些终究属于幸福的烦恼。
可以未雨绸缪,却不至于寝食难安。
平旦时分,天色放亮。
麋威望见樊城依然高挂着“徐”字将旗,稳固如常。
却不知徐晃此时心情如何,曹仁又到底什么时候来支援。
不过关羽既至,这种大略上的问题当然交由二爷去烦恼。
麋威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跟上楼交班的向宠叮嘱了几句,便下去休息。
刚刚行到楼下,城墙角落忽而传来老妪的哭声。
上前一看,赫然是那位鸡蛋乡三老的发妻。
麋威询问缘故。
老妪哭道:
“不瞒都尉,妾的长子并非躲入北岸山中,而是被樊城曹军征作力役!”
“前番良人担心被疑作曹军细作,所以才有所欺瞒!”
麋威慰声道:“无妨,我早已猜到。”
老妪讶异:“都尉如何知晓?”
“今岁襄樊周遭乏食,灾荒匪患不断,为了饱腹,甚至连骨头都要炙烤至焦脆,好啃上几口……如此境况,遁入山林哪有活路?”
老妪赧然,却是哭得更伤心了:
“如今关将军来了,曹军必不会放还我儿……这倒也罢了。就怕曹军得知妾等还滞留襄阳,把他视作关将军的细作给杀害了!”
麋威抿了抿嘴,道:
“樊城曹将不日将焚城拔营,其后北撤,路上多半要遣散役夫的。”
“说不得,你儿尚未走远,好比说走到邓县,便可归家。”
“而一旦他归来,我保证关将军绝不会把他视作曹军细作。”
麋威一顿,轻噙笑意:
“当然了,你儿年轻力壮,怕是要被我抓去屯田种地的。”
“但总归是条活路,不是吗?”
老妪面色稍缓,连连称是。
麋威也暗松一口气。
然而老妪刚刚告辞,尚未走远。
便再次嚎啕大哭起来。
“妾忘性大,却是记岔了!”
“我儿不是去了樊城,而是邓城或是更远的地方!”
“此生怕是回不来了!”
麋威一时未解:“你如何得知?有家书寄归?”
“未有家书!”老妪边哭边摇头。
“那曹将军自屠了宛城以后,便再也信不过荆州人。各处力役均要异地征发!”
“今夏闹了匪患,变本加厉,隔月便要轮换戍地。”
“我儿前月去了中卢,上月渡河去樊城。今月不在樊,也未见南归,必是往北去了!”
麋威闻言想起北伐经过,心中一动:
“你可知宜城的县兵或役夫去了何处?”
老妪:“隐约听闻是去了朝阳还是新野……反正不在襄阳以南。”
“宜城人上月才来襄阳,这月便渡河北上了。”
难怪之前宜城空虚,原来是跑太远了。
麋威暗暗颔首。
然而下一刻。
他蓦地意识一种可能性。
一种足以动摇未来数年襄樊大局的可能性。
急声问:“城中可还有外县役夫的亲朋?”
感谢【洋洋洋2019082】的打赏!
第97章 窥见虚实,全取襄樊
杨仪刚刚用过朝食。
便听闻关羽正在郡府审问细作。
一打听,原来是今晨城中士民举告出来的。
杨仪一时气结。
过去几日,自己勤勤恳恳点验民籍,协助麋都尉维持城中秩序。
一个正经的细作都抓不到。
怎么关羽一来,这细作自己就长出来了?
这不是打乃公的脸吗?
于是气冲冲直奔郡府。
不过一进府门,便听到庭院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再一打听,原来那细作自称是夷王梅敷的使者。
代表襄阳以西汉滨数县归附。
这倒也罢了。
关键对方还提供了一条相当惊人的军情:
不久前,曹仁听闻关羽兴兵北上,担心其又与梁郏、陆浑的盗贼有所呼应,南北夹击。
于是仓促间大举征发,意图北上宛城避一避锋芒。
这当中是否有魏王曹丕的旨意,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
曹仁已经下令奋威将军满宠为前部,先行去新野、宛城打点。
其人则亲督大军稳步跟上。
又让徐晃、吕常二将殿后,焚毁襄樊二城,坚壁清野。
然而大军北行至邓城时,南边就传信。
关羽将旗出现在襄阳城头。
曹仁断言荆北贼寇猖獗,再有关羽策应,其势难当,非大城、坚城不可坚守。
竟抛下邓县的辎重和大众,率领本部精锐快马加鞭北上新野。
此时说不定已离开新野去往宛城了。
换言之。
此时邓县,人马辎重汇聚,却群龙无首。
偏偏这里又是徐晃这批殿后人马的唯一接应之处。
一旦邓县有失。
樊城的徐晃部就成了一支孤军!
而这位自称张俭的使者。
更是声称他在邓县有内应!
听到这里,杨仪都忍不住要抱病请战了。
理由很多,但最重要是两条。
一则袭取邓县,夺其辎重,那徐晃就不得不迅速撤离樊城。
否则僵持下去,其部将有倾覆之危。
而这种局面下,徐晃自然无法再从容焚城。
说不定连樊城都能完好保存下来!
二则,两军继续僵持下去,耽误后方秋收。
来年饥民和盗贼只会更多,指不定还会殃及南郡和江夏。
当然了,杨仪也只是心潮澎湃了一下,却到底没有立即吱声。
生病只是次要原因。
主要还是张俭这条情报来得太及时,太巧合,以至于不得不怀疑是否有诈。
况且,现在谁知道邓县是个什么情况?
曹仁走后,到底还剩多少兵力,多少民夫,多少辎重?
万一轻率前去,曹仁突然杀个回马枪,与徐晃来个南北夹击,继而重振士气……不就坏事了吗?
这正是庭院里诸吏激烈争吵的原因。
而杨仪自忖拿不出真凭实据,只能吞声。
群吏争吵无果,渐渐息声,看向上首的关羽。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