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最强合成旅

最强合成旅 第412节

  随后跟着俄军派过来的领路车,出了火车站一路往南行驶而去。

  从火车站刚出来的路还算可以,哪怕走的是旁边专门开出来的侧门,也是经过专门平整的硬化土路。

  钢七营的机械化车辆行驶在上面,车身还算是比较平稳,坐在里面的战士还算好。

  可是当行驶了小半小时后,环境就以极快的速度恶化,一座座山开始出现,路面变得颠簸了起来。

  这次进入了山区地形中。

  俄军的基建比中国要差远了,就连山区的地形地貌也更加恶劣,路况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哪怕车队把速度降低到25公里,车辆行驶起来也像是摇摇车。

  上下左右起伏很大。

  这就导致坐在车里面的战士们,感觉自己不是在陆地上走,而是坐在了船上,随着海浪不断起伏。

  哪怕钢七营的战士都是练过的,精挑细选过来的各连队尖子兵。

  在已经坐了四天四夜的硬座火车,屁股都已经坐麻了,精神状态极差的状态下,依旧扛不住这一波折磨。

  一个个被摇得晕头转向,肚子里都忍不住的翻腾倒海。

  已经完全不晕车的战士们,竟然见鬼了的都开始重新晕起了车,甚至状态差一点的都要呕吐了。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许三多。

  那种已经阔别了好几年的感觉,再一次涌上了他的脑海。

  要不是现在已经成为了军官,被陈军安排在特战排做班长,必须在特战排的战士们面前做好班长的表率。

  许三多绝对会忍不住吐出来!

  特战排可是稀罕的全军官排,里面的每个人现在军衔都是中尉及以上,没有一个军衔比许三多低。

  许三多要是忍不住吐出来了,那他这班长就别想干了。

  成才和伍六一两人都一样,同样被陈军安排做了特战排的班长,锻炼的同时,为他们铺垫资历。

  反而表现稍微差一点的巴特尔,现在成了七连三排的排长。

  之所以巴特尔会晋升的比较快,就在于巴特尔不属于特种兵,不在特战排,竞争压力小很多。

  要知道。

  特战排现在现在就一个排级编制,班长职位都有一大堆上尉在抢。

  卷得很。

  许三多要是没有跟着陈军干,身上各种个人集体一二三等功一堆,想当班长都得找陈军开后门才行。

  许三多现在已经开窍了许多,脑瓜子比以前要聪明的多,不再像以前那么木讷。

  他知道要想做更有意义的事,那么自己就要更努力的去拼搏,当班长、排长、连长比做兵要更有意义。

  所以许三多在成为军官之后,比当战士的时候更努力了。

  许三多和成才等人在努力忍着,钢七营的其他几百名战士也都在忍着,不想在外军面前丢了中国人的脸。

  就在这种坚定的顽强意志坚持下,车队在山路上摇晃了整整三个小时。

  下午天快黑的时候,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一处占地面积极大的训练场!

  尽管领队的毛子依旧没有介绍,把钢七营带到了什么地方。

  可是精通俄语的陈军,通过到训练场各处的俄文标识,依旧发现了很多的信息,搞清楚了现在所处的位置。

  原来这个地方叫楚戈尔训练场,属于俄国后贝加尔边疆区。

  总面积七百六十八平方公里。

  比起国内新打造的朱日和基地,总面积上也没有少多少。

  而进入到这个训练场之后,陈军和战士们都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个训练场有铁路连接外面。

  明明可以把火车直接开过来,下车就能寻找场地驻札。

  俄军却硬是让钢七营提前下车,在明知道钢七营坐了几天几夜火车的情况下,全营累死累活颠簸了一百多公里山路。

  这明显就是有意为之!

  高城气得当场就火冒三丈,想要去找代表团的首长申诉,让他们带着钢七营,去找俄军要个公道。

  奈何代表团早在下火车时,就被俄军用军车接走了。

  这会估计都和俄军的高层领导,坐在一起吃起了精心准备的晚餐,就算想找人都短时间内找不到。

  “老高,这明显是故意的,可能是想给我们个下马威,又或者是想考考我们,看我们中国军队有几分水平,不管什么原因,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陈军站在高城的角度同仇敌忾,随后画风一转安慰道:“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手段就是用最有力的拳头,重重打他们的脸,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硬实力。”

