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139节

  朕不能按你的节奏来,朕就是让内务府运营,至于如何收拾内务府,则是后话。

  咬牙切齿地做出这个决定,心情这才舒服了许多,真的是家有逆子,难以让人心安哪!

  就在乾熙帝仔细思量这份表格的时候,梁九功恭敬的走了进来道:“陛下,太子爷前来请安。”

  乾熙帝听到这话,看了一眼时间,发现自鸣钟上的时间正好是八点。

  一分不差,一分也不晚。

  太子请安的时间,把握得还真是精准,每天都是这么准时。

  这个逆子,太有计划性了!

  乾熙帝淡淡的道:“让他进来吧。”

  也就是一分钟时间,沈叶就走了进来,按照规矩行礼之后,乾熙帝就淡淡的道:“太子要是没有其他的事情就去忙吧,等一下诸位大学士还要来奏事。”

  听乾熙帝如此一说,沈叶的心中升起了一丝腹诽。

  以往自己来请安,怎么都是要说上几句闲话的,现在自己才刚刚请安,别的话还没有说,乾熙帝就摆出来一副逐客的模样,这是根本就不想让自己说话啊。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于成龙关于京城物价的奏折。

  但是,不管他有没有看到,沈叶都不准备等了,他朝着乾熙帝道:“儿臣这次过来,除了给父皇请安,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启奏父皇。”

  乾熙帝看着一脸严肃模样的太子,心说这是要告状了!

  这个儿子好像比以往大气了,见到自己不再是那样的唯唯诺诺,该说的话想说的话,那是一点儿也不藏着掖着。

  这样的表现,好像还不错。

  “你要说什么事情?”乾熙帝郑重的问道。

  沈叶沉声的道:“儿臣要说的是石板路一事。”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但是此时沈叶坦然的说出来,还是让乾熙帝有点不舒服。

  他淡淡的道:“石板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你就不用再操心这些了,自有下面的奴才运营。”

  不知道是不是赌气的原因,所以乾熙帝还是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干脆把沈叶的路给堵死了。

  在说出这番话之后,乾熙帝觉得自己有点不理智,但是他的心情,却莫名的好了不少。

  沈叶道:“父皇,儿臣觉得,石板路看上去修好了,但是实际上,这条石板路的修建,才刚刚开始。”

  说话间,沈叶的手中出现了一副画在绢布上的地图道:“父皇请看,如果能够按照图上所示,修建一条这样的石板路,那对于我朝的江山永固,绝对是一根大大的支柱!”

  乾熙帝朝着地图上一看,就见在绢布上,是一副比他藏在乾清宫后殿的舆图小了百倍,也简洁了百倍的地图。

  不过这地图虽然简单,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地方,全都有了。而在地图中间,有一条长长的红线,从京师方向,直接通往了那边的应天府。

  看着这条红线,乾熙帝顿时明白了。

  这条红线,就是沈叶刚刚所说刚刚开始的石板路。

  和这条路相比,现在修成的到通州的四十里石板路,根本就不够看,差的实在是太远太远。

  他看着这直接连接两府的石板路,整个人陷入了沉吟之中。

  对于石板路的情况,乾熙帝亲自查看了,对于于成龙亲自坐车跑了一趟通州的事情,他也非常清楚。

  所以对这石板路的作用,他心里明镜似的,也正是因为他清楚,所以才把这条路看得非常的重。

  这也是他明知道内务府贪婪,在内务府提出要运营这条石板路的时候,他为什么还想让内务府运营的原因。

  毕竟,内务府是他的奴才。

  但是现在,沈叶提出的这条连接两府,最少有两三千里的石板路,却让他很是心动。

  随着运河的问题越来越多,乾熙帝越发察觉到了对江南的鞭长莫及。

  而一旦石板路修通,按照沈叶策划的铁轨路,十里一个马站,那么一天一夜如果轮转补休的话,速度足以比得上八百里加急。

  想想都让乾熙帝心动。

  可是,这三千里石板路的修建,需要多少人工,需要多少投入,需要多少的维护费用……

  乾熙帝估计,这比黄河的河工,也是毫不逊色。

  治理黄河,一年都要投入上百万两银子,如果加入这个的话,那朝廷本来就不宽裕的日子,恐怕会变得更加的难。

  可是这三千里的石板路,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乾熙帝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丝迟疑。

  不过最终,他还是看向沈叶道:“太子,你光策划了这条路,你算过需要花多少钱吗?”

