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46节

  “快,快请杨义山前来传诏。”

  夏侯惇满面喜色的催促道。

  片刻后。

  杨阜脸色凝重,手持圣旨,登上了界休南关城。

  夏侯惇率众将领旨。

  杨阜便宣读了曹操诏令,命夏侯惇全权决断并州军政诸事,不必再上奏请示。

  夏侯惇脸上喜色消失,取而代之的却是茫然困惑。

  他本来就有节制并州军政诸事的权力,曹操何必又多此一举再下这样一道诏令。

  而且在诏令末尾,专门添了一句“不必再上奏请示。”

  “杨义山,陛下这道诏令,到底是何用意?”

  夏侯惇接下了诏书,却不得不询问道。

  杨阜干咳了几声,也不明言,只按照曹操吩咐,将当日蒲坂关的那场军议内容,一五一十的道了出来。

  “陛下还说了,无论大将军做任何决断,无论大将军用什么手段方略,无论并州守不守得住,陛下都不会苛责大将军。”

  杨阜又补上了最重要的一句话。

  郭淮眉头一皱,最先明白了曹操用意。

  一旁王凌,则神色茫然,尚未领悟其中玄机。

  夏侯惇眼珠转了几转,蓦然明白了曹操这一番举动深意所在,不由沉默了下来。

  “孟德啊孟德,你想让为兄替你背负骂名,尽管直说便是,为兄自会义不容辞,你又何苦兜这么一个大圈子呢。”

  “你这么做,倒显得我们兄弟生份了呢,唉~~”

  夏侯惇摇了摇头,一声苦涩叹息。

第418章 国亡,流芳百世又有何用?告诉孟德,九泉之下兄弟们等着他!

  夏侯惇岂能不明白曹操用意?

  无非是曹操逼不得已,动了向匈奴人借兵的念头,却又怕背负骂名。

  所以才会授以他独断专行,不必奏请圣旨之权。

  所以才会让杨阜前来,将蒲坂军议的内容全盘告知。

  其目的,自然是暗示他动用独断专行之权,擅自向匈奴人借兵。

  如此既可借得匈奴人兵马,又能将骂名独揽,替曹操背锅。

  夏侯惇心中很失望。

  不就是背锅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曹操有令,莫说是背一口勾结胡人之锅,就算让他遗臭万年,他也毫不在乎。

  他失望的是,与曹操兄弟一场,曹操竟不肯与他明言,却整出这么多花样,来暗示他背锅。

  这是对兄弟该有的推心置腹吗?

  不过,这些许失望,却仍旧无法动摇夏侯惇对曹操的绝对忠诚。

  深吸一口气,压制住心绪后,夏侯惇一拍案几:

  “司马懿这一计,实乃扭转乾坤之妙计也。”

  “匈奴人就近在西河,那呼厨泉麾下有四万骑兵可用,倘若愿渡河前来助战,吾何惧大耳贼?”

  “吾意已决,即刻派使者往美稷单于庭,请那呼厨泉发兵来助吾一臂之力!”

  明白了曹操暗示后,夏侯惇没有半分迟疑,当即便决定用司马懿之计。

  杨阜暗松了口气,却也不发表意见,只当做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见。

  一旁郭淮却眉头一皱。

  曹操的意图,夏侯惇都能看得出来,何况是他。

  眼见夏侯惇如此轻易做出决断,郭淮不得不提醒道:

  “大将军,呼厨泉确有四万铁骑可用,如其愿渡河来助我们一臂之力,确有机会守住并州。”

  “只是淮必须得提醒大将军一句,胡人向来是无利不起早,那匈奴单于呼厨泉,素来又野心勃勃,常自比其先祖冒顿。”

  “先前我大魏失河南地时,呼厨泉就趁机吞食西河上郡诸县,攻掠朔方五原。”

  “我们失了冀州后,这呼厨泉还数次上表,请天子将西河,上郡,五原,朔方四郡,全部赐给他做匈奴封地,却被天子拒绝。”

  “如今我大魏势弱,又有求于呼厨泉,淮料其必会趁人之危,再度索求四郡为封地。”

  “大将军难道要割地以换取呼厨泉出兵助战吗?”

  夏侯惇心头一震,脸色骤然一变。

  眼中那份决然,瞬息间又变得犹豫不决起来。

  郭淮一语中的呀。

  你不给足了匈奴人利益,呼厨泉凭什么冒着与汉国开战的风险,帮你对抗刘备?

  是因为呼厨泉善吗?

  当然不是。

  那个雄心勃勃的匈奴单于,野心胃口大的很呢,不趁机狮子大开口,狠狠敲上你一笔才怪。

  如郭淮所说,承认西河上郡为匈奴人封地,再割朔方五原二郡是无可避免。

  大魏乃中原之国,天朝上邦啊!

  如今为求苟活,却向匈奴胡人割地,国格何在,国威何在啊!

  史书之上,又将如何评价他们的魏国?

  后人又将如何评价曹操?

  夏侯惇陷入了沉默。

  “大将军,凌以为,青史之名,后人议论,那都是后话了。”

  “我们首先得活下去!”

  “大将军先前不是曾说,并州得失,关乎于我大魏存亡。”

  “凌就在想,若并州不保,我大魏覆亡,就算流芳百世,为后人传诵又如何?”

  王凌语气别有意味的提醒道。

  夏侯惇身形一震,眼神若猛然醍醐灌顶。

  对啊,魏国亡了,名声再好又有什么用?

  况且成王败寇,若是刘备得了天下,史书上还不是想怎么污蔑他们,就怎么污蔑他们。

  活下去,才是王道。

  其余,皆为浮云!

  念及于此。

  夏侯惇眼中的犹豫顾虑,终于烟销云散。

  他深吸一口气,神情无比决然道:

  “吾身为大魏大将军,唯一的使命乃保我大魏江山社稷不亡,我何计后世毁誉?”

  “我意已决,即刻向南匈奴借兵,那呼厨泉若是想要西河四郡,吾给他便是。”

  “陛下既授我独断专行,无需请奏之权,此乃我一人之决断,纵然将来有骂名,由我夏侯惇一人背负便是!”

  眼见夏侯惇态度决然,郭淮情知无法挽回,只得一声暗叹,默默闭上了嘴。

  杨阜也轻吐了一口气,心中是万般滋味,无法言语。

  夏侯惇却向杨阜一拱手,正色道:

  “杨义山,烦请你转告天子,我夏侯惇豁出去性命声名,必会为他守住并州!”

  “若吾功成,他日必亲赴长安,向陛下请罪。”

  “若吾事败,则我先行一步,往九泉之下与子孝他们团聚,我们兄弟九泉之下等他便是!”

  杨阜心中一凛。

  夏侯惇这是做好了与并州共存亡的准备。

  不成功,便成仁!

  这般赴死之心,令杨阜是肃然起敬,忙一拱手:

  “大将之志,阜必转达天子。”

  “大将军保重,阜就此拜别!”

  杨阜告辞而去。

  夏侯惇则吸一口气,目光如铁,环扫众将:

  “传令下去,将晋阳库存钱帛,统统运至界休关,犒赏三军将士。”

  “告诉他们,都给我拿出死战的决心来,死守界休,坐等匈奴铁骑来援!”

  众将领命。

  …

  四日后,黄昏。

  天崩地裂的轰鸣声,终于沉寂下去,关城内外复归平静。

  汉军又一轮轰击,宣告结束。

  刘备举着望远镜打量敌城,只见整道城墙已是摇摇欲坠,被轰击到如纸糊一般,只需再轻轻踹上几脚,定会轰然倒塌。

首节 上一节 546/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