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430节

  收起了狙击枪的林道,嘱咐施耐庵“先登之功,军功五转,上限至百总。”

  “问问先登将士,是要一千亩的田地赏赐,还是要三千贯钱。”

  “钱可以立刻就给,田亩要等到大军安定下来之后划分。”

  林道建军,从来都是重视文化知识。

  军士依靠战功,最多就是做到百总。

  读书识字会算数,才能有继续晋升的机会。

  至于赏赐,对于绝大部分都是无立锥之地的平民百姓来说,一千亩地那就是妥妥的大地主。

  红巾军现在还属于流动作战,田地暂时分不了。

  所以林道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三千贯钱。

  元朝货币体系混乱,末期的时候更是经济崩溃,只有金银铜钱的价值坚挺。

  一贯钱,差不多就是兑换一两银子。

  三千贯,就是三千两银子。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都知道,主角们去酒楼吃饭,动辄掏出几十几百两还不用找钱,助力店内伙计实现阶级跃升。

  那么多的银子,看着就像是给几十块几百块似的。

  可实际上在真正的古代,金属货币的价值一直都很高。

  元廷这里,一品大员明面上的收入,一年也就三百多贯而已。

  一品大员十年的明面收入作为先登奖赏,也不算少了。

  一旁站着的刘福通,抽了抽嘴角。

  ‘我的钱~~~’

  林道除了隔三差五的展现神迹之外,并未拿钱粮出来补贴。

  现在所有的开销,除了之前的缴获,全都是刘福通捐赠的家产。

  最可气的是,哪怕是出了钱粮,他刘福通此时也只是个白莲教的长老。

  红巾军中,他只被安排了一个顾问的官职。

  刘福通把书都翻烂了,都没搞懂顾问是什么意思。

  红巾军之中,什么事情他都能开口说上几句,可却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

  “这样不行。”

  矗立林道身后的刘福通,目送着林道向着颍州城前行“此人太坏,想吃我绝户,再跟他混下去,毛都剩不下一根,得分家!”

  颍州城是颍州州治,可实际上城里也就只有千余户人家。

  身处蒙元心腹之地,这里的防备力量并不强。

  入城之后,林道嘱咐郑成功“张贴安民告示,你亲自带人巡城,严查军纪不得扰民。”

  旋即转向容光焕发的施耐庵“将士们的赏赐,立刻发放下去,绝对不能拖延。”

  多个时空积累的经验,让林道非常清楚,在冷兵器时代里,说别的都是在胡扯,只有实打实的好处才是真的。

  什么白莲教,什么弥勒教,什么明教,什么明王!

  若是没有身上衣,腹中食,手中钱,这些全都是扯淡。

  攻城战结束,将士们处于亢奋的状态之中。

  这个时候想要安抚将士,就必须立刻发放赏赐好处。

  否则,就算是没有大规模的屠城,各种扰民之事也必然是层出不穷。

  他经历过,有经验,知道当如何处置。

  跟着又嘱咐施耐庵“查封各处仓储,城内大户之家封门等待处置。”

  “领命!”

  林道策马直入府衙。

  投降的官吏们,跪满了院子。

  抵抗的,已经被杀光。

  胆怯的,已经各自逃亡。

  剩下的这些,则是各怀心思。

  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暂且从贼,等待朝廷大军再杀回来的打算。

  若是朝廷大军杀不回来,那就继续在新朝为官做吏。

  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毫无心理负担。

  甚至有些胥吏,家中数代人薪火相传,世袭胥吏职位百多年。

  毕竟哪怕是改朝换代了,新皇帝也得有人干活收税。

  “黄册,鱼鳞册。”林道落座,第一句话就是“历年来的案件卷宗等等,全部都拿来。”

  百姓出身的义军,许多人并不懂这些东西内里的弯弯绕。

  要么是杀人泄愤,要么是胡乱看看就过,忙着收取好处,享用美人美食美酒。

  世家门阀出身的义军,如李世民那样的,更多的则是考虑稳定与拉拢。

  只有林道这等穿越者,既能懂得内里的弯弯绕,也能有心思为真正遭受苦难不公的百姓们出头。

  黄册就是户口。

  本州登记在册的家家户户,其籍贯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工作都是记录在案。

  人口,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隐户众多。”翻看黄册,林道很快就看出了其中没写出来,被隐藏起来的猫腻“大户人家藏了这么多人口。”

  黄册又叫赋役黄册。

  登记在这上面的户口,都是要纳税服徭役的。

  林道翻看,见着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真正的大户之家却是人口极少。

  这等黄册上玩弄的花样,他以前见过,很是了解。

  “这是应付朝廷的明黄册。”盖上黄册,林道笑问“暗黄册,在谁家手中?”

  暗黄册,上面才是本地真正的人口记载。

  拿到了暗黄册,才能真正有效的征收赋税,征发徭役,乃至于勒索大户。

  毫无疑问,掌握暗黄册的胥吏,是打算用这个东西跟林道谈判。

  眼见着无人回应,林道轻笑一声。

  明白他们是在拿捏,等着自己再问之后,讨价还价。

  午后的阳光,透过屋顶打磨的极薄的云母,洒落在了大堂上。

  这边林道忽然止笑,抬手拿起了鱼鳞册。

  鱼鳞册,又称鱼鳞图,丈量册。

  用现代世界的话说,就是土地财产登记册。

  将各家各户的房屋,山林,池塘,田地等,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标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

  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此为名。

  厚厚的鱼鳞册翻动数十页,林道干脆合上。

  这鱼鳞册与之前的黄册一样,都是明面上的东西,官样文章。

  几十年都没更改过了。

  真拿着这个去收税,明面上能收一千石,实际上能收上来一百石就是烧高香了。

  册上那些有田的民户,估摸着现在也是十不存一。

  而之前黄册上的那些大户,在鱼鳞册上的田产等土地资源,甚至还没民户们的多。

  不用去问也知道,这都是飞洒诡寄这一套老传统。

  这次林道干脆就没问,真正有用的鱼鳞册在谁的手里。

  打开卷宗开始看过往的审案记录。

  看的第一个卷宗,就是一桩冤案。

  “刘员外当街强抢民女,判的是民女夫君打伤刘员外,徒三千里?”

  “有良知的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看完卷宗上的审案人花押,林道也是笑“颍州判官上前。”

  不多时,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膝行入内向林道行礼。

  随手将卷宗扔到了他的面前“这案子你判的?”

  “是下官所断。”

  “收了多少贯钱?”

  “大王容禀。”判官拱手行礼“下官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绝无私相收受之事。”

  “你。”林道抬手指向堂内一个着甲亲军“去,打断他一条腿。”

  亲军毫不犹豫的迈步上前,在判官惊恐的呼喊中,抡起自己腰畔挂着的瓜锤,砸在了其左腿的膝盖上。

  判官那凄凉的号角声,让跪在外面的众人,皆是不寒而栗。

  林道再问“收了多少钱?”

  这边判官满地打滚,只有哀嚎。

  林道再度嘱咐亲军“再打断他一条腿。”

  双腿皆断的判官,剧痛之下几近晕厥。

首节 上一节 430/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下一篇: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