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130节
他缓缓起身,袍袖随着动作轻轻摆动,声音低沉:“赦弟,你久在家中,可曾看过如今朝堂局势?
咱们贾家看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若无新的功勋傍身,咱们家的富贵,还能撑几时?
儿孙们尚未经风雨,心性未定,此时贸然让他们置身战场,与送死何异?
我虽年纪大了,可经验与谋略尚在,唯有我去,方能为家族寻得一线生机。”
正说着,外边传来门子的通报声:“伯爷来了!”
赵驹大步流星走进堂内,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扫视一圈,对着贾母、贾赦等众人微微拱手行礼,而后在贾敬示意下入座。
他刚一落座,便是对着贾敬问道:“叫我过来,所为何事?”
贾敬目光深沉地看向赵驹,缓缓开口:“此番请伯爷前来,是为了出征辽东一事。”
赵驹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说道:“明儿就出征了,能有什么说的?”
贾敬微微颔首,神色凝重:“我等贵勋,按照惯例,出征前皆要由家人相送。
左右都是自家亲戚,明儿不如伯爷来宁国府这边?”
赵驹摆了摆手,直截了当说:“领兵出征而已,不必这么麻烦。”
有秦可卿和元春两个相送,他疯了才会跑到宁国府这边。
贾敬无奈,只得作罢。
赵驹挑了挑眉,满脸诧异地看向贾敬,说道:“你叫我来,就为了这事?”
那还真是闲得慌。
贾敬神色郑重,对着赵驹摆了摆手,而后恳切地问道:“伯爷,此番出征,属下能否带着蓉哥儿一起去?”
赵驹听闻,嘴角微微一抽,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你是指挥佥事,到时候也是要上战场的。
你家蓉哥儿没有习过武吧?就不怕一去不回?”
贾敬微微叹气,目光中满是忧虑与期许:“我又何尝不知其中风险。
只是蓉哥儿年纪渐长,却整日在府中无所事事,心性愈发浮躁。
我本想着,此番带他去军中历练一番,也好让他收收性子,将来能撑起宁国府。”
贾母听闻贾敬的打算,手中的拐杖“哐当”一声重重砸在地上。
她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使不得,敬儿,战场凶险,怎么好带蓉哥儿去?
那可是九死一生的地方,蓉哥儿自小在府里娇生惯养,哪里经得起这般折腾!”
贾赦、贾政也是连连出声相劝。
赵驹满脸不耐,挥了挥手道:“此事你们自行定夺便好。
若真想让贾蓉去,直接将他编入你的亲兵队中,不必再来问我。”
-----------------
翌日清晨,顺天府城门口,安朔帝一身戎装,身旁赵驹随行。
安朔帝问道:“爱卿,此番远征辽东,路途迢递,敌军凶猛,你可有十足胜算?”
赵驹闻言,身形一挺,神色沉静,郑重禀道:“陛下,战场局势变幻莫测,臣唯有殚精竭虑,不敢轻言必胜。”
安朔帝眉头紧蹙,双手下意识握紧拳头,沉声道:“辽东之地,关乎我朝边疆安危,干系重大,爱卿务必全力以赴,切不可有丝毫差池!
朕已将最后期望,尽皆托付于你。”
胜,则安朔帝独掌乾坤,大权在握;
败,则仍为太上皇股掌之间,受制于人。
赵驹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如洪钟,坚定道:“陛下宽心!臣既领皇命,必当披肝沥胆,以死效命。
此次出征,臣定率将士奋勇杀敌,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安朔帝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起身亲手扶起赵驹,语重心长道:“朕信爱卿之能,亦信我朝将士之勇。
此去辽东,若逢困境,即刻向朝廷奏报,朕定全力相援。
朕盼爱卿凯旋而归,于太和殿内,与朕共商太平盛事。”
赵驹感受到安朔帝的殷切期许,心中热血翻涌,再次拱手道:“谢陛下信任,臣定不负圣恩!”
第181章 出征,贾赦
赵驹此番出征,安朔帝给了极大的礼遇。
特地安排百官相送不说,更是亲自在城门口为其饯行。
看着城门口这边密密麻麻的官兵、百姓,赵驹苦笑一声,对着安朔帝道:“陛下,您这一出来,京城可都乱了套了。”
安朔帝却是不赞成赵驹的看法,反驳道:“朕亲自相送,为的是提高将士们的士气,哪里就乱了套?”
