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413节

  这般思忖着,赵驹便退到门口一处阴影里等候。

  又等了约莫一刻钟,终于见平儿从屋内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一个空了的药碗,想来是给王熙凤安神的汤药。

  赵驹从阴影处走出,平儿冷不防见有人出现,吓得手一抖,药碗险些脱手,下意识就要张口喊人。

  可待看清来人是赵驹时,她又连忙捂住嘴禁声,快步走上前,屈膝行了一礼,低声叫道:“侯爷。”

  “不必多礼。”赵驹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往屋内望了望,而后对着平儿轻声问道,“你家奶奶现在可还方便?我有些事想与她说。”

  平儿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回想了片刻,如实说道:“回侯爷的话,我家奶奶只是今日应酬得久了,有些精力不济,并非生了重病,所以才提前回来歇着。

  若是侯爷一个人进去说话,应当是没什么问题的。”

  赵驹点了点头,心中有了数,而后借着平儿的配合,进了王熙凤屋内。

  屋内烧着银丝炭,暖意融融,还飘着淡淡的药香。

  王熙凤正半靠在榻上,盖着一条绣着缠枝莲纹的锦被,手里拿着一本账簿,看似在翻看,眼神却有些涣散,显然还没缓过劲来。

  她听到外边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原本还纳闷平儿怎么去而复返,莫非是又有什么事?

  可待抬头看清走进来的人是赵驹时,王熙凤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她连忙放下手里的账簿,撑着身子想要坐起来,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开口问道:“你怎么来了?这个时候不是该在那边吃酒吗?”

  赵驹见状,连忙上前两步,虚扶了她一下,笑着说道:“方才表妹找我有些事,回去的路上恰好路过你这院子,见你这会就回来了,想着你许是累着了,便过来看看你。”

  王熙凤听他这般说,心中更是欢喜,只觉得赵驹这番惦记格外贴心,先前因为应酬带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大半。

  尽管如此,她却故意嗔道:“原来是顺路才来的。”

  说着在炕沿坐下,揉了揉太阳穴,“今日可真是累坏了,那些夫人太太们一个比一个难应付。”

  赵驹在她对面坐下,打量着她略显疲惫的神色:“既然累了,就该好生歇着,何必去管那些个应酬?”

  “哪里歇得住。”王熙凤叹了口气,“今晚可是来了不少女眷,招待得稍有不慎就要被人说闲话。”

  赵驹听了,顿时感到有些好笑,看着她微微隆起的小腹,语气带着几分关切:“就算有人说闲话,哪里就说得到你这个孕妇头上?别人知道皆知你身子重,就算少应酬几次,也不会真的计较。”

  说着,他目光落在炕边那本摊开的账簿上,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眉头微蹙,伸手便将账簿拿了过来合上,“晚上光线本就暗,你还这般费眼看账簿,仔细伤了眼睛。”

  王熙凤被他这般管束,白了他一眼,却也没真的生气,只是带着几分无奈抱怨:“还不是因为现在府里管事的是三丫头?

  她虽说聪明伶俐,可到底经验不足,好些事还得我帮着拿主意,要不然你当我愿意挺着个肚子,又是招待女眷,又是帮忙盯着账簿的?”

  赵驹闻言,心中了然,伸手轻轻搂住她的腰,语气愈发温和:“你现在身子不适,本就该安心养胎,府里的事真没必要管这么多。

  就算探春那边管着吃力,也还有林妹妹帮忙看着,有她们两人搭伙,能出什么乱子?”

  “林妹妹?”王熙凤不由得感到有些惊奇,眼睛微微睁大,“林妹妹还会这个?我怎么从未听她提过?先前只知她写诗厉害,却不知还有这等本事。”

  赵驹见她这副意外的模样,感到有些好笑:“林妹妹怎么不会管家了?在扬州城时,林姑丈公务繁忙,家里的中馈之事,可都是林妹妹一手打理的。”

  王熙凤一想也是,感叹道:“我倒是没想到这一层,先前光听府里的丫鬟婆子说宝钗如何如何会管家......”

