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58节
他把火枪瞄准了李国奇家丁当中的头目。
“碰!”头目顿时胸口炸出一个血洞倒下了战马,这引起了前方家丁的恐慌,还是尤福整合他们,这些家丁才勉强稳定下来,再次向着护卫队的方向冲锋!
杨秀头兴奋道:“记你一功。”
而其他护卫队士兵们,迅速再次拿出一颗弹药,熟练地塞进枪管,将铅弹用力压进去,接着用铁条紧紧压实,又在药窝里装上引燃的火药。
当这些骑兵快速冲到眼前时,护卫队士兵们虽然心中有些慌张,但一年多的严格训练已经让他们形成了条件反射。他们依旧按照训练的要求,稳稳地用长枪对准敌人,然后果断地扣动扳机。
“砰砰砰!”又是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200名骑兵,每个人都被十几支长枪指着,此时他们与护卫队的距离在 30步到 50步之间,在这个距离上,火枪的精度达到了五成。
随着枪声响起,明军家丁的战马嘶鸣,士兵惨叫连连。转眼间,200名家丁倒下了一大半。
徐晨看到这决定性的一幕,兴奋地大吼道:“全军冲锋!骑兵营追击敌人!”
“杀!”田建秀一把刺刀狠狠的刺中一个骑在战马上的家丁,刺刀一拔,家丁身上的血止不住的流,瞬间摔落下马。
护卫队其他成员也如猛虎下山端着刺刀,狠狠地刺向那些残余的家丁。明军家丁们面对十几支刺刀的围攻,毫无反抗之力,很快便被一一刺死,战场上流满了这些家丁的血液。
尤世辛和李国奇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精锐家丁就这样被敌人消灭殆尽,又看到护卫队如此勇猛凶悍,吓得脸色惨白,当即拍马向后方逃窜。他们身边的家丁见状,也纷纷跟着一起往后跑。
而战场上残存的军户们,眼见大势已去,纷纷向着护卫队成员举起了双手。
“将军,不要杀我们,我们愿意投降!”
冲在最前方的孙可旺满脸怒容,大声喝道:“要投降到两边去!别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可没时间接受你们的投降!”
这时,张献忠带着十几个人快步赶来,大声喊道:“来来来,各位兄弟,我是河鱼堡的张献忠,要投降的到我这儿来!”
张献忠的大名他们当然听说过,甚至有不少人见过他,看到他过来这些军户就知道自己人来了,对保住自己小命有了几分信心,人也轻松起来,开始按照张献忠的命令,在道路两旁集合。
陈子昂等人目睹这戏剧性的一幕,满脸惊讶:“这就胜利了?”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仅仅打了两轮火枪,曾经看似强大的明军就如此不堪一击,败得如此彻底。
“大明朝廷的军队,不应该如此孱弱啊。”陈子昂喃喃自语,即便明军是他的敌人,但他做一个明人有二十几年,还是很难接受明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徐晨看着战场上的胜利景象,微笑着解释道:“从这场战斗的结果来看,我们护卫队的战斗力,明显在明军家丁之上。而那些军户,几乎算不上真正的战斗人员。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实际上只有那 400名家丁而已。咱们有 3000战斗人员,兵力优势接近敌人的 10倍。如此顺利地取得胜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徐晨笑道:“自然应该乘胜追击,攻占归德堡,响水堡。”
第115章 ,战后总结与草台班子的护卫队
响水堡中,李国奇神色惊惶,心有余悸地坐在议事厅里。半晌过后,他声音颤抖地问道:“咱们回来了多少兄弟?”
一个家丁满脸悲戚,声音哽咽着回答:“将军,敌人的骑兵追得太紧了,回来的兄弟不到五十人。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被抓了。”
听闻此言,李国奇双眼瞬间充血,差点要哭出来了。他苦心经营的半辈子的家业,就这样在一场战事中付诸东流。
然而,一想到赵保国那凄惨的下场,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旋即赶忙说道:“快,赶紧收拾细软,随我去榆林卫,响水堡不能再待了!”
响水堡原本确实是一座坚固的堡垒,若有上千士兵驻守,足以硬扛上万人的大军。
可如今,一场败仗下来,所有军户都已散失,家丁也仅剩下区区五十余人。再坚固的堡垒,仅凭这几十人又如何守得住?
