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469节

  码头边上一处茶寮里,林道喝着茶水询问“说吧。”

  “是。”

  李善长开口言语“明王,元廷宰相脱脱,收买了孙德崖等人,里应外合破了濠州城。”

  “郭元帅战死,濠州城被屠。”

  林道端着茶碗的手顿住了。

  “叛徒!”

  “该死!”

  林道深恨叛徒,尤其是这种投靠胡虏,出卖自己人的叛徒。

  “孙德崖,记住此人,抓住之后杀他全家。”

  “是~~~”

  原本打算趁着脱脱围城,带兵去断其粮道的计划,随着濠州城破,也随之失去了用处。

  现如今,脱脱的动向就成了重点关注目标。

  林道干脆询问“脱脱有什么动向?”

  “是去汴梁,还是来我们这边?”

  此时脱脱的大军,云集于徐州濠州泗州之地。

  西进可入颍州,之后直奔汴梁城。

  东进的话,只需绕过高邮湖,就能来打林道。

  “明王。”

  李善长再度言语“脱脱大军并未开拔,正在濠泗之地集中兵马粮草军资。”

  “据派去的探子说,远在西域西蕃等地的元廷兵马,都有旗号出现于濠州城外。”

  “连营百里,旌旗无数,号称百万。”

  李善长看了眼林道“最近高邮府出现了不少元廷探子,想来有可能先来打高邮府。”

  没说出口的话是‘你这明王在这里,脱脱必然是要先来打你。’

  按照蒙兀人的打仗习惯,都是奔着对方的都城,奔着对方的王去的。

  明王是红巾军名义上的共主,自然是要来寻林道。

  “百万大军?”

  林道对此嗤之以鼻“他把土里的蚯蚓都给挖光,也养不起百万大军来。”

  他有经验,深知农耕时代的生产力,压根养不起这种规模的大军。

  分散各地屯田,倒是有可能。

  类似卫所,跟种地的农民没什么区别。

  可集中百万大军去打仗?

  哪怕是一个人一天只吃两斤饭,那一天就得至少消耗二百万斤的粮食。

  这还没算牲畜的消耗。

  更大头的,是漫长补给线的消耗,甚至数倍于前线。

  北方的中书省等地,社会生产力崩溃,亩产不足二百斤的粮食。

  江南的粮食,又被林道切断了运输路线。

  元廷压根养不起百万大军。

  “撑死了二十多万兵马。”林道分析“强征的民夫应该很多,可民夫能有什么战斗力。”

  “脱脱必然来打我这边。”

  “不仅仅是明王的身份,更是为了疏通大运河。”

  “没有江南的粮食,大都都得成鬼城。”

  农耕时代里,粮食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有了粮食,才能有一切。

  没了粮食,那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各部兵马向高邮城集中。”

  放下茶碗,林道起身“脱脱到来之前,要尽可能的大练兵。”

  李善长下意识的开口“不是应该修缮城池,囤积更多的物资吗?”

  瞥他一眼,林道笑笑没说话,径直离开。

  守城战,是为了将脱脱吸引过来。

  一战重创元廷的有生力量。

  失去了足够多的青壮,元廷就成了死狗,等着挨打就行。

  至于囤积物资~

  林道最不缺的就是物资。

  此时的高邮城,愈发热闹起来。

  因为林道不收农户的入城税,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众多来自各处村镇的百姓,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入城发卖。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商队。

  中土人经商的能力与头脑,从来都不差。

  甚至比被吹上天的鱿鱼还要强。

  当然,这不包括后世那些裹着商人皮肤的奴隶主们。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商人。

  高邮城的商机,不是明王大肆兴建宫殿,生活奢华无度,需要各类奢侈品与美人。

  这里的商机,源于老营的军眷们。

  林道军中的待遇,是全天下独一份的高。

  而且军士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明王承包,不像是某个吃饭要自己掏钱,军服也要自己掏钱的军队。

  待在军营之中没什么开销的军士们,发放的薪水自然是落在军眷的手中。

  林道发放了大量的金属货币,这就使得军眷们有了充足的消费能力。

  有了消费能力,自然就有商人送来商品。

  城内的商业繁荣,也是因此而来。

  经过对城内官佐胥吏,豪商巨富,地主士绅们的清理,以及新建了许多房舍。

  之前住在城外帐篷里的军眷,也是搬入了城内。

  因为人多房子少,住的有些拥挤。

  类似胡同人家里那种,好几家住一个院子的场景。

  “小妹。”

  一处府邸院落狭窄的屋子里,马秀英嘱咐义妹“我去抓药,你好生照顾小弟。”

  郭果儿连连点头,抓着姐姐的手“姐,我饿~~~”

  看了眼躺在床上的郭天爵,马秀英无声叹息。

  挤出笑容嘱咐“等我回来。”

  推门而出,就见着隔壁房间的军汉,正在刷牙洗漱。

  马秀英回想起,昨夜隔壁房间的大呼小叫,俏脸微红,低着头快步走出了院子。

  刷牙的常遇春,瞥了她一眼。

  洗漱完毕,询问出门给自己递毛巾的蓝氏“隔壁住的什么人?面生的很。”

  “濠州郭子兴郭大帅的子女。”

  眉眼间满是风情的蓝氏,笑容满面的解释“听说是濠州城破的时候,拼死跑出来的。”

  “来高邮这儿投奔明王。”

  “明王不在,李长史就安排住在了这儿。”

  “她家弟弟突围的时候受了伤,这些时日里一直吃药也不见好转。”

  “这姑娘很是能干,而且还是个热心肠。”

  “平日里没少帮我的忙。”

  “哦。”擦拭干净的常遇春,没再多问什么。

  “老公。”蓝氏询问“蓝玉怎么不回来?”

  “他现在是明王的跟班,整日里跟着明王跑,忙的很。”

  常遇春笑言“差不多就是皇宫里的太监总管。”

  “别胡说!”蓝氏推了他一把“我们蓝家就他一个男丁,可不能当了太监。”

  “哈~~~”

  出差归来,一口气得了好几天假期的常遇春,干脆将蓝氏抱起来往屋里走。

  “既如此,那你给他多生几个大外甥~~~”

  常遇春精力旺盛,出差归来更是火气大。

  蓝氏是真的又是欢喜又是怕~~~

  在当铺外徘徊许久的马秀英,最终还是咬牙走了进去。

  “天爵是义父最后的血脉,必须保住他。”

首节 上一节 469/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下一篇: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