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65节
恍惚之中,他察觉到了天地神灵深深地恶意。
刘彻缓缓恢复了平静,在看到简帛上太子大赦天下、削减后宫规模的两道诏令,更加坚定了要多诞龙嗣的信念,从今以后,凡是太子不喜欢的,他都会去做。
像中山王一样,生个几十、上百个孩子。
至于帛书之末的“南巡规范准则”,刘彻瞥了一眼,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些年,他是穷奢极欲了些,也知道本朝百姓不如孝文帝朝、孝景帝朝那般富足,地方官吏歌颂的承平盛世他也不信,但想来大汉的百姓,人人都还过得去。
尤其是在他的南征北战之下,大汉节节胜利,周边各族不说纷纷内附,至少也安分了下来,不复孝文帝、孝景帝时年年侵扰劫掠之景。
边郡百姓的钱粮虽然少了,但在朝廷的保护之下,也该更幸福了。
南巡所行之地,全都是大汉边郡,太子让他上下求索,是为了让他颂扬自己过去十多年的武功盛德吗?
想到自己出巡队伍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刘彻不由得气血上涌,也有几分迫不及待。
大汉开疆拓土之功,在他,不在太子!
“董仲舒。”
“臣在。”
“择良日,行南巡!”
“是…嗯?”
董仲舒惯性领命。
陛下,好像没有意识到南巡途中心得、体会的严重性。
陛下不会以为当今天下真的是太平盛世吧?不是吧?不是吧?
……
长安城。
未央宫,宣室殿。
丞相公孙弘觐见,奏禀陛下已经从甘泉宫出发,直奔武关而去,换言之,陛下没有打算记载关中的民情,要到南阳郡再书心得、体会,从真实出发。
“父皇,或是疯了。”刘据心潮翻涌道。
在关中,父皇还能骗骗自己,骗骗国人,骗骗史书,骗骗后人,出了武关,便是南阳郡地界,大汉五市,北市邯郸,东市临淄,西市成都,中市雒阳,和南市南阳。
南市的乱象,源远流长,从秦末就不停歇,在那做生意,是要凭本事的,如果实力不够,很容易被黑吃黑。
繁华程度是有的,百姓生活也不错,就是风气,不是边郡,胜似边郡,父皇的两千期门郎,如果不走小道,应该是能走出南阳郡的。
刘据很期待,父皇给大汉,给臣民第一道心得体会,或是罪己诏,是何等的文采。
“陛下的勇气,一直是天下臣民所钦佩的。”公孙弘接言道。
很显然,没有出过关中的陛下,以为天下人都如关中百姓能吃得上饭,能穿得上衣,虽不到认为百姓该食肉糜的地步,但和百姓生活离得太远了。
不过,一上手就找上了南阳郡,算是找对地方了,陛下的运气,一如既往的“好”。
公孙弘整理了心绪,回归国政,恭声禀道:“上君,南越国太子赵婴齐请归南越。”
自建元六年闽越之围解除后,一直支撑着脆弱飘摇的南越国国王赵昩,在经历了十二年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的岁月之后,丢下南越国的臣民去了。
当年作为质子跟随庄助到长安担任宿卫的南越国太子接到这个消息后,怆然涕下,请求汉廷容许他回国奔丧,也请汉廷对南越国王位继承给出“建议”。
“南越国啊。”
刘据望着宣室殿的大舆图,这是控制岭南地区的国度,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
汉高祖三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高祖十一年,南越国成为大汉的藩属国。
占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的南越国,隔绝了大汉与南海的联系。
但在建元四年的时候,南越武王、百岁老人赵佗去世,不仅代表着大汉与南越的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南越新君赵昩对南越的统治力不高,原先臣服于南越国的一些部落不但脱离了控制,如闽越还对南越国展开了反攻。
如果不是当年,窦太皇太后恰好去世,二十二岁的刘彻急于耀武试兵,介入了两越之战,南越国那时候估计就撑不住了。
作为代价,南越国派出了质子赵婴齐,慑于大汉兵威的闽越,也被一分为二,成了越繇国和东越国。
刘据知道,父皇是想恢复对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的统治,而南越国王的死,是父皇期待已久的事,扶持一个傀……亲近大汉的南越新君,然后将整个南越之地逐步转为大汉内属,是很早以前就设计好的。
但是,父皇没想过会丢掉国政,而开疆拓土之功,又是谁当国算谁的。
父皇,对不起了!
第101章 自古
日内。
未央宫,承明殿。
刘据诏见了南越国太子赵婴齐。
在长安一十二年,赵婴齐早已改掉了南越老家的乡音,秦腔说得十分地道,“上君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大行令张骞立刻就要翻译,根据大汉律例,即便异族高门汉言说得再好,也要以翻译的形式对话。
刘据摆了摆手,拒绝了这可笑的游戏,笑道:“搬把绣墩来。”
内侍绛伯领命,去搬了把绣墩,放在了赵婴齐的身侧,赵婴齐显得非常惶恐。
张骞又要开口,刘据眼神扫了过去,把话咽了回去。
“谢上君。”
赵婴齐谢恩落座。
与其说坐,不如说蹲着,只是微微挨着墩面的前半部分,方便随时站起。
“赵婴齐。”
“臣在。”
赵婴齐瞬间便站起,刘据很是无奈,示意其坐下说。
“在我朝多年,觉得怎么样?”