更何况那叛逆徐晨最会蛊惑人心,若是他也将响水堡的军户给拉拢过去,只怕自己的下场会和赵保国毫无二致,想到生死不知的赵宝国,他不禁冷汗直流。
李国奇不敢再有丝毫耽搁,匆忙装了一包金银财宝,带着所有家丁朝着北门仓皇出逃。
李国旗此次倒是准确预判了护卫队的动向。孙可望率领骑兵兵分两路,对李国奇尤世辛展开追击。
虽说两百多人难以攻下一座军堡,但他所带领的骑兵中,有不少人原本就是响水堡的军户。
孙可望当机立断,命令出身响水堡军户的姜超,带领一队人马去招揽四周的军户,协助攻城,并且开出了10两银子的花红,而且让姜超告诉这些军户只要攻下了响水堡,他们每户能分得50亩土地。
姜超快马加鞭来到自己的家乡,在村口勒住缰绳,大声吼道:“老少爷们儿,都出来!俺姜超回来啦!”
这一声呼喊,如炸雷般在村落中回响。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打量,只见姜超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中挥舞着闪闪发光的军刀,威风凛凛地站在村口,身后还跟着一小队同样精神抖擞的骑兵。
一位村民满脸担忧地劝道:“李守备带兵去攻打大同社了,你咋还不赶紧躲起来?”
姜超得意地大笑起来:“大叔,李国奇的确是打过去了,但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俺就是击败了赵国奇,一路追到这儿来的!”
姜超的话引起了村民一阵哗然,但深入一想却觉得这十分合理,要不然没办法解释姜超为什么会带兵来到这里。
“姜超,你这是当上大同社的家丁了?”
有村民看着姜超身上精良的装备,疑惑地问道。毕竟这装备可不是普通小兵能配备得起的,一般只有家丁才有这般待遇。
姜超笑着解释道:“俺们大同社可不兴家丁那一套,俺现在是个骑兵什长。
这次俺回来,是想请大伙帮忙去攻打响水堡。只要大伙肯去,每人给十两银子!等响水堡打下来,每家还能分五十亩地!”
“干了!”如此诱人的条件,让四周的军户们心动不已。甚至不少妇女都围过来询问,自己能不能也去。
最终,姜超巡视了响水堡四周的10余个村子,带着上千人浩浩荡荡地朝着响水堡进发。可刚到地方准备攻城,却发现李国奇早已弃堡而逃。
这些被招揽来的军户们心里有些犯嘀咕,担心这赏钱和分地的事儿会不会就此泡汤。
孙可望见状,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今日先给大伙每人十两赏银!等田籍整理好了,俺们大同社肯定给大伙分地!”
“大同社万岁!”迟到的青壮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多少年了,终于遇到一个大方的东家了,真是不容易啊!
与此同时,归德堡的情况也如出一辙。尤世辛甚至连城堡都没敢进去,便匆忙弃城而逃。大同社几乎没费一兵一卒,就顺利占据了这座军堡,两边纷纷向徐晨报捷,并且请求下一步的指示。
第二天,河鱼堡,大同社召开了战后总结会议。徐晨、陈子昂、大壮、王二、朱治、贺六、周晓珊、张献忠、常武、高小四等大同社的高层齐聚一堂。
常武率先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汇报:“此次战役,我军阵亡十七人,轻重伤员三十六人。毙敌四百三十余人,俘虏三千七百人左右。缴获牛马三百多匹,粮食两千石,铠甲两百多具,还有各种刀枪剑戟等武器五千余件。前线已成功攻占响水堡和归德堡,堡内的钱财粮食尚未清点。”
听完常武的汇报,众人脸上都忍不住露出喜悦之色,纷纷鼓掌。这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
张献忠激动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俺老张还是头一回打这么痛快的仗!之前还一直忌惮榆林卫,现在看来,他们不过是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罢了!”说完,他看向徐晨,抱拳请命道:“先生,俺老张建议一鼓作气,直接攻打榆林城!彻底把榆林卫连根拔掉!”
