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457节

  他们醉生梦死,享用百姓血食,却毫无为百姓们办事的心思。

  林道瞧不上他们,以后带着大军过来,自有安排。

  他是绝对不会像是老朱那般,进行妥协的。

  肉烂了不挖掉,一直留着只会蔓延到全身。

  而挖烂肉最好的时机,就是开国之时。

  钱塘县的一处乡镇村庄外,林道仔细打量着田地里的庄稼。

  遇到穿越门之前,林道对于庄稼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碗里。

  到了如今,他对庄稼的认知,却是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办法,民以食为天。

  “带壳的话。”

  “一亩得有三百斤。”

  江南的红壤地,一亩三百斤左右的产量,绝对是笑傲这个时代。

  与此同时,北方的亩产才一百多斤。

  这也难怪明清时期,漕运被认为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大事。

  林道蹲在田垄上,认真打量着眼前的麦穗。

  没有他在现代世界的屏幕里,见到的那种沉甸甸的模样。

  甚至有不少的壳都是瘪的。

  林道懂,这是缺肥料。

  磷肥与钾肥都缺。

  磷肥还有些路子可以弄,但是钾肥~

  中土是真的缺。

  而相应的矿产,还是富矿的矿产,汉唐时期的西域,甚至此时蒙元都有。

  可明朝的时候,却是成了看而不得的奢望。

  明朝没能彻底灭掉蒙元,没能夺取曾经蒙元的疆土。

  开疆拓土的精锐大军,最后竟是毁于内耗,以及蠢货皇帝与心机大臣之手。

  只能说是个悲剧。

  林道自然不会犯下这等错误。

  他不但要拿下蒙元的疆域,还要尽可能的拓展出去!

  生存空间从来都不是省出来的,都是刀枪砍出来的。

  思绪之间,几个农夫扛着锄头过来,目光警惕的打量着他。

  拍拍手,林道起身“这里的税赋怎么收?”

  农户们不清楚他的身份,看他气度不凡,一时之间畏畏缩缩不敢言语。

  林道掏出了几张宝钞递过去。

  “说实话。”

  农户们的实话,堪称触目惊心。

  蒙元税赋,明面上并不高。

  最低的时候,官方标准只有每亩地收三升。

  后世就有人,以此为根据,说蒙元是蒙冤,压根就没有暴政云云。

  对于这种论调,听过了笑笑就过了,思绪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去相信。

  就像是明文禁止收取高价彩礼,可谁娶媳妇不掏一大笔的?

  明面上的税赋不高,可附加的征收高啊。

  首先就是鼠耗与船耗,就是运输赋税的附加费用,这些也要农户们出,通常都是正税的两倍以上。

  此外还有从行省,到路,到府,到州,到县的各类苛捐杂税。

  征收下来,通常都是正税的十倍以上。

  这些一算下来,差不多半石没了。

  然而这还没完,实际上这只是开始。

  收税的那些税吏们,熟练使用淋尖踢斛等等手段之下,每亩地得被敲去一二斗。

  再算上留下的种粮,基本上就没了一石。

  在北方,对于当地百姓们来说,这就等于是颗粒无收。

  付不起赋税从而破产,举家卖身大户成为奴隶,成了唯一的选择。

  这也是为何,红巾军在北方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

  反正都是活不下去了,反抗暴元总比世世代代为奴为婢好。

  南方的亩产量更高,看似应该比北方生活更好。

  可实际上,真正针对农户的杀招还在后面。

  真正的杀招,是包税制。

  色目商人,承包了各级的赋税征收。

  他们提前将赋税钱粮,交给了元廷上下。

  这并非是他们要做义民,而是为了赚的更多。

  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

  色目商人承包税收,为了回本以及赚取更多的利润,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南方更是重点压榨对象。

  根据林道的了解,这里的自耕农最多五年就会破产。

  因为实在是付不起。

  不仅仅是粮食,蒙兀人与色目人,在所有能捞钱的地方,都是如此。

  像是盐税。

  蒙元开国仅仅几十年,盐税就暴涨了三十倍。

  这还算官面上的,实际上到了民间,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数倍。

  茶税更惨,南方的茶农全部破产。

  高达百分之一百的茶税,外加色目人与汉人茶商勾结压价,哪怕是去借利钱也扛不住。

  还有商税。

  南宋时期,就有人诟病商税太高,朝廷无道,与民争利什么的。

  可到了蒙元这儿,商税比起南宋直接暴涨二十倍!

  各地的铺子,除了摆地摊的之外,所有的商铺都是在大户勋贵的名下。

  哪怕是摆地摊的,入城的时候,也得缴纳一笔高昂的城门税。

  了解了当地的情况,林道问了句。

  “你们做佃户(农奴)能活下去吗?”

  “婚丧嫁娶,逢灾遇病怎么办?”

  农夫们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才有人开口回应。

  “家里若是有女儿,就换亲。”

  “若是没有,就等主家打发婢女出来。”

  换亲不提,主家打发婢女,就是红楼梦里经常提到的,丫鬟们最为害怕的‘拉出去配小子’。

  “上个月,王员外家里就发了个婢女出来。”

  “是夫人发出来的,说是勾引老爷,被配给了一个三寸丁。”

  “啧啧~~~”

  “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一旁的施耐庵,心头微动记下了此事。

  “若是生病,那就扛着。”

  “实在扛不了,那就是命。”

  “之前家里还有几亩薄田,为了生病的阿爷治病买药,借了寺里的利钱。”

  “阿爷死了,田也被寺里收走了,一家老小只能是给王员外做佃户。”

  听到此处,林道蹙眉。

  “寺庙?”

第290章 灵隐寺

  灵隐寺前飞来峰,三百佛像立其中。

  名山大川尽圈禁,拜佛香油入囊中。

  “佛渡有元人。”

  歇息了一天,林道外出拜访寺庙。

  至飞来峰上,望着一尊刻在石壁上的坐佛雕像,林道偏头打量。

首节 上一节 457/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下一篇: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