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176节
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得噤声,这可是在谋算一名皇子亲王造反,要是被披露出来,那可是灭九族的罪名。
“好。”
“李佑那个蠢货一直以来也没有别的用。”
“倒不如为本王前驱,待本王登基之后,自会给他平反。”
端坐上首的李泰大饼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有的只是冷漠。
“殿下。”
“陈国公、潞国公在丹水河谷训练的三千死士已经见过血了。”
“秦岭盘踞的匪徒全数被诛,其中佼佼者被选拔进入死士营。”
“我等在蓝田的庄园有奴仆、佃户约上万人,随时可以附从。”
清河崔氏投效魏王府的族人崔谚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大殿内响起。
“关中十九县,我等可以调动十余万人。”
“只待殿下一声令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博陵崔氏族人崔涪同样表态。
“嗯。”
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李泰没有多说什么。
山东士族的基本盘在崤山以东、大河以北,一个小小的蓝田县就有不下上万奴仆、佃户,关中之地能调动十余万人,这便是士族的强大之处。
可想而知,全天下的士族掌握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更易皇帝对他们而言,并非难事。
“殿下。”
“太仆寺在关中的驿马约六千匹,皇家马厩内合格的战马约三千匹。”
“大唐的牧场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东至楼烦,眼下可以调动的马匹超过十五万匹。”
“太仆寺库中有成品马具三万余副。”
身为太仆少卿的柴令武如数家珍般介绍出来。
闻言,众人心中不免升起了一丝炽热,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强悍的力量,有了柴令武的帮忙,三千死士第一时间进入皇家马厩,从步卒成为骑兵,杀伤力远胜于数万步卒。
而且,主要集中在河西、秦陇、关内道等地的马场在李泰控制长安之后,第一时间就可以将战马调往关中,武装出十余万骑兵,从而应对可能到来的漠北、河湟边军。
“做得好。”
李泰给了柴令武一个鼓励的眼神,非常满意。
PS:九寺五监:和尚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平级,没有法定隶属关系,职权与六部重叠,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由秦汉九卿发展而来。
九寺是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五监是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九寺的长官称‘卿’,五监的长官多数称‘监’,少监是仅次于监的一监高官。
第159章 太子心胸似海,以利捆绑宗室 !
贞观十六年,八月下旬,长安掀起了一场风波。
高阳公主牵头建立了高阳商行,经营澡豆、蔗糖、食盐、丝绸等物,参与其中的还有巴陵公主、晋安公主、安康公主、新兴公主,五个公主及驸马都尉背后的家族一跃让高阳商行成为了四海商行最大的挑战者。
不仅如此,关陇门阀、山东士族多与高阳商行合作,其货栈在短短旬月间开遍了关中、山东之地。
“这就是高阳的依仗?”
东宫承恩殿中,太子妃苏子衿打量着桌案上的东西,美艳不可方物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波动。
“嫂嫂。”
“澡豆、蔗糖倒不是什么上台面的东西。”
“左右不过是一些士族自己用,还不如我们的香皂、雪糖。”
“可食盐、丝绸、铁制农具、茶叶这些东西就不一样了。”
长乐公主李丽质与往日病恹恹的样子判若两人,愈发展现出了独属于公主的美貌,让人不敢亵渎。
诸多公主之中,以她最为蕙质兰心,一下子看出了高阳商行拿出来的东西对四海商行威胁最大的几样。
食盐,百姓无法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铁制农具,同样是百姓追捧的东西,丝绸是独一无二的奢侈品,茶叶最主要的销售对象是四夷。
至于澡豆,不用做成什么样子,跟香皂都无法比拟,高阳商行拿出来的蔗糖红中泛黄,只能以牛乳、甘果等物掺杂其中,制作为吃食,远不及四海商行拿出来贩卖的雪糖(白糖)、冰糖。
“娘娘。”
负责经营的江陵郡主萧月仙俏脸凝重道:“我已命人前往各州采购食盐,却只有江南沿海的盐。”
“井盐、池盐根本采购不到,蜀锦同样如此。”
“茶叶方面,蒙顶茶、紫笋茶都没有,就连神泉小团、渠江薄片这些也没有。”
大唐的食盐主要是海盐、井盐、池盐,海盐产地包括山东、江南等沿海地区,井盐来自蜀中,池盐分布在河东道、关内道、陇右道。
丝绸以蜀锦最为优质,后世四大名锦之中的云锦、宋锦、壮锦尚且还在发展,稍逊一筹。
唐朝名茶,计50余种,大部分都是蒸王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首推蒙顶茶,其次为湖、常二州的紫笋茶,其他则有神泉小团、渠江薄片等。
周遭的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一个个脸色格外沉重。
“不奇怪。”
莞尔一笑,苏子衿清冷的声音在承恩殿响起:“山东士族和关陇门阀联手了。”
“高阳商行既然能这么快站出来,必然是做足了准备。”
“食盐、丝绸、铁矿、茶叶,这些本就是士族垄断的东西。”
“嫂嫂,我们就这么看着高阳小人得志?什么都不做吗?”