王二和贺六听了,也不禁有些心动。毕竟榆林卫一直像一把高悬在大同社头顶的利刃,让人寝食难安。若是能趁着杜文焕在通州府围剿起义军的时机,端掉榆林卫的老巢,大同社才能真正称得上安全。
然而,陈子昂却摇了摇头,提出反对意见:“榆林卫下辖三十六座堡垒,我们目前也才占据了三座而已。从兵力上看,优势依旧在敌人那边。更何况杜文焕还在同州围剿起义军,倘若我们此时攻打榆林卫,极有可能陷入南北夹击的困境。咱们把民兵都算上,也就六千人,目前还不具备占领整个榆林卫的实力。”
张献忠不以为然,继续争辩道:“这兵还不好招!就照咱们河鱼堡的法子,把田一分,响水堡、归德堡再招募个两三千军户。咱们占领的地盘越大,手里的兵力自然就越多。”
徐晨缓缓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那是流寇的做法,绝非我大同社的发展方向。我大同社每占据一地,不仅要重新组建军事力量,更要组织百姓恢复生产,重塑地方秩序。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一口吃个胖子,只会把自己撑坏。当下,还是先好好消化响水堡和归德堡吧。”
而后,他神色沉稳地继续说道:“饷水堡和归德堡的军田分地事宜,要尽快推进。两地的民兵营长,分别由赵胜和王耀文担任。至于监军,就选派黄松年和齐晓云二人。”
现场众人纷纷点头,对这项任命表示认可。
这时,徐晨目光扫视众人,神情严肃地开口:“虽说这场战争已经落下帷幕,但我们绝不能就此松懈。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这场战争的得失。无论是我方的优点与缺陷,还是敌方的情况,都要深入剖析。只有在战争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让我们的战士在未来的战斗中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陈子昂等人听闻,脸上露出诧异之色。毕竟,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堪称辉煌的大胜仗,以往可从未见过胜利者还要如此细致地总结经验。在他们的认知里,虽说骄兵必败的道理人人都懂,但这般做法还是颇为新奇。
徐晨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内心的疑惑,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大家仔细想想,咱们这些人,要么从未有过领兵经验,要么只是普通的大头兵。在战场上,犯错实在是难以避免。此次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战前扎实的情报工作。敌军中的众多军户本就缺乏战斗意志,实际上,我们真正面对的不过是敌方那四百名家丁而已。咱们不仅在兵力上有着十倍的优势,装备方面也占据上风,这才成就了这场大捷。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自身毫无缺陷,只是敌人没有抓住罢了。”
“从这方面来说,这场胜利最大的功臣是张献忠,你前期的工作极大的分化了我们的敌人,那我们只需要面对400家丁。”
张献忠听到这话笑道:“先生说的俺老张都不好意思了。主要还是我护卫队战士战斗力强悍,俺这只是锦上添花。”
张献忠虽然推脱,但得意的神情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徐晨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坚定:“然而,战争局势变幻莫测,我们不可能每次都拥有如此巨大的兵力优势。所以,每一次战斗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绝不能轻易放过。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未来的战事中少犯错,让我们的战士们少付出生命的代价。”
王二微微皱眉,面露难色道:“先生所言确实在理,只是我等此前从未做过此类总结,实在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啊?”
贺六道:“要真说俺们的缺陷,倒是也有,俺们只有传令兵跟鼓手,但在操场上那炮声会盖过鼓声,好几次俺都没听清楚战鼓声,在军中还有牛角号,哨子,旗语等方式传递信息,这些都是俺们要补充的,现在兵力少,战场还可以看得清楚,但等兵力上万之后,您就看不到前线的情况了,只能等传令兵把消息传递给你。”
徐晨道:“这倒是要改进的地方。贺六等会儿你就去找一些懂传令信号的士兵,我们也要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通讯兵。”
身为信息时代的人,自然知道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了。他前世的那个白头鹰不就是因为信息传递提升了一个量级,直接对对手来了一个降维打击,一场战争打出来了30年的威严。
“遵命!”
张献忠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后说道:“俺老张倒是想到了一点。”
徐晨目光一亮,鼓励道:“说。”
张献忠咧嘴一笑,侃侃而谈:“就拿咱们护卫队来说,到如今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军事制度。下面的基层编制也是乱七八糟,小的有什长、伍长,可到了百人规模,却又冒出个百户的称呼。再往上,大明军队里并没有五百人的编制,可咱们这儿却设了五百人一营。还有那千户,在大明军队里是常见编制,可咱们这儿却没有。而且在大明,通常都是三千人或者五千人编为一营,现在俺们护卫队兵力稀少,暂时还不需要,但等战士数量再扩张的时候,5000人的编制,俺们得叫什么,万人的编制又怎么称呼?这些俺们都得现在想了。”
他神情认真,继续说道:“更关键的是,咱们这支队伍,至今都没有一个正规的军事组织机构。先生您身为统帅,却连个能辅助处理军事事务的参军幕僚都没有。后勤保障方面,既没有专门的衙门负责粮草辎重、武器铠甲的管理与打造,情报收集也几乎全靠俺老张一人。军法执行更是形同虚设,连负责执行军法的士兵都没有。还有处理各类公文、信件,记录军队日常事务的吏员,同样是空缺。咱们这护卫队啊,虽说战斗力不容小觑,但从组织架构上看,简直就是个杂乱无章的草台班。”
吴亚军道:“我们大同社,有兵工厂,有武库,有粮仓,军法也有上级的军官负责,难道这些不够吗?”
