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26节

  “故臣以为,现下大王迫在眉睫之事,才是赢得人心!”

  出言之人,正是司马懿。

  众人目光齐聚,眼神既有肯定,又有茫然。

  “仲达言之有理,我大魏只上下一心,将士用兵,方能挡住大耳贼!”

  曹操重重点头,深以为然,遂问道:

  “那以仲达之见,孤怎么做,方能赢取人心?”

  司马懿走到殿中,向着曹操深深一拜:

  “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唯大王铤身而出,扫奸除恶,挽大厦之将倾,救百姓于水火!”

  “大王于国于民有功,区区王爵已不足以彰显大王之功业!”

  “臣奏请大王,顺应天意民心,进位为帝,废汉立魏,开创新朝!”

  “唯如此,我大魏方能万众一心,誓死追随大王,保魏抗楚,万死不辞!”

  大殿之内,众人神色大震。

  司马懿竟然在劝曹操称帝!

  曹操更是大吃一惊,显然没料到,司马懿所谓的赢取人心之策,竟然是劝他称帝!

  众臣先是一阵惊议,尔后猛的反应过来,明白了司马懿的深意。

  于是,殿中轰然炸裂。

  曹氏宗亲,夏侯氏宗亲,以及张郃等外姓重臣,纷纷出班劝进,苦劝曹操称帝。

  看着群起劝进的众臣,曹操满是惊异的脸上,悄然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兴奋。

  只是那一丝兴奋,一闪而逝后,曹操旋即皱起了眉头,脸上浮现不满之色。

  “仲达啊,你这是要让孤背负上谋朝篡位的骂名吗?”

  曹操怒瞪向司马懿,慨然道:

  “孤征战半生,并无半分私心,只为匡扶社稷,扫奸除逆,救万民于水火!”

  “可你现下却要让孤僭越称帝,做那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你居心何在?”

  曹操慷慨激昂的表明了心志,又指着司马懿劈头盖脸一通斥问。

  众臣亢奋激动的情绪,顿时冷却了下来,彼此对视,摸不准曹操的真实意图。

  面对曹操的质问,司马懿却神色慷慨依旧。

  待曹操斥完,司马懿再次一拜,大义凛然道:

  “汉朝桓灵二帝祸乱天下,致使四海分崩,奸逆四起,民不聊生,刘氏已不配再据有天下。”

  “圣人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当有德者居之!”

  “大王有德,就如当年刘邦灭秦立汉一样,大王亦有资格废汉立魏。”

  “且现下楚强而我魏弱,乃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大王若不进位为帝,何以令三秦豪杰与大王同舟共济,赴汤蹈火誓保我大魏江山?”

  司马懿洋洋洒洒分析过理由后,郑重其是向曹操一拜:

  “所以,臣奏请大王,为我大魏社稷存亡计,当即刻进位为帝,君临天下!”

  众臣们立时领悟了司马懿言下之意,轰然齐拜,齐呼:

  “臣等奏请大王,为我大魏社稷存亡计,进位为帝,君临天下!”

  曹操心头一震,陡然间听明白了司马懿言下之意:

  你不进位为帝,我们这些臣子怎么跟着加官晋爵?

  我们不加官晋爵,何来的动力跟你同舟共济,拼死保你曹魏江山,保我子孙世代荣华富贵?

第396章 好处不给够,凭啥跟你同舟共济?皇帝可以做,可我要既当又当!

  再说的直白一点,你光靠九品中正制,已经没办法让关陇豪杰为你拼死卖命了。

  为啥?

  在性命与权利之间,自然是性命最重要。

  河南士人和幽冀士人的血淋淋例子,就摆在眼前啊。

  刘备推行的府兵制和均田制,是对我们士家豪族不利,是严重侵夺了我们的特权。

  你的九品中正制,是将选官之权,下放给了我们这些士族。

  可没用啊,关键是你打不过刘备,挡不住楚军锋利无双的进攻。

  河南河北先后失陷,多少两河士族豪强,为了保你曹魏江山,输的连裤衩子都没剩下。

  降了刘备,虽然失了特权,虽然得将侵占的土地吐出来,好歹能保住性命。

  虽说没了选官之权,可好歹我们士族有文化,还能通过科举制继续做官。

  我不倒向刘备,保你曹魏?