赵驹摆了摆手,头疼道:“等会陛下还是早些回去罢,莫要在外边逗留。”
安朔帝为了支援辽东,几乎就是将新军全部给调遣出去。
忠顺亲王、贾永祥几个负责运输粮草缁重,早就先赵驹一步出发了。
可以说,赵驹这一走,顺天府这边的军事力量骤减,可谓是十不存一。
安朔帝几乎是看傻子一样看了眼赵驹,似笑非笑道:“朕好好的在外边逗留作甚?”
他身性谨慎,平时本就深居简出,也就赵驹此次出征事关重大,叫他不得不亲自送行。
不然以他的性子,怕是巴不得一辈子都呆在皇宫里不出来。
赵驹点了点头,拱手行礼道:“臣此行辽东,还望陛下多多照拂臣家里。”
说着,他又低声道:“陛下在皇宫中,也务必小心太上皇那边。”
先前太上皇和安朔帝撕破脸皮,太上皇碍于安朔帝在顺天府的新军,不敢轻举妄动。
等他走后,安朔帝手中兵力减弱,保不准太上皇又会生出什么幺蛾子。
安朔帝微微颔首,安抚道:“爱卿放心便是,有爱卿的疾字旗在宫中护佑,朕自当安然无恙。”
正说着,戴权便是走了过来,对着安朔帝回禀道:“陛下,可以去城墙那边了。”
此次安朔帝亲自为破锋军送行,也是想要看看自己一手组建出来的新军风貌如何。
安朔帝‘嗯’了一声,而后对着赵驹道:“爱卿只管放心去便是,朕就在这边看着。”
赵驹拱手行礼:“陛下保重!”
说着,便是翻身上马,带着身后一众亲兵往军营驻扎地那边疾驰而去。
军营这边,四处寂静且气氛凝重,众多军士早已是整装待发。
待赵驹骑着踏云赶到,看到的便是身前列阵整齐、气势如虹的破锋军。
赵驹并没有说什么激励人心的话,而是径直对着贾敬下令道:“击鼓,吹号,出发!”
一时间,军营各处的鼓声、号角声一处接一处响起,很快便是响彻整个军营驻地。
没多久,一批接着一批的破锋军便是从军营鱼贯而出,步伐整齐,秩序井然。
许久过去,城墙处,安朔帝看着城门外浩浩荡荡的的人影,心情略显激动。
先前看忠顺亲王那几支后勤部队,还没有如此震撼之感。
这会赵驹的破锋军摆在眼前,却是很明显能感受到不同。
经过数月时间磨砺而来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叫人动容。
很快,赵驹便是带着破锋军的众多将士停留在了城门口。
当城门外铁甲寒光骤然静止,数万破锋军军士齐刷刷单膝跪地行礼时,安朔帝只觉浑身热血沸腾,不能自已。
这是只属于他的军队!
没多久,戴权便是带着一众小黄门赶到赵驹身前。
下马之后,戴权从玉盒中取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而后高声喊道:“陛下旨意——”
赵驹翻身下马,而后单膝跪地。
戴权摊开手中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边疆有警,社稷蒙忧,金吾卫指挥使、破锋军指挥使、二等勇毅伯赵驹,心怀忠义,志在靖边。
今特命尔为辽东指挥副使,统领大军,出征辽东。
尔之才略,朕素知之。
此番远赴辽东,当奋勇杀敌,扬我朝之军威,护我边疆之安宁。
朕望尔如鹰隼击空,锐不可当,以果敢之姿,破敌军之阵;以谋略之智,定边陲之乱。
朕于朝堂之上,日夜盼尔捷报。
待尔凯旋归来,朕必论功行赏,荣耀加身。
朕信爱卿必不负所托,勇往直前,为我朝开疆拓土,保万民安居乐业。
钦此!”
赵驹双手高举,毕恭毕敬接过圣旨,而后站起身来,对着城门的方向高声喊道:“臣赵驹,必不负陛下重望,定要扫平贼寇,扬我国威!”
赵驹话语落下,身后数万破锋军齐声高呼:“扫平贼寇,扬我国威!
扫平贼寇,扬我国威!”
呼声如雷,汇聚在一起,层层叠叠,似乎是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声浪,直欲将巍峨城墙冲垮。
城门楼上,安朔帝满面涨红,难掩激动之色。
身后百官神态不一,有面露震撼者,有神色惶恐者,有兴奋难抑者,亦有忧心忡忡者。
不过,这一切都跟赵驹无关。
眼见气氛都烘托到了顶点,赵驹便是对着戴权拱手行礼,而后翻身上马,高声下令:“出发!”
-----------------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