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185节

  沈叶笑吟吟的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个阿灵阿未必是真笨,只是,他没有把聪明用到正地方。”

  “像他这种人,以后不得不用,却也不宜重用。”

  如果说太子此时弹劾阿灵阿,乾熙帝可能会听听就算了,不一定会按太子的弹劾去做。

  但是此时,沈叶说他“可用却不可重用”,性质就不同了,乾熙帝记在了心里。

  因为太子并不是弹劾,是皇帝和储君在评判大臣。

  本来就对阿灵阿有想法的乾熙帝,此时更是下定了决心,直接把阿灵阿打入了另册。

  心里虽然有所决定,但是表面上,却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又说了几句关于抽签的事情之后,乾熙帝就话锋一转道:“前些时候,漕运总督沈国泰上书说快速通道的事情。”

  “他说漕运虽然慢了点,但是一直支撑着朝廷的命脉,而快速通道耗费太大,实在是不易动工。”

  “而且他还说,此乃百万漕工身家性命之所系。”

  “太子,快速通道的事情,一直都是你管的,这事儿,你怎么看?”

  沈叶目视着神色郑重的乾熙帝,沉吟了刹那道:“父皇,儿臣觉得,无论是漕运还是快速通道,解决的都是将江南的财富运到京师的问题。”

  乾熙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水,对于太子这样的说法,很是认同。

  从前朝到现在,漕运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就是以南粮北调,供养京师。

  沈叶接着道:“儿臣觉得,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漕运还是快速通道,而是提升粮食的产量。”

  “山河四省历来都是产粮重地,如果将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提升上去的话,那么京师的粮食,就不必完全受制于江南。”

  “漕运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沈叶的一番话,让乾熙帝眼前一亮。

  虽然太子说的办法,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却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他是站在另一个高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单单从这一点来说,就超过了不少的大学士。

  “粮食产量不好提啊!”乾熙帝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沈叶随口道:“红薯虽然不能和小麦一样当主粮,但是它胜在量大,管饱,绝对能够解决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

  “这样也能够增加不少粮食的供给。”

  “说实话,儿臣觉得,朝廷这些年,虽然一直说,要重视农桑,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去下大力气!”

  “重视农桑不应该是每年祈福,祈求什么风调雨顺,而应该培育良种,寻找最优的种植方法……”

  如果没有试种的红薯,乾熙帝觉得太子这纯粹是夸夸而谈,但是此时有红薯的事情打底,他是真真切切地知道了良种的好处。

  乾熙帝轻轻的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件事儿你回头写个条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沈叶说的这些话戳中了乾熙帝,这一次乾熙帝不但对沈叶的态度出奇的好。

  甚至在沈叶临告退的时候,还难得地笑着道:“我已经告诉了陈廷敬,让他管好自己下面的人。”

  “此事,你不必太忧心。”

  看着有一种想要表功的乾熙帝,沈叶很想说,这种事情,我用得着害怕御史言官的弹劾吗?

  不过,乾熙帝既然像表功一般的和他说这些,他也只能笑着应了下来。

  随着太子的悠然离去,乾熙帝陷入了沉吟之中。

  他的神色中,有欣慰,有欣喜,还有一丝隐藏的忧虑!

  太子睿智如自己,这很好啊!

  可是,朕还想像太祖一样,活到七老八十呢!

  ……

  陈廷敬对于乾熙帝的安排,落实起来也很是麻利,他几乎是挨个和那些下属一一进行了谈话。

  而且这次的谈话,他也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尽管还有些下属心里不服气,但是被他循循善诱了一番之后,还是表示,要给他这个左都御史一个面子,不再弹劾太子。

  陈廷敬心里很清楚,所谓给他一个面子,实际上还是有些人打了退堂鼓。

  毕竟这被弹劾的是太子!

  而他陈廷敬出来处理这件事情,聪明人应该能猜到,这后面可能会有乾熙帝的授意。

  如果乾熙帝不点头的话,那么他这个左都御史是不会出面帮着太子收拾烂摊子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陈廷敬心里还是高兴的。

  毕竟,他完成了乾熙帝交代的任务。

  而乾熙帝对于这件事情,也就不会再责罚。

  不过陈廷敬不知道的是,虽然有不少人表面上同意了他的安排,但是在暗地里,却有人在蠢蠢欲动。

  比如挑起这件事情的俞长盛,在听了陈廷敬的劝告之后,就来到了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宅。

  这小宅名义上是他的一处外宅,养着一个从扬州送来的歌姬。

  但是实际上,这里却是俞长盛和他上面人联系的地方。

  刚刚回到住处,那平日里对他百依百顺的歌姬,就悄悄的对他道:“大人,大皇子让您联系几个能信得过的同年,在明日的大朝会上,对太子再次发难。”

  听到这个安排,俞长盛的眉头一皱。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在明天的大朝会上继续弹劾太子,不一定能成事,但是那带头弹劾的人,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惹出来一个大麻烦。

  “陈廷敬已经找我们大多数人谈了话,他虽然没有说,但是我们都心知肚明。”

  “陛下应该不想让人再继续弹劾太子了。”

  “而且,我听说对于所有弹劾太子的折子,都留住不发!”

