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合成旅 第317节
提前就在办公室里做准备,还安排袁朗亲自到机场进行迎接,第一时间把陈军带到办公室开会。
如果A大队能参加这次选拔,铁路还真有很大的信心拿到名额。
作为全军第一支现代化特种部队,铁路要是连这点信心都没有,那他也没资格当A大队的大队长。
奈何身份特殊不能参加,铁路大队长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寄希望于特战排。
等袁朗把陈军带到他的办公室,铁路大队长和陈军商量的第一件事,就是有关参赛队员的挑选问题。
铁路大队长已经想好了方案,且是他认为最合理的方案。
“陈军,有关参赛队员这件事,我觉得以稳重为主,对手可都不简单,我建议从整个 A大队进行选拔。”
铁路大队长说完,随后又补充道:“A大队不是还欠你五个名额吗?选拔出来的队员就全部交给你,这样一来,也不算是坏了选拔的规则。”
铁路刚说完,袁朗就附和笑道:“我们A大队都是兵王,从兵王中选拔五个,你小子可是赚大了。”
第276章 上实战,去嘎人!
铁路大队长的建议很有想法,如果只从胜负率这一个要素去考量,这确实是最好的方案。
可陈军却不想这么做!
要是从整个 A大队挑选队员,那入选的必然都会是经验老道的老A。
成才、许三多、伍六一等人,哪怕他们的天赋再怎么好,训练再怎么努力,毕竟来 A大队时间尚浅。
与在 A大队经历了数年训练,所有技术已经全部成熟的老A相比。
肯定是有不小的差距!
而陈军要的是属于钢七营的荣耀,而不是一群老 A挂着钢七营的名头,实际和钢七营没什么关系。
要是带着一群老A去参加比赛,哪怕最后拿了冠军,陈军也不觉得有多荣耀。
因此。
哪怕袁朗也支持铁路的方案,陈军依旧毫不犹豫的表示了拒绝,并言辞决绝的坚定表态。
钢七营的荣誉。
必须由钢七营自己来争取。
铁路大队长能理解陈军的想法,亲自拿到的荣誉才让人心安理得。
奈何钢七营的特战排虽然很优秀,但毕竟组建特战排的时间还短,很多特战技术都还很生疏。
从特战排里面挑人去参加比赛,获得成绩的难度将会提高很多。
铁路不想这次比赛毫无所获,堂堂首都军区变成了打酱油的战区,说出去都是一件丢人的事。
所以不得不和陈军分析讨论,试图改变陈军的想法。
经过小半个小时讨论。
在中间人袁朗的综合分析下,最终铁路和陈军两边各退一步,想了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那就是同意从 A大队里面挑人,不过人员名单由陈军来负责指定。
这本就是陈军最想要的结果,之前拒绝不过是玩起了生意上的技巧,与铁路玩了一波小心理战术。
铁路或许知道陈军在玩心理战,又或者完全不知道被蒙在鼓里。
总之方案确定下来,随即便开始执行。
当场就给了陈军一张纸和笔,让他在上面写出所需要的七名队员,然后由袁朗下去进行安排。
陈军“大拳”在握直接开动,刷刷的写出了七个队员的名字。
齐桓、吴哲、许三多、成才、伍六一、拓永刚、巴特尔,再加上陈军做队长,人数刚刚好。
“你这还真是一点不客气啊。”
看到纸上这一排的名字,铁路忍不住笑了起来。
哭笑不得的笑!
打头第一个名字就是齐桓,那可是袁朗手底下的最强小弟,放在整个 A大队实力都是第一梯队的。
第二个吴哲就更不用说了。
23岁的两学一硕三文凭学霸,今年这批新兵中毫无意外最优秀的存在,未来最可能接替袁朗的“苗子”。
剩下的成才、伍六一和许三多,作为全 A大队仅有的三名士官,同样是所有新人中的佼佼者。
虽然在文化上远不如吴哲,但在体能上远超吴哲。
要不是吴哲的军衔足够高,且具备成为一名指挥员的巨大潜力,综合能力还不如这钢七连三剑客。
尽管铁路和陈军早就谈好了,很清楚钢七连三剑客注定只是过客。
可想到如此优秀的三个苗子,不能够留在 A大队继续发展,铁路大队长的心里依旧抓心挠肝。
至于第六个名额拓永刚,铁路大队长也是很有感慨。
要知道其他学员被淘汰的时候,铁路大队长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更不会找袁朗去求情。
唯独当初拓永刚被淘汰的时候,他专门把袁朗叫过去私聊。
由此可见拓永刚的能力和实力,铁路大队长是完全看中的,更是他唯一遗憾没能留在A大队的学员。
最后的巴特尔是纯钢七营的人,铁路大队长之前还真没太大印象。
可是在这过去的一个多月训练中,巴特尔这个一米八几的肌肉大块头,那恐怖的爆发力和负重力。
还真让铁路大队长另眼相待!