年纪最小的城阳公主气鼓鼓的说道。
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的态度同样很明确,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她们自然是不可能跟高阳公主平和相处。
“倒也不必。”
玉手轻拂,苏子衿给了武媚一个眼神。
“娘娘。”
武媚随之端出了一盘子洁白如雪的东西。
“嫂嫂。”
“这不是糖吧。”
襄城公主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脱口而出:“是盐?”
“什么?”
其它几个公主都不由得尝了尝,美眸中露出了震惊之色。
这洁白如雪的竟然是盐,要知道,目前专供于宫中、贵族的青盐尚且无法研磨到这种地步,因其为青灰色或暗绿色而得名,是天然的结晶体,只能少量出产。
“这是来自西海的白盐。”
苏子衿介绍道:“西宁城那边刚刚送来的。”
‘西海!’
萧月仙美眸一闪而过的精光,直接问道:“娘娘。”
“此言是西海所出,可是能大量供应?”
‘啊这?’
在场的公主们全都瞩目苏子衿。
“月仙冰雪聪明,一下子想到了其中关键。”
“确切来说,这不只是西海的盐,还是整个西海大都护府治下盐湖所出。”
“只是经过特定的工艺制作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嘶!!!”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西海大都护府治下有多少盐湖,一百多个,哪怕只是青海湖生产的盐都足够全天下人吃不知道多少年。
“丝绸和茶叶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
“四海商行的客户针对的从来不是士族,而是庶族、百姓。”
“盐、铁制农具,这才重点,来自西海的白盐会源源不断的供应四海商行。”
“民间的盐价大多为每斗10到20文,我们出售的雪盐就按照50文的价格来定。”
苏子矜神态自若,彷佛一切尽在掌控中。
“明白了。”
萧月仙心中大为惊喜。
民间的盐价主要是粗糙的盐粒,而高阳商行出售的盐必然不可能与之价格相当,多为百文以上,西海出产的白盐比青盐更加优质,仅仅五十文,一般的庶族都能买得起,这对于高阳商行无异于降维打击。
“我大唐的铁矿主要集中在江南道、剑南道。”
“既然高阳她们能垄断剑南道,那我们就从江南道着手。”
“我已经命人传告三弟,吴王会亲自书信予江南士族,为四海商行提供铁制农具。”
苏子衿继续道。
大唐全国共有118处铁矿产地,其中江南和剑南二道就有51处,占到了总数的43.2%
“好诶。”
顿时,在场的公主们脸色一下子由阴沉变得欣喜交加。
“有一件事是殿下亲自交待。”
“呃呃!”
长乐公主等女纷纷抬头看向苏子衿,脸上都有些不解。
有什么事是需要太子李承乾亲自叮嘱的?
上一篇: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下一篇:红楼:从做黛玉师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