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07节
“也不知如我等荆北士人,何日能借王师之威,衣锦还乡?”
邓芝对此深有同感。
不住连连颔首。
但他今日毕竟不是来听杨仪感怀往昔的。
确认了不会所托非人后,便将手中竹简塞到杨仪手中。
顺便将杨仪手中那卷弃之于地。
“还请威公谨记今日之语,莫要忘了‘民心’二字!”
言罢甩袖而去。
杨仪呆愣片刻,低头看向手中竹简,又是一怔。
原来此简还吊着一块已经剥开的封泥。
泥块上压着的印记,赫然是关羽的前将军印。
这是一份军令!
杨仪哪敢怠慢,立即展开细读。
旋即三度呆愣当场。
片刻后,他抬头北望,面色时红时白。
最终只从喉头挤出两个颤抖的音:
“北伐!”
第86章 首战告捷,疑点未消
关羽要三路北伐了!
看到征发令的那一刻,麋威惊得差点扔掉手中的竹简。
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先前弄巧反拙,让关羽再无掣肘,可以肆意妄为了。
虽说他一直在鼓吹襄樊有机可乘的观点。
但也只是存了一个趁机偷城的念头。
不至于真以为刚刚大战一年后,转头又能拉出数万大军北上硬碰硬。
汉中被曹操洗成白地是假的?
南郡和江夏百废待兴是假的?
为什么刘备年初就定调要稳守两年?
为什么曹仁最多只敢在襄樊周边剿剿匪,却毫无南下之念,以至于坐视麋威帮关羽的内河舰队恢复了大部分元气?
还不是因为当此之际,临近秋收,谁都不想再起大军!
别说曹刘两家了。
就说去年一直在偷偷憋坏的江东君臣。
今年开春之后,不也只能老老实实回家种田,舔舐伤口?
不先开矿运营经济,何来飞龙骑脸!
好在事实证明。
关二爷虽然是公认的世之虎臣。
但其在军略上的举措半点不马虎。
江陵很快传来更具体的进军命令。
首先是沮漳河上的吴班陈式,趁着夏末丰水之际,正式北上攻占临沮、章乡二城。
那二城本就属于传统的南郡地界。
经过一夏天的勾勾搭搭,已经有了内应。
此时不过顺势而为。
据说潘濬在此事上出力甚多。
而为了策应沮漳河上的水师,当阳的关平部也要沿步道北上。
经长坂、编县,抵达宜城南部。
若宜城有机可乘,不妨一试。
若无,则以此威慑敌军,以掩护沮漳河上的突袭行动。
江夏这边就更简单了。
麋威督本部人马,沿汉水押运关平军所需的辎重。
同时必然要兼顾掩护关平东翼的任务。
不过汉水这一线,在到达宜城之前,并没有什么曹军大型据点。
所以主要还是跑运输。
简而言之,吴班陈式策应东三郡。
关平策应吴班陈式。
而麋威干脆就是个跑腿,连策应都谈不上。
真不是什么大规模军事行动。
无非是因为三个方向同时发动,加上关羽随后北上当阳督军,所以看起来有一点吓人。
其实真正出动的正卒,加起来也就一万出头。
跟去年冬天益、荆、扬、交四州十万兵齐聚荆州那种大场面根本没法比的。
速度快的话,估计半个月就能收兵。
连秋收都不怎么耽误的。
总之,军令既下,麋威立即整备兵马,调度辎重。
经过一夏扩编,其部已经扩充到四个曲,约莫两千员。
另有负责军屯的辅兵数千,来自降卒、游民,招降的盗贼,以及马良或者说孙权的馈赠。
麋威自领两曲正卒。
两个从事中郎潘秘和习宏各领一曲。
詹思服的那半队蛮骑也得到补充,已经达到五十员满编,弓弩甲胄齐备。
当然依旧只能当辅助骑兵使用。
除此之外,杨仪继续以“参江夏西部都尉军事”的职责从行,负责军中规划调度。
而本该在秋收之后返回江陵的牙门将向宠及其部曲。
因其是襄阳宜城人,熟悉地理。
被临时征调到麋威麾下,充当这一次的前部“导军”。
总之一切准备妥当后,麋威等人在太守邓芝的亲自送行下,正式沿汉水进军。
……
两日后。
“都尉,向宠部来报,鄀县守军不足两屯,询问是否即刻攻城?”
一艘斗舰上,麋威时而眺望河岸,时而查阅地图,蹙眉不语。
众人不敢打扰,静静等候。
除了杨仪:
“都尉可是担心城中有诈?”
麋威点点头:
“鄀县虽是汉水东岸小城。”
“但其位置正对西岸夷水注入汉水的水口。”
“而夷水往西能通到宜城南郊,恰似护城河一般的存在。”
“一旦失去鄀县掩护,我军便可肆无忌惮地转入夷水,直抵宜城城下!”
“照理说,守军不该如此薄弱。”
杨仪闻言,轻笑道:
“都尉行军持重,自是好事。”
“可若只是担心有诈,倒是有一计可解!”
麋威:“还请杨公赐教!”
杨仪:“都尉何妨令向宠部围而不攻,同时我部速速跟上,并打出关将军的旗帜,以此威吓城中之敌?”
麋威亮目:“哪个关将军?”
杨仪振声:“当然是前将军关云长!”
“此乃‘狐假虎威’之计也!”
麋威恍然。
关羽去年沿汉水进军,兵围襄樊,威震华夏。
又因麋威的缘故,还未等到徐晃发起攻势就折返江陵。
所以当此之际,关羽在荆州,在襄樊这一片。
依然是无可置疑的万人之敌。
能止小儿夜啼的程度。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