“回上君,甚好。”
赵婴齐坐不敢坐,站不能站,扭捏极了,但回答时,却充满真诚,“臣入得天朝好,得陛下、上君照拂,不仅衣食富足,还娶了邯郸女子,并幸得一子赵兴,此皆托陛下、上君鸿福也。”
“你对我朝可有归属感?”
“在臣心中,臣已经是汉家之人!”赵婴齐扶着绣墩,跪在了地上,示诚道。
“你愿意率领南越国众内属我朝吗?”
“……”
赵婴齐没有想过上君的问话这么直接,愣在原地,期期艾艾,不能作答。
刘据没有怪罪,继续问道:“那你知我朝臣民对南越国的真实想法吗?”
“臣知也。”
“如何?”
“……激愤。”赵婴齐艰难答道。
大汉朝与南越国,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和谐。
南越武王赵佗趁着秦末及楚汉相争的纷乱,设置关卡、断绝交通、拥兵自重、兼并三郡,自立为南越王。
在高祖皇帝刘邦击败霸王项羽之后,就将吴芮封为长沙王,此人也是高祖皇帝生前唯一没有打击的异姓藩王,因为长沙位于卑湿之地,不是什么好地方,再加上长沙国毗邻南越国北部,高祖皇帝就是让这么一人一地处在大汉与南越之间,作为缓冲。
不仅如此,高祖五年,分封吴芮时,诏书是这么说的,“故衡山王吴芮……有大功……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
这当中,封给吴芮的领地里,赫然有赵佗实际控制的南越三郡,把大汉没有掌握的地域提前分封出去,这有个专业名词,“遥封”。
遥封是种政治暗示,高祖皇帝作为大汉天子,不承认南越赵佗王权,我和大汉只承认岭南三郡是你吴芮的地盘,但是,这部分地盘要你自己抢回来。
一封诏书,操纵了长沙国和南越的敌对关系。
不过,仅仅六年,高祖皇帝就派出辩士陆贾出使南越,以汉廷之名,正式册立赵佗为南越王。
原因很简单,高祖皇帝剿灭异姓诸侯王的计划进入关键阶段,在相继诛杀陈豨、韩信、彭越等一干功臣后,英布直接反了。
吴芮是英布的岳父泰山,高祖皇帝担心这对翁婿会联手起兵,承认赵佗王权,是为了联手南越,反过来牵扯长沙国,令吴芮无暇向女婿英布伸出援手。
敌、友反转,这便是政治,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面对高祖皇帝的示好,赵佗也不客气,要了无数好处之余,还要求开启南越关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准许大汉铁器流入南越国。
赵佗靠着汉家铁器,在南越之地大杀特杀,使得周边闽越、西瓯等诸多小族臣服,南越国势力空前,来到了“东西万余里”的地步,俨然有成为大汉南方劲敌的可能。
于是,当政的吕后,果断下令“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限制南越国发展,赵佗完全不接受汉廷的制裁,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手段。
甚至在名号上,改“王”为“帝”,自称南越武帝,不再称臣,要与大汉天子平起平坐。
在得到汉廷进一步制裁后,赵佗更是发兵攻打了长沙国边境,开启了两国战端。
直到孝文帝从藩王即天子位,大汉与南越才重修旧好,息了外患。
之后的岁月里,南越国对大汉一直是阳奉阴违,在两国来往时南越王向汉称臣,但在其国内,仍以皇帝自居,连皇帝行玺都有。
刘彻即位后,大汉臣民对南越国的不满甚嚣尘上,朝野上下,洋溢着“早日杀进番禺城”的好战之声。
毕竟,和难找难杀的匈奴人相比,在没落且固定的南越国人身上,更容易取得军功。
赵婴齐在长安这十几年,亲眼目睹了大汉的无上国力和军事实力,见识了大汉天子为了武功盛德有多么舍得消耗人力物力,如果再开战端,绝对不是南越国可以承受的。
而且,赵婴齐清晰知道,建元六年那一仗,大汉名为救南越,实则在结束以后,陛下就在唐蒙建立下开通西南夷道,其目的正是为了从牂牁江上游能对南越形成军事进攻。
现在,西南夷道基本打通,没有打通的地方,也不影响大军行进。
“你知道,现今大汉的主要精力,在匈奴,在建造朔方郡两件事上,但不意味着大汉臣民忘记了南越国,自古以来,那都是华夏的土地,祖宗的土地,寡人一寸一尺不敢予人。”
刘据提及了大汉的南方战略,赵婴齐的恐慌溢于表面,如果大汉真要对付南越国,南越国无论怎么做,都免不了亡国,至于罪名和理由,几十年的摩擦,一个“吊民伐罪”就够了。
“请上君宽恕赵氏和南越之失。”赵婴齐叩首道。
“接下来,我朝强弩校尉路博德会率领数万大军进驻桂阳郡,南越国是亡国内属,或是内属一蕃,事关南越国体巨变,寡人会给予你时间考虑,但寡人希望,不会太迟。”刘据笑着说道。
“上君,南越国非是王室一言而决,内附之事关系重大,如臣国中老丞相吕嘉就很难同意……”
“大军入南越,凡吕氏宗族之人高过马鞭者,当一律斩首!”
吕氏。
为大汉禁忌,断不可留!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