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200节
“舅父还真是玩的一手好花招,苦心孤诣至此,难为你了。”
“殿下。”
长孙无忌注意到了李承乾眼神中的冰冷,整个人如坠九幽,毛骨悚然。
不过,李承乾并未继续搭理他,转而拍了拍李泰的肩膀,留下一句话:“你还差得远呐!”
‘太子!’
注视着李承乾的身影在无数朝臣的簇拥下渐行渐远,李泰心中的憋屈从未有过这般炽烈,眼底深处愈发浮现凛冽杀机,他辛辛苦苦经营这么多年,到头来,还不如太子轻飘飘的一句话。
两仪殿的千牛卫士无视了他,却对太子的话视若圣旨,还有那些朝臣、亲王,屁颠屁颠的跟着太子走。
“殿下。”
卢承庆等人连忙走到李泰身边。
“回府议事。”
李泰咬着牙吐出了四个字。
“是。”
一行人同样离开了两仪殿。
看到这一幕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这些关陇门阀出身的官员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他们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哪里不对劲。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天要变了。”
最后离开的宗室亲王中,汉王李元昌发出了一声莫名的感慨。
“所有人即刻回府,闭门不出。”
荆王李元景看着身后的所有亲王,面容从未有过的严肃。
“是。”
一众亲王同样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纷纷应声。
两仪殿发生的事情很快传遍了长安,卫国公府。
“吼!!!”
72岁的李靖身子骨依旧硬朗,抚摸着堂下的猛虎,倾听来自长子李德謇的汇报。
“阿耶。”
“太子殿下已经回来了。”
“魏王再也不复此前的威风。”
李德謇神情显得尤为振奋,毕竟他可是太子的好友。
“你马上飞鸽传书给你二叔、三叔。”
“告诉他们,不动,一切如常。”
李靖沉声叮嘱道。
“啊?”
微微一怔,李德謇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家除了李靖之外,还有李客师,滁州刺史,丹阳郡公;李伟节,司隶刺史、洛阳县令。
素日里,卫国公府与他们并无来往,怎么在这个时候突然去信,而且,信的内容这般奇怪。
“知道为父为何一直没有让你和德奖学习兵书战策吗?”
“就你们这般驽钝,上了战场除了送命,还能做些什么。”
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李靖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
“阿耶。”
李德謇被突如其来的喷了一顿,整个人的有些委屈。
“我且问你,太子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在这时候回来。”
“在外的宗亲藩王已经齐聚长安,边疆都督、都护大多为太子之臣。”
“吴王、晋王,还有今天出现的齐王,陛下诸子之中,年长/突出者都站在了东宫一边。”
“你要是魏王,你会怎么做?”
“魏王。”
李德謇茫然道:“他还能怎么做?”
“困兽犹斗!”
目光深邃,李靖嘴里吐出了四个字。
‘什么?’
闻言,李德謇瞳孔瞬间放大:“阿耶,你是说魏王狗急跳墙.”
后面的话,他已经不敢继续说下去了,那太可怕了。
“侯君集、薛万均、薛万彻,还有柴令武、房遗爱。”
“将领、车马、兵甲,全都有了。”
“你要是魏王,你会甘心就这么把皇位拱手让于人。”
“何况,魏王是陛下嫡子。”
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子,李靖意味深长的说道。
“不行,我得赶紧告诉太子殿下,魏王要造反。”
李德謇有些慌不择神。
“你以为太子不知道?”
“太子就等着这一刻呢,你现在出去只会破坏太子的好事。”
“以你跟太子之间的关系,耐心等一等,便是大好明天。”
“且看看吧。”
李靖留下了几句话,闭目养神。
见状,李德謇只得压制住内心的悸动,按照他说的下去办了。
这一幕发生在长安的许多个角落,提前看透局势的不只是一个李卫公,还有李世勣、程知节、尉迟恭、李道宗等人,所有亲王、勋贵府邸不约而同的紧闭府门。
第17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武则天和徐惠妃!
太极宫,甘露殿。
“调查出来了吗?”
倚坐在胡床上,李世民眯着眼,问道。
“禀陛下。”
“居延都督府确有动静。”
“济南郡公调集了五万居延军已经北上,不知所踪。”
潜龙卫统领汇报道。
“北上?”
李世民蹭的一下起身,招了招手:“地图。”
“踏踏.”
左右御前内侍二话不说,径直取出了一副堪舆图,上面分别是居延、云中、东胡等沿边都督府的位置,勾勒出了大唐北部边境的所有势力、军州分布。
走到堪舆图前,李世民细细的查看起居延军北上的方向,随着手不断在地图上游走,这位自秦汉以来最优秀的军略皇帝脑海中不断散发出新的思绪,渐渐地汇聚到了一起。
“原来是这样。”
回过神来的李世民眼眸分外明亮,一字一句道:“居延是一个引子。”
“北庭大都护府才是真正的目标,李勣回来了,张公谨和宋君明只是副大都护,无法完全掌控十万北庭军及铁勒八旗、外铁勒五州,可秦怀玉不一样,他是居延都督,品阶仅次于大都护。”
“且有五万居延军在手,漠北必定为其所掌控,铁勒人心甘情愿为其驱使,因为他代表的是太子。”
“五万居延军、十万北庭军并铁勒各部十余万骑,这便是三十万之众。”
“金山以东,铁勒八旗之中最强大的回纥部建立了科布多城,只要提前将粮草等物资运送至科布多。”
“三十万大军完全可以以此为前哨站,翻阅金山(阿尔泰山),从而神不知鬼不觉的进攻葛逻禄人、突骑施人,绕至热海西,切断西突厥王庭退路。”
“楼兰都督府、安西都护府从天山南北分别向三弥山发起进攻,三面合围,西突厥插翅难逃。”
“葱岭都尉府盘踞在大、小勃律,挥师西进吐火罗,吐火罗各部失去了西突厥的统治,群龙无首,必然会被罗通逐个击破,从而归为大唐治下。”
“此役若成,河中、吐火罗、西域之地将完全被控制在大唐手中,奠定远迈秦汉的西部疆域。”
“高明早就知道齐王会叛乱,更清楚朕一定会把李勣调回来,除了李勣这个兵部尚书,朝中没有一个人适合兼领诸州府兵,进击齐州平叛。”
“朕现在想知道的是以高明的心性,覆灭薛延陀、吐谷浑都亲自前往,为何此次对西突厥不一样。”
“而且,覆灭西突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他为什么要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发动这场大仗,一定有什么原因让他必须要这么做,或者说,让他急着这么做。”
“陛下,会不会是魏王?”
潜龙卫统领鬼使神差的说出了一个名字。
“不。”
大手一挥,李世民目光幽深道:“青雀是朕拿出来的棋子,就算有辅机他们加入,想要对抗太子,却也是螳臂当车,东宫势已成,再无转圜之机。”
今日朝堂之上,超过五分之四的官员站在了太子一边,还有诸多亲王附从其议。
就算是现在,作为皇帝的李世民想要对付太子,那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够不够,何况区区魏王。
“长安一定有什么引子。”
“否则,高明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回来。”
“你马上命人去查,魏王、赵国公,山东士族、关陇门阀。”
上一篇: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下一篇:红楼:从做黛玉师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