第168章 太子要不是朕的儿子就好了

  从朝阳门到通州,差不多四十里路。

  修建起来,几乎耗费了四十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这样的石板路,修建起来差不多一里路一万两银子。

  当然,这里面还有赈济灾民意思。

  如果不赈济灾民,而是采取发劳役的办法建设,那就便宜很多。

  还有……

  沈叶朝着乾熙帝拱手道:“儿臣算过,这样一条路建设下来,没有两千万两银子,是下不来的。”

  乾熙帝点头道:“两千万两银子,你应该知道户部一年才收多少银子,而且,各种耗费加起来,朝廷一年能够剩余百万两银子,那都是好的。”

  “这些银子还要留下来储备,不可能给你。”

  “所以你这条路,根本就修不起来。”

  “除非你想要和杨广一样。”

  杨广干了什么事,修了大运河,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好处都是人家大唐的。

  他自己把自己给折腾得改朝换代了。

  乾熙帝这话语中,也有警告自己儿子的意思。

  沈叶朝着乾熙帝笑了笑道:“儿臣自然不想像杨广一样,而且,儿臣也不准备让朝廷拿钱来修建这条路。”

  “儿臣觉得,朝廷应该成立一个专管这种高速路的衙门,统筹来修这条路。”

  “至于修路的银两,朝廷可以将这些路以府进行分段,邀请各地的乡绅富商入股修路,从而分润这条路所带来的利润。”

  “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让这些人看到这条路真的能够挣钱。”

  “也只有他们看到这条路的利润,他们才舍得在这条路上投钱。”

  说到这里,沈叶郑重的道:“朝廷需要的,不是将这条路的收费权掌握在手中,而是能够早日多一条贯穿两府的道路。”

  “而且,大修这条路,看上去是劳民伤财。”

  “但是这条路如果让民间来修,那么修路之人的工钱就要付,而一旦修路的人有了钱,他们就有钱消费,能够养活一家子人。”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沈叶给乾熙帝说的这种修路模式,实际上就是后世一些大型高速公路的修路理念。

  让朝廷主导,汇聚各方面的资金,修成之后收费……

  乾熙帝听着沈叶的话,慢慢的陷入了沉吟。

  这条路的好处显而易见,沈叶说的这些东西,听起来虽然让他感到陌生,但是他却又觉得这件事情不是不能做。

  一旦去做了,那这件事情的好处就是不言而喻的。

  别的不说,只要这条路修成,那么江南的财富来到京师将会非常的方便。

  而且朝廷对于江南的掌控,将会因此而增强很多。

  石板路的马车,只要能及时换马,一日千里并不是梦想。

  这里面的利润将会非常的可观。

  太子说得不错,即便朝廷在这条路上没有任何的收益,但是,只要这条路能修成通车,对于朝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而想让那些有钱人树立投资于这条路的信心,就要让他们看到收益。

  从什么地方看到收益呢,当然是从现在建成的这条石板路上。

  如果内务府插手这条石板路的话,别说普通人,就算是王公贵族,恐怕都不会投钱。

  “你觉得这条路修成需要多长时间?”乾熙帝沉吟了一下,目视着沈叶追问道。

  沈叶道:“父皇,儿臣觉得,这条路修成,并不是一时之功。”

  “但是,只要是修成的收益越高,那么参与修建这种石板路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最后,道路就会越来越通畅,最终这样的路,将会修到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了。”

  说到这里,沈叶道:“对于修路,修的地方可以天南海北,但朝廷可以总体规划,然后分段执行。”

  “甚至有些需要的地方可以先修起来,然后再一点一点的连通在一起。”

  随着沈叶的讲解,乾熙帝越发对于修路有了深入的了解。

  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他心里突然升起了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儿子,绝对是宰辅之才。

  如果他不是太子,不是自己的儿子,让他担任首辅大学士,绝对能够做成不少好事。

  一时间,乾熙帝的脑子里,居然冒出来一种,如果这个逆子不是我儿子,那该有多好的想法。

  沈叶可不知道,乾熙帝竟然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

  毕竟前世之中,他也只是一个小吏,别说宰辅了,就算是主政一方,都没有做过啊!

  一阵沉默之后,乾熙帝突然道:“修路这件事情,你觉得让谁去做比较合适?”

  沈叶笑了笑道:“儿臣只是出一个主意,至于让谁去做,儿臣可拿不准。”

  “父皇的手中,有的是治国的能臣,您选一个能干的就行了。”

  见沈叶并不推荐,乾熙帝的心里放松了一点,他沉声的道:“这条路一旦修成,对于我朝,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业。”

  “让谁具体去推进,朕再好好考虑一下,但是这件事情,就由你来总领。”

  沈叶拿出这个方案,就是从利益上打动乾熙帝,从而不让自己努力的成果落在内务府那群贪婪成性的家伙手中。

首节 上一节 139/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