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606节
“陛下,天佑陛下,天佑我大魏啊。”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曹操原本恼火的脸色,在听到这句话后,陡然间转为异色,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只是,希望之中,却仍带着一丝怀疑,问道:
“仲达,此话怎讲?莫要故弄玄虚。”
司马懿强压下内心的兴奋,回头一指殿外:
“臣先前就判断,今年必定又是一个暖冬,不可能会是个寒冬。”
“臣以为,先前蒲坂黄河结冰,只是天时偶变,必不能长久。”
“陛下请看,外面覆雪已然融化,气温也大幅回升,天气又暖和了起来,这分明就是重回暖冬的迹象。”
“想来此刻黄河必定也已融化,这就证明,臣的判断并没有错!”
众臣听闻此言,纷纷将目光投向殿外。
只见原本银装素裹的世界,如今已渐渐露出原本的色彩。
微风拂过,已不再有刺骨的寒意,而是带着丝丝暖意,仿佛春日已经提前降临。
众人心中不禁暗自思忖,难道司马懿所言属实?
唯有贾诩,老谋深算心思缜密,眼眸微微一动,目光望向殿外景象,隐隐猜到了司马懿言外之意。
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曹操语气瞬间变得温柔了几分,甚至是掺杂入了些许期许,问道:
“仲达,继续说下去,你到底什么意思?”
司马懿又几步来到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眼神中燃动自信的光芒:
“黄河既然能融化,渭水自然也要跟着一并融化,一条没有封冻的渭水,就成了我们阻挡汉军的天然屏障。”
“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再惧汉军依葫芦画瓢,踏冰过渭河呢?”
曹操听到这里,心头剧震,仿佛瞬间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他竟不用拐杖,腾的跳了起来,紧紧盯着地图,眼神中欣喜渐渐狂燃而起。
司马懿神情亦是越来越兴奋,继续说道:
“渭水既不封冻,那我们就可依旧退往渭口,以渭水为屏障,阻挡汉军南下。”
“只要渭口不失,潼关则可保,潼关乃关中咽喉要地,汉军的粮草军资就无法走潼关大道入关中,只能走河东转运。”
“那么其粮道,必定是先入河内,再由河内入河东,接着再由蒲坂津渡河方能进入关中。”
“粮道经此辗转,势必消耗巨大,不能长久。”
“汉军长途跋涉,本就疲惫不堪,再加上粮草供应困难,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
说到这里,司马懿咽了口唾沫,稍作停顿,然后指尖狠狠地戳在了“渭口”所在:
“那么汉军在攻下蒲坂关后,定然不会直取长安,只能选择沿黄河南下,攻取渭口,逼迫我们放弃潼关。”
“如此,汉军的粮草才能走潼关大道运进关中,缩短后的粮道,方才能供得起数十万汉军所用。”
“可我们又怎会让他们轻易得逞?”
“我们就能收缩兵马至渭口,依托渭水为屏障,半渡击之以阻挡汉军过河攻我渭口。”
“同时可调动西凉骑兵,不断袭掠汉军粮道,西凉骑兵来去如风,汉军极难防范。”
“而汉军过不了渭水,粮道又不得安宁,只要能耗得数月,开春雨水普降,道路泥泞难行,大耳贼就只能下令撤兵。”
“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必放弃雍州,便能熬退汉军,重新收复蒲坂关。”
“我大魏便就此转危为安,渡过了这一次灭国难关啊陛下!”
司马懿说完,向着曹操深深一揖。
曹操紧盯着地图,咀嚼着司马懿所说,嘴角抽动,额头青筋突涌,眼神越来越兴奋。
他仿佛看到了汉军在渭水前,望而却步的无奈模样,看到了西凉骑兵在汉军粮道上奔行如风的画面…
突然,曹操重重一拍地图,大笑道:
“天不亡朕,天不亡我大魏呀,哈哈哈——”
这一笑,豪情万丈,心中的阴霾已是一扫而空。
众臣此刻也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无不欣喜若狂。
这一刻,曹魏君臣,又重燃起了信心。
先前明明暖冬,黄河却突然封冻,使得汉军能踏冰过河,一举拿下蒲坂关。
老天也在帮刘备啊!
而且还帮的这么明显?
