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谍战日记

我的谍战日记 第404节

  “可他家里能凑来黄金吗?万一他们报警?”

  “咱们有人有枪,还怕几个警察?”

  听二人说的肆无忌惮,角落里被五花大绑的两个中年人,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这二人正是王乃器的上级老胡和山城地下党的老董。

  他们二人的汽车中途抛锚,刚想弃车赶路去传递消息,却不想被一群大兵围了,又不好表明身份,此刻真是有苦难言。

  两个老地工,和中统、军统斗智斗勇都未曾出事,却不想虎落平阳,落到了一群乱兵手中。

  老胡小心挪动了下身躯,低声说:“得想个办法逃出去,不然”

  老董点了点头,瞥着不远处的半块陶碗,思忖着说:“先把绳子解开,再”

  说着,他突然耳朵一竖,警惕地说:

  “好像有人来了。”

  黑暗中,一阵稀稀疏疏的响动过后,倏地窜出来十几个持枪的便衣。

  “不许动。”

  带头的一个士兵刚抓起身旁的步枪,“砰”一发子弹穿过他的手臂,惨叫声中,被一脚踹翻在地。

  瞬息间,十几个惊魂未定的士兵就被控制起来。

  “.你们是什么人?要造反不成?”带头的士兵痛得呲牙咧嘴,犹自叫嚣着。

  “军统。”

  “军统的人抓我们干嘛?”

  “你杀了红党的人,破坏抗日统一战线,这个理由够吗?”

  这人一愣,瞬间面如死灰。

  同样神情大变的还有老胡和老董,才出狼窝,又入虎穴。

  到底是营救行动失败了,还是他们的身份暴露了?

  但不管暴露或是没有暴露,此刻都需平静面对并且果断处理,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钱小三上前给两人松绑,手电筒照在两人脸上:

  “军统局的,身份证件带了吗?”

  两人应声递上证件,一个叫“胡志勇”,一个叫“董武”,职业一栏分别是教师和商贩。

  钱小三打量他们:“一个老师,一个商贩,你们是怎么聚在一起的?开的车又是从哪来的?”

  老胡淡淡地整理着装束,不慌不忙地说:“他是我家小孩的老师,今天是我请他吃饭。”

  “吃饭还要跑城外?说实话!”钱小三随手翻着证件,警惕地盯着两人。

  老胡脸色一变,连忙讨好地说:“长官火眼金睛,其实是.其实是去乡下找.找窑姐。”

  “城里那么多姑娘,还不够你们玩?”

  “这个,毕竟是老师,还是要注意影响。”老胡尴尬道。

  “是这样吗?”钱小三又看向老董。

  老董一脸悻悻,嘴巴动了动,没说什么。

  老胡谄媚一笑:“长官,您要是需要,我可以给你介绍.”

  “呸,斯文败类。”

  钱小三不屑地啐了一口,又盯着二人看了几眼,这才把证件还了回去。

  “滚蛋。”

  两人连忙鞠躬哈腰,灰溜溜地走了。

  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张义若有所思。

  ……

第355章 套路

  第二天天刚亮,一夜未眠的王乃器就匆匆赶到了联络的米店。

  米店柜台下的米缸空空如也,店内一片狼藉,像是刚遭洗劫一样。

  伙计和掌柜老胡正在打扫。

  王乃器有些诧异地问:“店里怎么了?”

  老胡感叹:“米价一天比一天高,大家都很慌,天还没亮,就排起队了,全是拎着一口袋一口袋钱来抢米的人。”

  “现在一百块钱只能理个发,一千块钱才能买到一袋米,全乱了,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呢!”

  老胡到门口摘下“新米到货”的牌子,又从柜台后面拿出一个新写的“长期收购大米”的牌子挂上,苦笑一声:

  “上面的人有吃有喝的,谁管老百姓的死活。”

  说着他将一份崭新的报纸递给王乃器,一脸不屑。

  报纸上刊登的是常委座在街头巷尾视察时的照片,说他如何“深入群众,了解物价,关心人民生活”等等-——

  伙计在门口给新牌子擦灰,老胡领着王乃器直接进了密室。

  “现在到处说常委员长不是不关心人民疾苦,是被下面的人糊弄了,你看报纸上还特别举例了,说的有模有样”