  高城觉得陈军说的很在理,在人家的地盘上硬闹没意思,反而显得自己气量小,毕竟人家也没明着来。

  再者。

  中国军队不了解俄军,俄军同样对中国军队陌生。

  为了搞清楚中国军队的实力,专门安排一场一百公里的恶劣环境行军,确实是考量实力的极佳办法。

  俄军通过钢七营行军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

  包括中国军人在疲惫下的毅力,在恶劣环境下的行军作战能力,作战车辆在恶劣环境下的故障率等等。

  把这些信息完全综合在一起。

  就算不能把中国军队完全摸透,起码也能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不过。

  理解归理解。

  这种被人莫名其妙摆一道的感觉,不仅高城和陈军心里头不好受,钢七营的战士们心里也窝火。

  本就对俄军的那份极强敌意,如火上浇油烧得更猛烈了。

  人人都想痛扁俄军。

  俄军接应的军官还不知道,他们自以为聪明的小伎俩,不仅被中国军队识破,还挑起了群情激愤。

  将钢七营带到了指定的扎营区,交代取水的地方,相关对接事项便离开了。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

  钢七营各连队的营地搭建得差不多,各种帐篷已经全部立了起来,警戒工作基本也都安排下去。

  俄军的后勤保障部队终于来了,对接的是钢七营保障连的炊事排。

  本以为好歹第一天来俄军训练场,作为地主的俄军会整一顿好的,让中国军队舒服的吃上一顿。

  结果送上来的食物很扯淡。

  竟然是俄罗斯最大的特色大列巴,搭配一人一根酸黄瓜和一小坨腌肉,再加用袋装的小袋咖啡粉。

  这些玩意俄军肯定吃得很舒服,毕竟是他们最常见的普遍食物。

  然而中国人对这些俄国特色食物,还真就不是很感冒,甚至还有其中一部分,根本吃不惯酸黄瓜和腌肉。

  要是每天都是这样的俄国特色食物,钢七营的战士肯定吃不饱。

  战斗力必然下降!

  好在陈军有足够的先见之明,提前在国内就准备好了足够的补给食物,让炊事班把酸黄瓜和腌肉下锅,配上带过来的干菜,直接炒成了两个菜。

  酸黄瓜炒鸡蛋,腌肉炒白菜。

  简简单单的加上一点配菜,俄国特色食物秒变中国菜,把大列巴当成是馒头,吃起来立马就有了滋味。

  吃的东西被炊事班完美化解,吃饱喝足总算是可以休息了。

  不过只有战士们能休息。

  作为钢七营营长的高城,接到了代表团领导的通知,让他带着副营长陈军,今晚参加俄军导演部的演习会议。

第346章 别怪我不讲武德!

  导演部汇集了整个师的高层,基本起步都是团级干部。

  陈军和高城只是营级干部,按俄军这边规矩都没资格参加会议,好在是作为中方代表才获得了权限。

  不过虽然有资格参加会议,但是基本上没有发言权。

  只要带耳朵过来听。

  高城更是带了耳朵也没用,因为他压根就听不懂俄语,俄军军官叽里咕噜说一堆,高城听得差点睡过去。

  中方代表团这边派了大校首长过来,还给这个首长配了一名翻译。

  等开完会回去之后,这名大校首长会组织钢七连营连干部开一场会,把会议上听到的有关信息进行传达。

  没人知道陈军竟然懂俄语,压根就不需要首长再传达。

  没有人主动问,陈军也就没有说。

  会议上絮絮叨叨说了一堆,俄军的军官都在发表各自的想法,导致会议整整开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会议的时间虽然搞得很长,但是内容其实并不复杂。

  陈军完全听懂了,他归纳为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演习所需的物资,现在是否已经全部到位。还有参加演习的部队,就位情况进行汇报。

  第二件事是确定演习开始的时间,定在了三天后的4月6日上午9点整。

  第三件事就是定型演习方案。

  一堆毛军官在这件事上讨论最多,叽里呱啦的讨论了近一个小时,最终在原基础上做了稍微修改。

  最终演习方案为……

  这个俄军中央军区派来的摩步师,和陈军来之前做出的设想差不多,确实分成了红蓝两军来进行对抗。

  六个团正好均匀的分开,红蓝阵营各一个摩步团、一个坦克团和炮兵团。

  陈军没想到的地方在于,俄军似乎也在尝试走合成部队的路线,只不过现在的进度似乎还不如中国。

首节 上一节 412/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的谍战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