  “这个时候再去弹劾,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俞长盛的话音刚落,刚才还柔情蜜意的女子,脸色瞬间变得冷若冰霜。

  她淡淡的道:“大皇子的安排,奴婢已经给大人传达了。”

  “至于听不听,那是大人您自个儿的事儿。”

  “不过,奴婢斗胆提醒大人一句,大皇子殿下能把一个人保举到现在的位置,就一定能把他从这个位置上踹下去!”

  “您自个儿身上,也有不少的事儿吧!”

  这话像一盆冷水,对着俞长盛兜头泼下来,俞长盛心中一颤,他知道这个女子没有危言耸听,他的把柄,确实被大皇子拿捏在手里了。

  如果说弹劾太子是凶多吉少,那么掌握着他把柄的大皇子要对付他的话,那绝对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沉默良久,咬咬牙,沉声道:“大皇子的安排,我自当遵命,我这就去联系同年!”

第221章 汉武唐宗之旧事

  佟家,佟国维盯着一脸桀骜不驯的隆科多,又问了一遍:“太子当真说他不要吗?”

  “爹,这事儿我还能蒙您吗?太子亲口说的他不要咱们府上的钱。”隆科多一脸憋屈道,“我看太子就是存心跟鄂伦岱过不去!”

  “你不是欠债不还吗?那我就让你尝尝欠债不还的滋味儿!”

  说到这里,隆科多又小声嘟囔道:“太子又不缺这点儿钱!”

  听儿子如此一说,佟国维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寒意。

  是啊,太子又不缺钱!

  太子这招儿,摆明了就是拿鄂伦岱开涮,折腾他。

  但问题是,鄂伦岱自个儿可以不要脸,但是整个佟家呢?

  太子是想借这事儿给佟家施压,再通过他们佟家,把压力转移到鄂伦岱的身上。

  那六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但对于太子来说,算个屁啊!

  想到这些,佟国维就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疼。

  他朝着隆科多道:“把鄂伦岱叫来一趟!”

  说过这句话,佟国维突然反应过来,连鄂伦岱那死去的老爹都指使不动这小子,自己这个当叔叔的,就更不用提了!

  “你亲自去请鄂伦岱过来一趟吧。”

  隆科多犹豫了一下道:“爹,我刚回来就听说太子正在被弹劾,接下来一段时间,太子一定会焦头烂额。”

  “这种时候,咱们又何必搭理他呢?”

  佟国维瞥了一眼儿子,心里很是失望,这家伙咋就资质平庸,想不到更远的问题呢?

  心里虽然不爽,嘴上还是淡淡的道:“这件事儿你别管。”

  “你只要记住一点就行了:抓紧把鄂伦岱给我请来。”

  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要是鄂伦岱还是不肯来,你就告诉他,我是奉了皇上的命令找他的。”

  “去吧!”

  隆科多看着老爹一脸严肃,心里直犯嘀咕,老爹怕是要搞大动作了!

  可一时半会儿,又猜不出来老爹准备干啥。

  揣着一肚子的不解,隆科多只能跑到了隔壁的国公府!

  虽然俩人是堂兄弟,但是鄂伦岱和隆科多的关系并不是太好,两个人互相看不上眼。

  刚被乾熙帝任命为内大臣的鄂伦岱,对隆科并不怎么看得起。

  他是一等公,职位又比隆科多要高,压根儿就看不上这个堂弟,更别说隆科多成为一等公可能性并不是太大了!

  “鄂伦岱,我爹让你过去一趟。”隆科多进屋时,鄂伦岱正在悠然自得地喝茶,看见隆科多进来,连屁股都懒得抬一下。

  隆科多窝了一肚子火,心里暗骂,你鄂伦岱在我跟前高傲个啥,在我跟前装起大尾巴狼来了!你这么能,还不是被太子给接连收拾了?

  连打赌的债都敢欠,眼下,整个佟家的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太子现在哪是在乎那六万两银子,太子就是想搞臭你的名声,搞臭我们佟家!你这点儿智商,懂个屁啊!

首节 上一节 185/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