张献忠道:“自然是不够的,这些设施说起来是属于地方的,地方上的事务要请示上级,缓一缓也没问题,但战事却是兵贵神速,不可能事事请示,军方要有对接的衙门,就像朝廷的兵部,五军都督府一样。”
徐晨听完张献忠的话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这方面他还真没有太过于思考,他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建设大同会和抗旱社上。
最开始护卫队的规模还非常小,只有几百人,王二,朱治,贺六周晓珊四人还能应对,但现在军队的规模扩张到6000多人了,而且要不了多久就能突破上万了。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管理机构,的确是他失职了。
第116章 护卫队正规化与战术指导
徐晨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是时候走向正规化了。我提议,设立我们护卫队的参谋部,将其作为最高作战指挥机构。参谋部的职责重大,要负责制定战略战术、规划作战计划,以及直接指挥作战行动。参谋部下辖情报部、后勤与装备部、教导团、军官团,还有宪兵与军事司法这五个部门。”
“至于护卫队的编制,实行正规化改编。十人编为一班,设班长一名,副班长一名协助工作;五十人组成一排,设排长一名;两排合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同时设连监军一名;五连组成一营,设营长一名,营监军一名;两营则编成一个团,设团长一名,团监军一名。
团这一级,是我们军队最小的独立作战单位,要专门设立参谋部,安排一名参谋长辅助团长制定作战计划。此外,团里还要增设一个炮兵连,配备 2门火炮、4门飞雷炮,以此加强火力。同时,设立后勤连、通讯连、医疗队以及侦察骑兵连,保障作战行动顺利进行。五个团组成一个旅,设旅长一名,旅监军一名,旅部同样设有参谋部。旅直属部队包括炮兵营、工兵营、侦察营、辎重营等等。”
徐晨原本打算借鉴明清时期的军队编制,但仔细考量后发现,那些编制大多适用于冷兵器时代,难以满足当下需求,只好参照民国时期的部队编制。当然,像班、排、连、营、团这些单位名称,也一并向众人说明。
张献忠等人听后,满脸都是疑惑之色。毕竟徐晨提出的这些编制,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也就“营”和“旅”在史书上略有耳闻,如此创新,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徐晨对此也颇为无奈,心中想着,要是护卫队日后再强大一些,便可以拿出师、军这样的编制单位,那可就更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了。
徐晨微笑着对众人说道:“这些编制和部门设置是否合理,都要经过战场上的实际检验。大家在实际运用中觉得好用,那就继续沿用;要是觉得不合适,随时废除便是。”
张献忠马上称赞道:“先生所设定的这些部门,考虑周全,合理得当,将我军各方面的需求都囊括其中了。”
陈子昂也附和道:“虽说这些名称有些新奇,但经过先生这一番军事改革,咱们护卫队确实朝着正规化迈进了一大步。”
徐晨接着说道:“各部主官的人选以及营长的安排等事宜,我们会在米脂开会详细商讨决定。”
而后他笑道:“这次总结大会非常成功,大家提出了不少我们的问题。这仅仅是我们几个人的智慧结晶,如果能让护卫队的三千将士都参与进来,总结这场战争的得失,我相信收获会更加巨大。你们回到各自的连、营之后,也要组织召开这样的总结大会,鼓励下面的士兵积极发言,如此一来,我们能获取的经验教训会更多。”
“遵命!”众人齐声行礼回应道。
会议结束后,王二、贺老六、朱治、周晓珊四人召集了营官、百户等各级军官。王二率先开口说道:“兄弟们,咱们护卫队要进行正规化改革了。先生决定设立总参谋部,下面还设有五大部门。以后咱们的编制和职责都有新变化了。”
然后他又仔细的解释了一下五大部门的具体功能。
朱治笑着补充道:“现在先生打算招募参军,充实到总参谋部里。大家要是觉得自己有才能,能给先生出谋划策,就可以报名。”
“参军?”田见秀等军官心里琢磨着,这不就是给先生当幕僚、师爷或者军师嘛,得像诸葛亮那样足智多谋,给先生出主意。可他们自认为没多少文化,怕是难当此任。
王二继续说道:“咱们护卫队的编制名称也要改一改了。以后,班长就相当于现在的什长,排长对应总旗,连长就是百户……虽说名字变了,但大家的职责可不能含糊。”
杨秀头他们虽然觉得这些新名字有些古怪,但对于大明原本的制度,他们本就没多少认同感。既然先生想改,那就改吧,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