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720节
“你如果真的想要看到大汉长久,现在就该考虑如何避免,再出现袁氏这等门阀出现。”
“而且这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是断绝门阀世家滋生的土壤。”
“否则~”
“我说了,中土百姓不是天竺的百姓。”林道竖起根手指摇了摇“下一次的黄巾之乱,当然也有可能是蓝巾黑巾白巾红巾等等,必然会爆发的更为猛烈,更为残暴。”
唐末黄巢之乱,其实就是第二次的黄巾起义。
这次起义本该提前数百年的。
之所以推延了,是因为诸胡祸乱中土,外来的矛盾压制了世家门阀带来的矛盾。
几百年的时间里,大规模的杀戮之下,方才使得这第二次的黄巢起义,不得不推迟。
黄巾与黄巢,也就是赶在了最强的大汉与大唐,哪怕是末期也是强的可怕。
而且各自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
若是换做宋明,早就干翻了天下。
“若不是因为丞相你。”林道也是实话实说“我早就自己做了!”
这是真心话。
这次若不是有时空门指名道姓的安排,要求帮助诸葛丞相,林道必然是自己动手。
毕竟林道在多个时空都有着牵挂,实在是不敢得罪时空门。
万一因为拒绝导致时空门停止使用,他可怎么办~
正因如此,此时也只能是侧面迂回,通过影响诸葛丞相来稍微扭转可预见的未来。
至少别死那么多!
后世那些掌握舆论的面粉人,动不动就宣传自己历史上曾经遭受过何等可怕的大屠杀,大瘟疫什么的。
可仔细查询数字,千儿八百人的,他们都敢喊什么大屠杀。
哪怕是数以百万计,在中土这儿都是不值一提。
林道见过太多的惨剧,实在是不愿意再出现这种大规模的灾难了。
“子厚有心了。”
诸葛丞相深知林道来历非凡,甚至有着能够改写天下大势走向的能力。
虽不清楚,他为何一定要帮助自己,可既然这等好事落在了自己的头上,说什么也不能惹恼了他。
“某,从不喜妄言。”
神色郑重的诸葛丞相,认真表态“某此时能对你说的只有一句。”
“某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不会让黄巾之事重演。”
“各地门阀世家,地方豪强同样是要跟着北伐一起碾碎!”
自汉起,每至王朝末年,总会出现朝廷财政崩溃,进而不得不大力压榨百姓,从而导致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揭竿而起的循环故事。
其最为根本的缘由,就在于世家门阀地方豪强,掠夺了绝大部分的生存资源资源。
名字可以叫做士绅,可以叫做官宦,可以叫做别的这个那个,但是本质是不变的。
这一点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其实并非是看不见。
更多的则是,没办法处理。
除非是大破大立,以打天下的姿态重新打一遍。
若是没有林道的资助,诸葛丞相大概率还是会招揽各地豪强们,先完成北伐与匡扶大汉的大业。
因为地方豪强与门阀世家,就意味着钱粮物资与人手,以及地方上不会出现动荡反叛。
现在不同了,有了林道的资助,诸葛丞相也就有了底气。
借着北伐的东风,清除隐患。
北伐的同时,以清理叛逆的名义,将魏国与吴国的地头蛇们,统统打入尘埃之中。
这也是此时诸葛丞相,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至于以后会不会诞生新的,那时候他早就埋进土里多少年了,哪里还能管得到。
这边林道的神色平静,盯着诸葛丞相的眼睛。
“记得你说过的话!”
第466章 夺长安,杀夏侯!
“这里,就是关中!”
满面胡茬的魏延,望着眼前平坦的土地,咬牙站直了身躯。
“终于到关中了!”
历经大半个月的艰难辗转,魏延奇袭长安城的计划,终于是走过了九十九步。
他终于是站在了关中的土地上。
“司马~”
同样神容憔悴,可精神却是亢奋的马岱上前“快走吧,咱们去夺了长安城!”
此时军中最兴奋的,就是马岱了。
西凉马氏的仇恨日夜在心中燃烧,几欲喷薄而出。
他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
丞相府司马魏延,先是缓了口气。
之后方才不紧不慢的摆手“勿急,且命各部修整吃饭。”
子午谷的道路难行,他们轻装简从的艰难跋涉,可算是从崇山峻岭之中出来了。
此时最需要的先行休息恢复力气。
吃饭的时候,魏延难免得意“我就说走子午谷乃是好策,这一路上非但没遇上大股曹军,就连雨都没下过。”
“此乃天佑我大汉~~~”
马岱等人纷纷附和赞同。
事情办成了,那自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跟着你能混到军功,那就只管称赞就是。
“我大汉。”魏延半眯着眼睛,微微扬起下巴“唯有丞相能懂某,也唯有丞相能看的明白破局之处。”
“丞相亲自带兵为某吸引曹军主力,某深敬之!”
魏延性子高傲,在一众前辈逐渐凋零之后,更是觉得大汉唯有自己才是擎天柱。
此时还能被他放在心中,乃至于尊重的,也就只有诸葛丞相了。
当然了,他此时还不知道赵云阵斩了曹真的事情。
若是知晓了,尊重的名单上还要加个赵云。
诸校尉们又是一番恭维。
马岱按耐不住,略显急切“司马,出兵之前丞相不是给过锦囊吗?”
“如今已入关中,自当是取锦囊一观。”
魏延傲气,对于诸葛丞相的所谓锦囊,实际上是不怎么看重的。
他觉得自己的奇袭之策成功,自己也能拿下长安城。
此时的魏延,正属于膨胀期。
其实如果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走,若是魏延真跑去走子午谷打长安城。
出来的时候,正巧赶上曹睿亲自来到长安城坐镇,督促作战。
那样的话,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这方时空里能成功,主要源于林道的提议与安排。
先是联络东吴,请他们出兵牵制。
哪怕是不出兵,仅仅只是做出一番集结兵马船只的动向来,也必然是会吸引曹魏的关注目光。
说白了,夷陵之战后的蜀国,进入了韬光养晦的阶段。
这些年里,真正与曹魏连年打仗的主要对手,其实就是东吴。
东吴一旦有动作,曹魏必然是要保留兵力来应对。
其次就是稳住了孟达,让他待到北伐开始之后方才反叛曹魏。
而不是历史上那样,北伐开始之前就反叛,结果被司马懿一波急袭给带走,没能起到丝毫作用。
这次,孟达的反叛吸引走了魏国一部分精锐,更是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给引去了新城方向。
若是司马懿跟着曹真等人来到了关中,许多谋划必然不会那般顺利。
最后的最后,曹睿暂时没来,夏侯楙也就没有被调走,依旧是在镇守长安城。
此人,就是破长安城的关键所在。
魏延取出了锦囊,打开之后不出意外的是一份书信。
看完上面的内容,魏延沉默良久。
待到回过神来,就从军中选取了之前丞相安排的人手,嘱咐一番出发前往长安城。
其实锦囊上的内容并不复杂。
意思就是抵达关中之后,就由提前安排的人,携带着大批蜀锦去往长安城。
夏侯楙是一个典型的,依靠血脉与老婆上位的纨绔。
他本身没有能力,也没有什么操守。
驻守长安城的功劳没有,油水也不多。
上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下一篇: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