  文章举例说,常委座在视察中随机走进一家卖帽子的小店,问一顶帽子的价格,商家为了讨好委员长,将价格说得和抗战前差不多,委座听了特别高兴,当场就买下了帽子。

  委座走后,市政府立刻对商人给予嘉奖,并补齐了他的损失。

  接着,视察途中,某部长陪他吃饭,故意把菜单上的价格换成和抗战前差不多,委座看后,连连感叹:“大家都吵着说物价飞涨,其实涨的有限嘛。”

  一番春秋笔法,凸显出一个阿谀奉承、奸诈狡猾的商人形象和欺上瞒下、肥头大耳的庸官形象,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委员长其实是好人,他不是不关怀人民生活,而是被部下蒙骗了。

  “自欺欺人。”

  王乃器轻蔑地哼了一声,每天物价的波动情况和战前的比例数字,不说果党那么多的经济部门,就是军统也会上报,常某人不可能不清楚。

  “不说这个了。”

  老胡叹了口气,将自己脱险的经历简单叙述了一番,神色严肃。

  “我已经向办事处汇报过,虽然我的身份没有暴露,但保不齐军统的人会事后核实,安全起见,这個联络站要放弃了,我和老董都会撤去其他地方。”

  “好。”

  王乃器点了点头,尽管有所不舍,但做地下工作,最不该有的就是侥幸心理,为了安全,该采取措施的时候,必须当机立断。

  即便有的人可以留下来继续潜伏,也要和从前的生活一刀两断,以全新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从此湮灭在漫漫人海里。

  “接替你的人是谁?”王乃器问。

  “你认识。”

  “我认识?”王乃器怔了怔。

  “林秀梅同志,你在办事处见过的。”

  “她?”王乃器脑中回忆起那个干净利落的女干部。

  “怎么?还看不起女同志?”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上级突然派来个女的.”

  “她是大学生,在鲁艺特训过,参加过多次社会部的反谍反渗透行动,工作经验丰富。

  经过上级的充分考量,决定派她和你一起假扮夫妻,充当交通员,掩护你的工作。”

  “打住!”王乃器急了,“不是配合工作吗?怎么就牵到夫妻关系上去了?”

  “还说不是歧视妇女?”

  “这是一回事吗.”王乃器辩解着。

  “行了,老王。”老胡打断他,目光凛凛地直视着他,王乃器有意躲避过他目光,转过头看着桌上的报纸。

  半响,老胡终于忍不住了:“干嘛不看着我?”

  “你也没说话啊。”

  “这是组织的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是一回事吗?接受她的领导,我没有二话。可我一个生活惯了,突然要和一个娇滴滴的大姑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太别扭了。”王乃器急切地辩解着。

  老胡则是不动声色地看看他,沉默了一会,直接问:“老王,你今年多大了?”

  “四十一,怎么了?”

  “伱说怎么了?你一个大男人,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还经营着一家书店,收入勉强说得过去,一直孑然一身,邻居不奇怪吗?”

  一句话让王乃器哑火了。

  老胡见他沉默了,正了正身子:

  “事情就这么定了,她会先以雇员的身份进入你的书店,结婚的事情慢慢来,水到渠成。”

  王乃器被这句话噎了一下。

  老胡却不管他怎么想,神色一凛:“对了,还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什么?”

  “宝塔山开展自力更生,吃穿用度勉强过得去,可日伪连续不断开展大规模扫荡,我们前线的战士伤亡严重,部队不断减员,现在急需药品、军服,你.你和美人鱼同志联系下,看看他能不能想想办法。”

  “我明白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乃器叹了口气。

  军统局,行动处,谈论的话题同样是婚姻和女人。

  “云义老弟,你确实应该结婚了。”何志远感叹道。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再说了,戴老板有抗战期间不得结婚的禁令。”

  “那是针对别人。”何志远摇头说,“别看偷偷结婚受到处分的有200多人,但毛齐五和毛森都结婚了,老板特批。”

  “毛森结婚是工作需要,沦陷区条件恶劣,有个家庭可以做掩护,毛秘书是年纪大了,磨了戴老板几年,情况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新来的沈西山不就私下结婚了,还娶的是自己学生,也没见受到什么处罚。”

首节 上一节 404/6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