上至曹操,下至诸将,心中皆是萌生一个念头:
天助刘备,魏国气数已尽!
上天都如此直接的帮刘备了,你曹操还有什么底气,再垂死挣扎?
曹操嘴上叫着要顽抗到底,可心里已然绝望,几乎就要放弃。
可谁想,在此信念崩塌的关键时刻,天气重新转寒,黄河渭水竟然奇迹般融化了!
这难道不是一个信号,代表着上天还没放弃他,放弃他曹魏,要出手助他渡过难关?
“老天也看不下你去如此猖狂,要出手帮我了!”
“刘备,你以为,你当真能灭得了我吗?”
曹操狂笑声收起,目光望向邺城方向,嘴角钩起一抹讽刺的冷笑。
第488章 我欲死谏,你却要杀我?这就是你们忠于曹魏的下场!
曹操又觉得自己行了。
原本被冰雪严严实实覆盖的大地,竟意外迎来了气温回暖。
厚重的冰层开始悄然融化,令他产生了气数未尽,天命眷顾的错觉。
曹操站在营帐之外,仰望着那逐渐放晴的天空,心中暗自思忖:
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决定出手帮我,我怎么输?
这便是他此刻的心理状态。
融化的冰雪,就是上天赐与他的转机,是扭转乾坤的信号,让他坚信自己能够在雍州坚守下去,抵御住汉军的攻势。
徐晃却心头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此前,他费尽口舌劝说曹操。
从局势的危急到兵力的悬殊,从过往的惨痛教训到未来的渺茫希望,他几乎说破了嘴皮,终于说得曹操已然动心,眼看就要放弃雍州,退守凉州了。
他以为曹操能够认清现实,将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可现下可好,一个变天,一场冰雪融化,突然间让曹操又笃定了死守雍州之心。
这一转变,让徐晃的一番苦心瞬间化为泡影。
他当然知道,曹操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将大魏仅存的兵力置于绝境之中。
他身为臣子,怎能眼睁睁看着曹操走向万劫不复?
犹豫片刻后,徐晃咬了咬牙,决定再次劝说曹操。
他更清楚,此举可能会触怒曹操,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大魏的社稷,为了那无数将士的性命,他已顾不了那么多了。
“陛下啊,就算是气温回暖,冰雪融化,光凭区区一条渭水,又怎么可能挡得住汉军?”
徐晃声音急切之中带着几分质问。
“汉军名义上乃刘禅统军,实际掌权之人,却是那萧和。”
“此人是什么实力,陛下最再清楚不过,我们在他的智计之下,吃的亏还少么?”
徐晃提及萧和,心中跟着涌起一股寒意。
萧和的智谋,可是让他们败光了曹魏百万雄师,败光了大半个天下!
那一场场惨败,至今仍历历在目,如同噩梦一般笼罩在魏国所有人的心头。
“当年我们坐拥整个北方,麾下雄兵百万,都没能挡得住这个萧和啊!”
“现下就凭区区一条渭水,就凭几万兵马,陛下何来的自信,就能挡住他和几十万汉军?”
徐晃越说越激动,他试图用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唤醒曹操的理智,让他明白他的自信是多么可笑。
“陛下啊,万不可自欺欺人,退守凉州吧!”
徐晃最后也是豁了出去,为了忠言进谏,竟敢称曹操为“自欺欺人”。
他当然也明白,这“大不敬”的一句话可能会彻底激怒曹操,但他更清楚,如果不直言相谏,曹操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曹操被戳中了脊梁骨,瞬间恼羞成怒。
他回眸怒瞪徐晃,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
“徐公明,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当众讥讽朕,你想干什么!”
天子一怒,众人皆惊。
四周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众臣纷纷低头躬身,大气不敢出一口,生怕曹操的怒火会波及到自己。
徐晃却无退缩之意,他面含悲重,声音低沉而坚定道:
“陛下,臣万不敢讽刺陛下,臣只是为大魏社稷,忠言进谏而已。”
“前车之鉴,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多么吗?”
“陛下啊,万不可再心存幻想了,我大魏就剩下这点兵马,再也经不起损失,若此战再败,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啊!”
说着,徐晃跪了下来,竟是摆出一副死谏架势。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