  赵驹笑了笑:”林妹妹之前不过是因为客居荣国府,加上身子孱弱,懒得去管这些事罢了。

  如今她身子好一些了,又是帮你和探春的忙,她自然是愿意的。”

  王熙凤听赵驹这么一说,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心中的顾虑顿时消散不少,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下来。

  她靠在椅背上轻轻点了点头:“你说得在理,看来往后我能多多休息了。”

第453章 疟疾频发,暖房解局

  赵驹想起今天白天发生的事情,关心道:“大姐儿现在怎么样了?”

  王熙凤听到赵驹提起大姐儿,猛地一拍脑门,脸上满是懊恼:“哎哟!我倒说方才总觉得忘记了什么事,原来是把大姐儿这茬给忘了!”

  说着,她也顾不上再歇着,起身就要往外走去,“不行,我得去看看她。”

  赵驹见状,连忙起身跟上,陪着她一同往偏院走去。

  为了方便照料,王熙凤早前便让人把大姐儿和贾兰安排在了同一处偏院。

  两人刚走进偏院的屋子,便见李纨正坐在床边,手里拿着帕子轻轻给躺在床上的贾兰和大姐儿擦汗,显然是早已从内厅提前出来照料孩子了。

  王熙凤一进屋,就关心地看向大姐儿,对着李纨问道:“怎么样了?”

  李纨虽对赵驹跟着王熙凤一同进来有些好奇,但也没多问,只是先叹了口气,脸上带着几分发愁的神色说道:“唉,情况不太好,方才又发病了一次,哭闹得利害,灌了好些汤药才堪堪把症状压下去,现在总算是睡着了,就是身子还烫得很。”

  王熙凤走到床边,替大姐儿擦拭了下额头上的热汗,看着女儿苍白的小脸,心疼不已。

  她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对着赵驹问道:“侯爷,能不能请那位妙玉姑娘过来这边看看?”

  赵驹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妙玉不仅医术了得,还是修行之人,或许有寻常医者没有的办法。

  他沉吟片刻,虽然不确定妙玉对这疟疾是否有解决的办法,但眼下多一个人看看总是多一份希望,便是点了点头:“你叫丫鬟去请就是。”

  话刚说完,他又想到妙玉性子清冷,怕她不愿轻易过来,便又补了一句,“若她婉拒,你就说我也在这边等着。”

  王熙凤连忙应了一声,转身快步吩咐守在门外的丫鬟,让她赶紧去请妙玉过来。

  丫鬟领命后,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屋内几人一时没了话,都将目光落在大姐儿身上,气氛有些沉闷。

  没一会儿,门外就传来了丫鬟的脚步声,紧接着,便见丫鬟引着妙玉走了进来。

  妙玉刚进门,目光便先看向赵驹,开口问道:“什么情况?”

  说着,也不等众人回答,便径直走到床边,俯身给大姐儿把脉。

  赵驹在一旁适时解释道:“方才白天已经找了韩太医来看过了,他诊断说是疟疾之症,开了些药,可效果并不太好,方才又发作了一次。”

  妙玉一边凝神把脉,一边轻轻点头。

  赵驹府上的韩太医她是知道的,医术确实还不错。

  她凝神诊脉片刻,眉头渐渐蹙起。

  片刻后,妙玉收回手,直起身,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肯定地说:“的确是疟疾之症,而且病邪已经侵入体内,比寻常疟疾要重些。”

  王熙凤一听,连忙上前一步,满脸急切地关心问道:“那姑娘可有法子医治?”

  迎着王熙凤和李纨两人满是期待的目光,妙玉却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法子倒是有,只是……”

  她顿了顿,才继续说道,“我那法子仅适用大人,对孩子却行不通。”

  王熙凤心一沉,连忙追问道:“怎么说?为何孩子就不行?”

  妙玉解释道:“小孩子身子本就娇弱,体内经脉尚未发育定型,十分脆弱。

  我那法子颇为粗暴,还需配合特殊的针法疏通经脉,若是用在孩子身上,只怕这疟疾还没治好,孩子的身子就先承受不住了。”

  她说着,看向床上昏睡的大姐儿和贾兰两个,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若是再年长几岁,或许还能一试。”

  王熙凤闻言,脸色顿时苍白了几分,李纨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赵驹沉吟片刻,问道:“那依你看,眼下该如何是好?”

  妙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思索片刻,目光再次落在大姐儿身上,而后看向王熙凤,缓缓开口:“现在两个孩子可是在用青蒿来压制病情?”

