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92节

  杜文焕皱了皱眉头,心中充满了疑惑。他缓缓走到水缸旁,趴在缸上仔细地听着。果然,他能听到地下有极其密集的脚步声音,但奇怪的是,却没有了锹和铁镐的挖掘声音。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不清楚护卫队到底在做什么。

  “你们守好这里,不可掉以轻心!”杜文焕严肃地说道,“只要察觉到隧道继续往城内挖掘,立刻用火熏法把这些人赶走。”

  杜浩拱手行礼道:“遵命!”

  而在地道当中,护卫队的工兵们正小心翼翼地忙碌着。他们头戴黑色的头巾,脸上满是灰尘和汗水,但眼神却十分专注。高明根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他指挥着工兵们把一个炸药包缓慢地安放在已经挖掘好的爆破点上,现场的人都是知道这些炸药包的威力的,偏偏隧道那漆黑,他们只能在这狭窄的空间用马灯照亮,可以说是极其危险,来到隧道下的士兵个个紧张的汗流满面,动作都不敢做大一点,火源更是离这些炸药包远远的。

  为了让能量集中向上释放,他精心设计了爆破点的形状,下窄上宽,就像一个巨大的漏斗。300斤加了白糖的威力加强版的黑火药,被小心翼翼地堆积在这个爆破点上。

  每一袋火药都被工兵们轻轻地摆放好,仿佛在摆放着自己的生命。而后他们用引线把这些炸药包连接起来,就像给这些炸药包系上。

  安放好这些之后,最后面的十几个士兵拿着小型的工兵铲,一点点地把缝隙填满。他们的动作十分缓慢而细致,生怕一不小心就破坏了整个爆破计划。做完这一切之后,后勤团长高明根派遣传令兵向徐晨汇报已经做好了爆破前的准备。

  徐晨站在护卫队军阵前,神情严肃的看着已经破破烂烂的榆林城。他听到传令兵的汇报后,脸色变得更加严肃。他深吸一口气,大声下令道:“命令全军准备攻城!”

  而后,一阵悠扬的号角声音响起,那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是战斗的号角,传遍了整个战场。护卫队各团开始处于准备进攻的状态,士兵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榆林卫的将领们看到城楼下的护卫队处于准备进攻的状态,他们也紧张起来。杜文焕更是不敢大意,他大声下令道:“弓箭手,火枪手准备,青壮准备好石弹滚木!”

  城墙上,侯勇小声对侯远道:“在城墙角躲好,不要抬头。”

  侯远道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知道了。”

  侯勇又说道:“小心谨慎一些,俺有预感这一战打不好,俺们兄弟都得死。”

  榆林城下,护卫队军阵中。徐晨目看着榆林城,大声下令道:“点燃引线!”

  “呲呲!”一个耀眼的火花一闪而过,然后快速进入地道当中,迅速地向着榆林城门方向靠近。那火花就像一条火龙,在黑暗的地道中穿梭,带着无尽的危险。

  杜文焕看到了火光一闪而过,内心的不安感达到了极限。他的心跳加速,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但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整个人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当中,他完全搞不懂敌人到底使了什么手段,这种未知的手段最让人惶恐。

  只听见“轰”的一声,一个前所未有的轰鸣炸响,仿佛是天崩地裂一般,一朵小型的蘑菇云快速的升上天空,而后向四方肆无忌惮的扩散,整个天空都好像变暗了一般。

  爆炸的冲击波直接把砖土制造的榆林城墙炸出了一个两丈多宽的缺口,巨大的砖块和尘土被高高地抛向空中,仿佛是一场末日的风暴。

  而在这段城墙上倒霉的士兵,则被爆炸的冲击波冲到了天上,他们的身体在空中扭曲着,发出绝望的惨叫。巨大的烟尘笼罩在整个榆林城上,仿佛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黑色的面纱。

  侯勇这些士兵先是被剧烈的爆炸声音吓得目瞪口呆,他们的耳朵里嗡嗡作响,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飞舞。而后一股烟尘笼罩过来,整个世界都黑了,他们只能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在剧烈地震动,仿佛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

  护卫队的士兵将领也是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们知道火药的威力,但从来没想过 300斤加强版的黑火药的威力是如此巨大。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兴奋的表情,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全军从缺口处进攻榆林城!”徐晨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战场上回荡开来。这一声令下,仿佛是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士兵们的眼中瞬间燃起了斗志的火焰。

