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117节
沈叶此时,倒是认出了这些秧苗。
这是红薯!
如此一大片的红薯,莫非是自己让年栋梁种的?
年栋梁这家伙,居然把红薯种在了这种地方!
就在沈叶猜测的时候,那被带来的农人已经回答了他的猜测。
“回禀陛下,这种的是红薯。”
“听……听当差的老爷说,这是京里的贵人让种的。”
乾熙帝听到红薯,顿时想了起来,太子发布的唯一的命令,好像就是让年栋梁种了一百亩叫红薯的东西。
对于太子命人种红薯,乾熙帝没有太放在心上,觉得这也就是年轻人好玩。
他看着那一片绿油油的秧苗道:“你们将这些红薯种在此地,浇水怎么解决?”
那被带来的农人,此时浑身都有些颤抖。
他已经知道在自己面前的就是皇帝,一个说不准,就能要了自己的老命。
所以在这种时候,他是小心翼翼的道:“当差的老爷说,上面有安排,这些红薯苗活了之后,不用怎么浇灌,等天下雨就行了。”
乾熙帝问了几句之后,就朝着沈叶道:“太子,这应该就是你让大兴县种的红薯,你可知道,橘生于南北,而滋味不同的故事吗?”
沈叶心说,老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一点岂能被你问住?
我早就知道,这些红薯来到北方,产量并不比南方少。
可是,这种未卜先知的话,沈叶怎么能信口胡说呢,他当下道:“父皇,橘生南北而名不同,这个儿臣很清楚。”
“但是儿臣在一本书上看到,农作物种植的关键,还是在气候相近不相近。”
“咱们这边的夏天,和江南那边一样的热。”
“既然这些红薯能在京师发芽,那说不定就能够成活。”
“所以,儿臣就想要试一下,成了自然是最好,如果不成的话,也无伤大雅。”
说到这里,沈叶迟疑了一下道:“儿臣听说,这些红薯不挑地,而且产量非常的高,只需要简单的加工一下,就很容易储存。”
“虽然不能顿顿吃,但是在灾荒之年,却也能够救命。”
“如果在京师附近能够种植成功,那么,这好处也是不言而喻啊!”
听着沈叶的分辨,乾熙帝摇头道:“你想的虽好,但是地域不一样,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你这,很有可能是浪费田力。”
沈叶也不争辩,只是淡淡的道:“这红薯只需要三个多月就能收获,不如到时候请父皇看看,这红薯究竟能不能种好。”
第139章 莫非他想悔婚
虽然对太子种植红薯并不是太认同,但是作为一位掌控天下富有四海的皇帝,对于这上百亩普通的耕地,乾熙帝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此,听了太子的解释,笑了笑道:“那朕就等着看你的红薯大丰收吧!”
说到这里,他就策马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沈叶看着要走的乾熙帝,迟疑了一下,还是沉声的道:“父皇,儿臣觉得,农业是朝廷的基础。”
“只有让老百姓都吃饱饭,朝廷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现而今,偌大的朝堂,居然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农业种植的衙门,儿臣觉得,这一点亟待完善。”
“希望父皇能够挖掘一批有经验的老农,设立农学研究院,专门从事种子和农业种植的研究。”
沈叶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完全都是因为前些时候看到的灾民的情况,让他心有感触。
他在权力斗争上,并不想争夺什么。
但是力所能及的,能够提前让穷困的人多吃一点的事情,他还是非常乐意去办的。
就像顺手种红薯一般。
成立专门研究农作物种植和改良的衙门,乾熙帝还真的有些心动。
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回宫,这件事情太子也刚刚提出来,所以他并不准备立刻作决定。
当下一挥马鞭道:“你这个建议是否可行,就看你种这红薯是不是能够大丰收。”
说话间,乾熙帝就拍马向前而去。
随着乾熙帝的回宫,南书房开始高效运转,本来来毓庆宫报道的大臣们,一个个再次去乾清宫汇报工作。
毓庆宫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
以往,乾熙帝回来,作为监国的太子,总会有一次工作交接,可是这一次,太子只安排了一个种红薯的事情,其他的大事,都是由乾熙帝自己决断。
至于小事,那都是各部和大学士自己处理的,和沈叶没有关系,自然也就不用交接。
度过了很充实的一天,乾熙帝第二天准时早起,而后朝着慈宁宫去请安。
慈宁宫请安,是乾熙帝的固定行程。
这不但是因为他从心中对于自己这位养母心存感恩,也是为了彰显自己这个皇帝推崇孝道。
而皇太后知道乾熙帝要来,所以早早做好了准备。
请安之后,两个皇朝内最为尊贵的人,就坐着闲聊了起来。