背着六七十公斤还能健步如飞,连续跑个二十公里中间也不用歇气,哪怕在特种部队也是牲口般的存在,很难不让人看了之后记忆深刻。
有这样一个超级负重的队员,在比赛中或许还真能起到奇效。
负重达人、智脑学霸、狙击王牌、拼命三郎、最强耐造王、空降高手、特战老兵加上全能妖孽。
如此属性均衡的队伍配置,看上去还是非常能打的。
“选出来的这七个人,确实都有资格成为队员,要说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除了齐桓之外,其他人特战经验还很稚嫩,恐怕会对比赛有不小影响。”
铁路的经验确实很丰富,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队伍的弊端。
“要是能再给我们三个月,以他们的成长学习能力,应该会不成问题,可现在这个时间点……”
袁朗没有把剩下的话说完,皱褶的眉头中同样有顾虑。
“所以……”
陈军说两个字停留了下来,故意调的话胃口才说道:“我们需要想一个办法,能够拔苗助长的办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成长起来。”
“快速成长??”
铁路和袁朗都没有想到,陈军究竟要耍什么把戏。
面对两人那疑惑的目光,陈军淡淡一笑说道:“国外军队的这种竞赛比武,其实很多国外报道上都有出现。
我以前在做合成部队研究时,顺带也看到过一些相关资料。
国外这种竞赛为了兼顾通融性,毕竟各国的特战部队训练方式都不同,通常没有特定的技术科目。
而是以通用的特战技能为核心,进行相关的组合形成比赛项目。
并且在正式进行比赛之前,还会提前告知相应的比赛科目和项目,有几天时间让参赛队进赛场进行适应。
也就是说……”
陈军说到这稍微停了下,让铁路和袁朗有时间吸收,这才接着说道:“我们的队员只要身体素质过关,精通了特种作战的基本通用科目。
比如恶劣环境下的长途跋涉、各种枪械的射击、从零越野、荒野生存等等,就有了和各国特种兵一较高下的资本。
而即便先不谈国外的赛场,就说国内选拔这一关。
国内特战部队都还在发展阶段,所学技能技术都是侦察兵那一套,我选的队员们早就熟透了。
也就是说,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就足以与其他特战部队一较高下。”
陈军分析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后面这几句话,铁路和袁朗作为特战先驱者,有着充分的发言权。
在陈军提供各种特战技术之前,A大队都只是一支加上的“侦察部队”。
作为走在最前沿的特战开发试点单位,都还只是在练各种强化侦查技术,国内其他部队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在特种作战技术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太大压力。
唯一的压力。
就是来自于经验和成熟度。
因此对于陈军说的这一番话,铁路大队长还是非常认可的,可想到对手肯定都是经验老道的特种兵。
铁路大队长又不得不皱眉说道:“技术层面差不多,但经验区别肯定很大。
这是我军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其他战区必然会高度重视起来,选拔队员肯定都是用经验老道的老特战。
赛场确实主要考验个人实力,可老道的经验却能有巨大的加成。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选的这些人恐怕到了赛场上面,在那些老兵身上肯定会吃大亏。”
铁路的话音刚落,袁朗便附和道:“经验确实是个大问题,老兵的心态更成熟,同样能带来不小的优势。
陈军,你刚才说有办法解决,而且是短时间内解决,我还真猜不出来。”
铁路也在好奇,目光如炬。
“经验确实需要时间积累,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达成,可只要勇气与魄力兼具,士气如虹无所畏惧可破之,我的解决方法其实就两个字,那就是练胆。”
“练胆??”
铁路和袁朗都皱着眉头,喃喃自语似乎已经有点懂了。
陈军没有再卖关子,继续说道:“我所挑选的这些队员,虽然是特战新人,但他们可并不是新兵。
他们都是在部队多年的老兵,常规通用技能技术都已经很成熟,身体素质更是都处于巅峰状态。
相比有经验的特战老兵,他们更加年轻体能更充沛,这也是他们的优势。
与经验老道的特战老兵相比,他们缺的无非就是对未知的应急能力,还有面对强劲对手的本能拘束。
只要将他们的勇气激发出来,心中无所畏惧,足以弥补经验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