  刘宗敏手持着火枪,犹如一头愤怒的雄狮,冲在了队伍的最前方。他身后是20营的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步伐坚定地朝着城墙的缺口处冲去。当接近缺口时,刘宗敏率先一个箭步冲了进去。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战士们,大声喊道:“兄弟们,跟我上!拿下榆林城,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随后,他带领着500名士兵,沿着缺口处的缓坡,奋力地朝着左面的城墙攀登。那缓坡并不平坦,石块松动,泥土松软,但榆林明军已经被最开始的爆破声音震慑住,根本来不及抵抗。

  与此同时,王二则带领着一团士兵,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直接杀入了城池之内。他们的目标明确,打算通过城内的台阶登上城墙,与刘宗敏他们形成左右夹击之势,让守城的明军无处可逃。

  刘宗敏冲得异常勇猛,仿佛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他手中的火枪在开完一枪后,便被他当成了长枪来使用。他挥舞着火枪,如同一柄利刃,一路捅杀着面前的敌人。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强大的力量,让敌人胆寒。当遇到结阵的明军时,他毫不犹豫地丢出手榴弹。

  “轰轰轰”,一阵手榴弹的轰炸声在城墙上传来。那爆炸的威力巨大,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不管明军摆出什么样的阵型,在这猛烈的轰炸下,都被直接摧毁。士兵们的惨叫和武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惨烈至极。

  轰炸过后,刘宗敏和战士们手持长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

  他们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一个又一个敌人被刺死在城墙之上。尤其是在城墙这种狭窄的地方,手榴弹加长枪的配合简直发挥出了最大的威力,让榆林将门的那些家丁们全面崩溃。

  与此同时,杜文焕终于从爆破的惊恐中反应过来。他的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但作为守城的将领,他很快镇定下来。他大声叫道:“堵住敌人,快堵住敌人。”那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和愤怒。

  然而,他的命令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普通的士兵们没有他那么强悍的精神力,在经历了刚才的轰炸和激烈的战斗后,他们的内心已经充满了恐惧。他们认为这是老天在惩罚他们,一个个或是缩在墙角,瑟瑟发抖;或是面对进攻的时候直接丢了手中的武器,选择投降。

  杜文焕的亲信家丁们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叛军登上了城墙,知道他们守不住了。其中一个家丁焦急地对杜文焕说道:“将军,承受不住了,我们活命要紧。”说完,他们不由分说地把杜文焕拉了下来。

  杜文焕心中满是不甘,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也只能无奈地跟着家丁们快速下了城墙,朝着总兵府的方向跑去。他们的身影在混乱的战场上显得有些狼狈。

  侯勇看到刺向自己的长枪,吓得双腿发软,直接跪下求饶:“好汉饶命,我们投降。”他的声音颤抖,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

  刘宗敏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大声骂道:“孬种,滚开,不要挡着爷的路。”那声音充满了不屑。

  “是是是!”侯勇连忙答应,带着侯远躲到了城墙的边上,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

  鹿明在后方看到这一幕,温和地笑道:“俺们护卫队是仁义之师,只要你们不反抗,俺们是不会杀你的,你们沿着缺口下城墙投降后方有人会看住你们。”他的声音让那些投降的士兵们稍微安心了一些。

  侯勇和侯远两兄弟两兄弟听从鹿明的话,从缺口处下了城墙,而后待在一个显眼的地方,等待着护卫队的接收。

  此时他反而安心下来,虽然他成为俘虏了,但仗终于打完了,他也有安全了,在这方面他还是有信心的,护卫队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军户,他也是军户出身的,大家几百年来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不用担心战后护卫队会屠杀俘虏。

  而此时不断有榆林卫的家丁和青壮主动出来,护卫队也派了一营士兵看押这些俘虏。

  这个时候侯勇看到一个熟人笑道:“郑百户你怎么也投降了?你不是说要和护卫队的人拼杀到最后?杀一个回本,杀两个赚一个,我还以为你在继续战斗。”

  郑百户原本是归德堡军官,在当地有三百亩田地,但后面都被大同社给分了,郑百户在逃到榆林卫之后,成为了最坚定的强硬派,天天对大同社和护卫队喊打喊杀。

  郑百户惶恐带着一丝无奈道:“刚刚爆炸的威力你们也看到了,这哪里是能力能达到的?大同社有老天爷帮,俺一个凡人怎么能和老天作对,这不是俺不努力,是老天都在帮大同社。”

  其他士兵也说道:“老天爷的天雷也不过如此,难怪俺们打不过护卫队,他们这是有老天爷帮助。”

  这些士兵也会给自己找开解的理由,不是自己打不过,而是对面有老天帮助,而且他们不过是一群家丁而已,有的人甚至都不是,拿点钱粮混口饭吃而已,犯不着把命都给搭上。

  封建化的军队就是这样的,上行下下,上面的主将把打仗看成是做生意,下面的家丁和青壮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为先。