乾熙帝说了一些自己出巡的趣事,就开始问候皇太后这些天过得怎么样。
说得高兴的时候,皇太后笑着道:“我在宫中啊,这些天也算是找到了点事儿干。”
“太子派人给我做的这副麻将,比纸牌可好多了,不但不花眼,还能够活动一下手脚。”
乾熙帝笑着道:“太子这是有心了,回头我赏他点东西。”
皇太后接着道:“都是皇帝教导的好,太子妃最近有了身孕,就不适合再操心宫里的事情了。”
“皇帝对于这件事情,也要早作打算。”
乾熙帝对于太子妃怀孕的事情,已经听过禀告,此时听到太后的话,就点头道:“母后放心,儿臣这就安排。”
因为还要上朝,所以乾熙帝在慈宁宫,也就是呆了半个小时的功夫。
在离开慈宁宫之后,乾熙帝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太子和母后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亲密无间。
以往,太子来慈宁宫的次数并不多,他还因为这个,觉得太子有点不孝。
而现在,太子竟然和太后如此的亲近。
太后刚才的那番话,虽说没有给太子说情的内容,但是实际上,却也表达了太子不错的意思。
太子孝顺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可是现在,他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欣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逆子变得如此的精明能干了,而且,这情商也远非一般人可以比拟。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无可挑剔,无可挑剔意味着什么?那当然是无懈可击!
不过,由此带来的不快,很快就被乾熙帝抛在了脑后,作为皇帝,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索额图和明珠两个人自动辞去大学士,只是保留一个太子少保的荣誉身份。
他们的党羽虽然还在,但是没有了大学士身份的支撑,他们的力量,就会有很大的削弱。
乾熙帝现在要做的,就是增加大学士。
于是,他的舅舅佟国维成为了首席大学士,他还有心提拔自己的心腹马齐当大学士。
只不过这个决定,被马齐一口回绝了。
马齐拒绝的理由,是他还想给皇帝多当几年差。乾熙帝虽然有点不痛快,却也没有勉强。
他觉得,马齐虽然好用,但是大学士六年的任职年限,实际上还真的不错。
朝堂因为大学士的调整,一时倒有些风平浪静,安宁了许多。不过,在这种平静之下,却也有暗流涌动。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波澜,就是户部的清欠。
户部差不多八百万的欠账,是悬在很多人心头的一根刺,就算是乾熙帝,对于这个欠账,也是充满了关注。
毕竟,户部快没有钱了!
这一日,沈叶正在毓庆宫看闲书。只不过这些书他都看过好几遍了,看着实在是没啥意思。
至于让他写,他可没有这种想法。
写书太费心思,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和太子妃下下棋,和年月如谈谈心,和李美人畅聊一下人生呢……
想到李美人,沈叶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侧妃没有进宫呢!
就在沈叶琢磨着是不是找石静容问问啥情况的时候,就听周宝来禀告道:“太子爷,江南织造曹寅求见。”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么。
自己刚才还想着心心念念的曹侧妃,曹寅这个便宜岳父大人就来了!
这样的话,那就……
虽然不知道曹寅过来干什么,但是面子总是要给的。他沉声的道:“有请。”
为了表达对这位未来岳丈的足够重视,沈叶放下了手中的书,等曹寅过来的时候,他更是走到了门口。
所谓礼多人不怪,更何况是自己侧妃的父亲。
“奴才曹寅拜见太子爷。”看到沈叶,曹寅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不过,还没有等他跪下,沈叶已经一把将他托住道:“曹大人不必多礼,咱们可不是外人,太客气就见外了!”
说话间,沈叶的目光就落在了曹寅的身上,他感到此时的曹寅,好似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苍老了不少。
乍一看不明显,可是仔细一打量,沈叶发现曹寅的眼睛周边,此时都是皱纹。
他一边给曹寅让座,一边心中暗道,莫非是曹寅不舍得将女儿嫁给自己,所以愁成这个样子。
可是,这不应该啊,毕竟自己还是太子,曹寅应该不会这么排斥这场婚事啊!
第140章 欠账的真没外人
借给曹寅一百个胆,他也不敢来退婚。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