  等着关陇与河南河北一样,为楚军所破,我们这些关陇豪姓,也步两河士族的后尘,为了你曹魏家破族亡?

  关陇豪姓不傻,自然分得清利弊轻重。

  这般局面下,曹操若想赢得关陇士族的全力支持,光靠九品中正制已不够,必须要许给人家更多的好处。

  最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自然就是官爵了。

  所以你曹操必须要称帝。

  你称帝了,我们这些关陇士族,官爵才能跟着水涨船高。

  原来的九卿,你给我封个三公。

  原来我是亭侯,你给我涨到县侯。

  原来我是县侯,没准儿你直接给我封个国公。

  只有在此重利诱惑之下,方能换取关陇士族,为了高官厚爵,出钱出力保你曹魏江山,咱们同舟共济共抗楚国。

  司马懿的言下暗示,大致便是这个意思。

  “父王,仲达与诸臣言之有理,父王若不进位称帝,只怕会寒了众臣之心,寒了雍凉豪杰之心啊~~”

  曹丕也听出了司马懿言下之意,忙也站了出来苦劝。

  曹操陷入了沉默。

  脸上的埋怨,责怪,忿怒,如退潮般渐渐消失殆尽。

  “天子,天子…”

  曹操指尖敲击着案几,口中喃喃低语,眼眸中开始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憧憬之色。

  凭心而论,都到了已经称王的地步,什么匡扶汉室,什么除奸讨逆,这些个扯淡的借口,都只不过是骗骗平民百姓的谎话而已。

  骗谁也不能骗自己啊。

  要说他自己对天子之位,对那九五至尊之位,没有一丝心动的话,那真就是自欺欺人,真就是虚伪透顶了。

  既然对那个位子有觊觎之心,又有必须坐上那个位子的动机,还有司马懿这帮臣子们卖力的搭梯子铺台阶,他又有什么理由不顺水推舟呢?

  于国于己,他都非得进位为帝不可!

  沉吟良久后,曹操眼中最后一丝顾虑散尽,仰天长叹了一声。

  “尔等所言之理,孤岂会不明,只是孤毕竟德薄,恐德不配位呀。”

  “朝会就先到此为止吧,你们好好冷静冷静,莫要再苦苦逼孤了~~”

  曹操一番委屈无奈的慨叹后,拄着拐杖起身,走入了后殿,将满朝文武晾在了大殿之中。

  众人略有懵圈。

  曹操这话,咋一听像是松口答应了,可再一听好像又拒绝了。

  那他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仲达,父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曹丕脸色茫然的转向了司马懿。

  司马懿望着曹操离去方向,眼神中也流转着困惑,一时未能回答。

  众臣彼此对视,一时猜测纷起。

  “文和,你怎么看?”

  曹丕的目光,只得转向了贾诩。

  贾诩干咳几声,轻捋着白髯道:

  “臣以为,大王神武雄略,自然明白进位为帝乃大势所向,心中其实已愿意称帝。”

  “只是大王名义上依旧是汉天子册封的魏王,倘若我等一请,大王就答应,未免显得大王对帝位早就觊觎已久。”

  “所以臣以为,大王是在暗示我们,要再请三请,至少要三请之后,大王方才会答应进位为帝。”

  曹丕与众人恍然大悟。

  曹丕的嘴角,微微上扬。

  自家父亲,这是要既当又当啊。

  说白了,要面子呗。

  曹操要让天下人知道,他改朝换代乃是迫不得已,是为群臣所逼,是为万民所请,不得已而为之。

  想明白这一节,曹丕目光遂扫向众臣:

  “文和言之有理,进位为帝这般大事,岂能草率儿戏?”

  “从今日起,咱们就尽咱们所能,为父王进位为帝造势吧。”

  “咱们就把梯子搭好,把台阶铺好,让父王名正言顺,舒舒服服的登上帝位!”

  众臣欣然领命。

首节 上一节 526/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