  话分两头,守在西城楼的姜让,原本还在镇定地指挥着守城的士兵。突然,他听到了炸弹的轰鸣声,紧接着,尘土飞扬,整个城池都被笼罩在一片尘土之中。他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硝烟味道,心中不禁一惊。随后喊杀声震天,榆林城当中忽然冒出无数的喊杀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声音所淹没。

  他这个时候才愕然地意识到,榆林城被攻破了。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有余悸,一阵惶恐涌上心头。他们守了大半个月,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牺牲,最终还是败了。他在愕然之余,忽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无助。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少爷,是老奴。”他循声望去,看到了自己家的老管家。老管家的脸上满是焦急和忧虑。

  姜让问道:“管家,你来这里干什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老管家急切地说道:“老爷让你赶快守着粮仓,现在戴罪立功,说不定大同社的人会放了我们。”

  姜让还在迟疑,他心中在权衡着利弊。老管家看到他犹豫不决的样子,更加着急了:“没时间了,榆林城对大同社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粮食,要是连这些资本都没有了,您就没资格和大同社谈判,只能当战俘啦。”

  姜让当即醒悟过来,他咬了咬牙,大声喊道:“所有人跟本将奔向粮仓。”那声音充满了决心和果断。

  400名家丁当即听从姜让的命令,迅速整队,一路冲向粮仓。他们的步伐急促而坚定,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守住粮仓,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最终,他们顺势接管了此地,紧张地布置着防御,这是他们和大同社谈判的资本。

  延绥巡抚衙门内,巡抚张鲸梦拿着一份大同报看着,他也听到一声剧烈的爆炸声音,但他也不在意这些了。

  监察御史刘应遇带着几个家丁,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他满脸焦急,声音急促地喊道:“巡抚大人,城破了!您快跟本官走吧,趁着现在城里乱成一团,我们或许还能逃出去。”刘应遇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恐和急切,他紧紧地盯着张梦鲸。

  张梦鲸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疲惫和绝望。他看着刘应遇坚定地说:“陛下让本官督抚延绥,如今却失地辱国,我还有何脸面苟且偷生。要逃你们自己逃吧。”

  他的话语如同沉重的石头,砸在每个人的心上。张梦鲸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城外弥漫的硝烟,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他想起了皇帝的重托,而如今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刘应遇看到张鲸梦铁了心不想逃,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这位固执的巡抚,只能带着家丁匆匆离去。衙门内,只剩下张梦鲸孤独的身影。

  张梦鲸回到桌前,目光落在一份大同报上,上面刊登着一些关于建设公天下取代家天下的理念。

  他皱了皱眉头,心中五味杂陈。他可以接受对百姓好一点的举措,但对于一个没有皇权的世界,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

  然而,徐晨对大明皇帝的批评却又让他觉得十分中肯。250年来大明王朝历经了多少风雨,真正能称得上明君的皇帝又有几个呢?

  大明学界虽然也在探讨天下的问题,但皇权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成了难以打破的思想钢印。

  徐晨对皇权的批判,如同在他心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他既感到愤怒,因为这挑战了他多年来所接受的正统观念;又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他不得不承认,皇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天下的发展,但他读了60年的四书五经,一生都被三纲五常的理念所熏陶,要改变他的思想和三观,所带来的痛苦甚至超过了他对生命的渴望。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陛下,老臣没有负你。”张梦鲸轻声念着,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他缓缓走到房梁下,系好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悲哀。

  榆林北城门处,贺虎成正焦急地在城墙上踱步。爆炸声音让他敏锐地察觉到城墙已经被大同贼寇攻破,心中一阵慌乱。

  他本想立刻带兵去救援,但刚走了几步,却又停下了脚步。他不是榆林镇的人,他的家族和产业都在宁夏镇,严格来说他是客军,这也是杜文焕可以轻易夺他兵权的原因。

  贺虎成陷入了沉思。他也清楚自己的处境,稍有不慎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大同军没收土地的手段的确非常残暴,但那又不是没收他家的土地。相反,徐晨言而有信,善待俘虏,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

  他思索片刻,心中已经有了盘算,投降之后或许可以想办法逃离榆林城,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性命。他咬了咬牙大声下令:“打开城门,向大同军投降。”

  城门缓缓打开,贺虎成带着手下的士兵,满脸无奈地走出了城门。

  在榆林东城门,张杰正惊恐地听着城内传来的巨大爆炸声。那声音如同闷雷一般,让他的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怀疑这是火药造成的爆炸,响声如此之大,威力可想而知。大同军有如此厉害的火器,他们根本没有胜算。他想带兵去救援,但看着手中寥寥无几的家丁,他知道冲过去只是白白送死。