  王熙凤闻言,连忙点了点头,脸上满是发愁的神色:“正是,这青蒿的确能缓解疟疾症状,可现在是大冬天,新鲜青蒿根本无处可寻,只能用些先前晒干了的青蒿。”

  妙玉显然对青蒿的使用方法相当了解,听王熙凤这么说,沉默片刻后,语气带着几分无奈:“青蒿性凉,确实是治疟疾的常用药,晒干的青蒿虽药效减弱,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既然现在用晒干的青蒿还能压住病情,那便先继续用着,暂且稳住孩子的状况,等到了开春,天气暖和些,想来便有新鲜的青蒿可用,到时候药效上来,病情也能更好地控制。”

  李纨在一旁听着,脸上的愁容却丝毫未减,忍不住插话道:“可眼下离开春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孩子们的身子哪里能熬那么久?这疟疾反复起来,实在太折磨人了。”

  屋内的气氛再次陷入沉闷,王熙凤看着自家女儿昏睡中仍微微皱起的眉头,难免心疼不已。

  赵驹在一旁出声打破了沉默:“倒也不必这么担心,等明儿我回去让人试试,看看能不能种出新鲜的青蒿来。”

  这话一出,屋内的王熙凤、李纨和妙玉皆是一愣,随即诧异地看向赵驹。

  赵驹见三人这副模样,反倒有些纳闷,摸了摸下巴问道:“为何这般看着我?”

  王熙凤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张了张嘴,若不是李纨和妙玉还在一旁,她都要忍不住出声询问赵驹是不是脑子抽风了。

  她斟酌着语气说道:“可现在是大冬天啊,天寒地冻的,哪里种得出来?”

  赵驹听了,心中顿时无语,看着王熙凤这副没见识的模样,还是耐着性子科普起来:“怎么就种不出来了?暖房听过没?宫里专门用来给贵人种些新鲜的果蔬,供她们冬日里食用的地方。

  这玩意连娇嫩的瓜果都能种出来,青蒿又不是什么难伺候的玩意,怎么就种不出来?”

  听到“宫里”二字,王熙凤和李纨两个脸上的诧异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惊喜。

  王熙凤更是往前凑了两步,抓着赵驹的胳膊追问:“暖房真能成?那这暖房该怎么建?该去哪找会建这个的工匠?”

  她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眼里满是急切,连带着李纨也忍不住看向赵驹,等着他的回答。

  赵驹被王熙凤晃得胳膊发沉,无奈地抽回手,语气带着几分哭笑不得:“我又不是瓦匠木匠,哪知道具体怎么建?

  等明儿我让人去打听打听,看看京城里有没有会建暖房的工匠。”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实在不行,我找时间进宫一趟,跟宫里管事的打个招呼,让他们在宫里的暖房里帮忙种一些青蒿,到时候直接取来用就是,也省得咱们自己折腾。”

  这话一出,王熙凤和李纨彻底放下心来,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

  李纨更是激动道谢:“那就多谢侯爷费心了,若是真能成,孩子们也就不用遭罪了。”

  -----------------

  赵驹回到席间时,宴席已近尾声。

  厅内宾客大多酒过三巡,脸上带着倦意,唯有主桌附近还残留着几分应酬的热闹。

  贾环见他回来,立刻放下筷子,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道:“表哥,方才王爷那边派人过来问你去哪了,我怕多生事端,就说你去方便了。”

  “无妨。”赵驹漫不经心地摆摆手,指尖捏着酒杯转了半圈,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影扫向主桌,恰好与水溶投来的视线撞个正着。

  水溶眼中带着几分若有所思的探究,显然还在琢磨先前被拒的事。

  赵驹却神色坦然,抬手举杯示意,水溶顿了顿,也端起酒杯回敬,两人隔着数张桌案,各怀心思地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

  待宴席彻底散场,赵驹辞别了贾府众人,带着元春和秦可卿登上侯府的马车。

  此时夜色已深,街面上积着薄雪,车轮碾过雪地时发出细碎的“咯吱”声,伴着车外呼啸的寒风,倒添了几分静谧。

  抵达侯府后,丫鬟早已在门口等候。

  马车行至勇毅侯府门口,早有丫鬟提着灯笼等候在阶下。

首节 上一节 413/4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下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