  张杰急忙召集几个守备游击将军商议对策。他们围坐在一起,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向西门冲,度过无定河,或许可以逃出生天。

  而后向宁夏镇的方向逃命。几人确定了逃命的战略之后,当即带领所有的家丁,慌慌张张地往榆林西城楼逃去。

  此时,杜文焕正带着家丁急匆匆地往粮仓赶去。他走到一半,忽然恶狠狠地说道:“榆林镇既然保不住,但某的家业不会这样便宜徐晨。走,跟着本将去粮仓,我们把粮食全烧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疯狂,仿佛要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这些粮食上。

  当杜文焕带领家丁冲到粮仓的时候,就看到姜让他们已经守在那里。杜文焕面带狰狞的笑容,大声说道:“你也是打算把这些粮食全烧了,不便宜徐晨这个贼子吧。”

  姜让却摇了摇头,神情严肃地说:“这是榆林镇百姓的衣食所在。我等即便败了也得护着这些粮食的安全,我在榆林镇待了十几年,这里也是某的第二家乡。”

  杜文焕听了,大声吼道:“少给老子扯淡,你是不是想投降徐晨。”

  姜让平静地回答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杜文焕顿时怒目圆睁,狰狞地说:“既然你想投靠徐晨,老子就先灭了你。”说完,他便指挥家丁冲了上去。

  姜让也毫不示弱,大声喊道:“挡住他们。”两边的士兵迟疑了一下之后,便相互厮杀在一起。一时间,粮仓内喊杀声震天,鲜血四溅。

  没多久,刘宗敏带着自己的20营士兵来到了粮仓这里。他看到两股明军正在厮杀,就让他愕然,明军这是在自相残杀?

  姜让看到刘宗敏部,急忙大声叫道:“将军,杜文焕此人丧心病狂,要把全城的粮食都给烧光了,您快来制止这个恶毒之人。”

  刘宗敏大怒,高声喊道:“手榴弹准备。”说完,他从腰间拔出一枚手榴弹,点燃引信,用力丢了过去。“轰轰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震耳欲聋,杜文焕的家丁被炸得头破血流,连姜让的家丁也受到了波及。

  刘宗敏趁机带着其他士兵和姜让两面夹击,把杜文焕的家丁全部捅死。杜文焕本人也被捅伤,失血过多,倒地不起。

  “来人,把杜文焕给抓起来。”刘宗敏大声下令。抓个总兵可是不小的功劳,士兵们一拥而上,将杜文焕五花大绑。

  随着杜文焕被抓,贺虎成也向护卫队投降,榆林卫的军官家丁们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向护卫队投降。城中的喊杀声音逐渐消失,榆林镇彻底被大同社攻占,大同社彻底的占据了大明九边之一。

第157章 ,粮食危机与北河套商社的诱惑

  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11月 7日。

  米脂县笼罩在一片肃杀的寒意之中。清晨气温低至能看到地面上结起薄薄的冰,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雾气。

  不过只要太阳升起,这些冰雾便会迅速消散。冬日的阳光洒在大地上,虽能带来一丝温暖,却无法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

  整个延安府已遭受了整整一年的旱灾,别说是庄稼生长所需的雨水,就连冬季应有的落雪都未曾降临。百姓们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高悬的太阳,个个满面愁容。他们知道若再无降水,明年的春耕将成为泡影,生活也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当然干旱也不全是坏事,还是有一些人受益于这场干旱的,那便是商队的东家掌柜们。

  干旱的气候使得道路状况相对较好,行商的时间得以延长。而且大量因旱灾失去生计的劳动力涌入延安府,他们参与修缮基础设施,商队成了这些成果的首批受益者。

  米脂大道上,商队往来不绝。正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人们不断将大同社的货物运往各地,再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运回大同社。

  这世道冷酷无情,关中其他地区的百姓同样饱受饥荒之苦,可由于他们大多沦为流民,失去了购买力,在地主士绅眼中,他们仿佛不再是人。而大同社虽然被朝廷视为叛逆,但他们有雪白的银子,能拿出廉价的羊毛布和精美的羊绒来交换粮食。

  于是地主士绅不管自家的粮食是不会落到贼寇手中,他们只在乎能不能赚到白花花的银子。

  无数商队为了利益,不惜花费巨额成本,将粮食贩卖到延安府。

  为了确保粮道的畅通无阻,刘永命令赵云飞主动出击,对盘踞在富县的马俊豪部发起进攻,打得马俊豪不敢轻易出富县,从而保障了关中方向的商队能够顺利进入延安府。

首节 上一节 92/2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最强合成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