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07节

  其武艺之强,传闻可与美髯公匹美,威不可挡!

  防线已破,士卒已溃,面对如此猛人,张郃焉敢再战?

  “魏王啊,臣已尽力,非是我不肯死战啊…”

  胆碎的张郃,一声无奈叹息后,拨马转身便仓皇而逃。

  魏国外姓第一名将都逃了,魏军哪里还敢再挣扎,皆是望风而溃。

  北岸之上,无数面“楚”字旗,已在绵延十里的河滩上升起。

  “你们这班废物,贪生怕死之徒,焉能不战自溃~~”

  城楼上的曹操,望着自己不堪一击的将士,恨到咬牙切齿怒骂。

  正当愤怒无奈时,一虎卫跌跌撞撞爬上城楼。

  “启禀大王,雍奴急报。”

  “我幽燕轻骑为楚军所破,四千兵马几乎全军覆没,高览夏侯充二将皆为敌所杀!”

  晴天霹雳,轰然炸响。

  曹操僵了。

第376章 从一开始,我们就输给了萧和啊!这锅我不背,割不割肉你自己定!

  四千幽燕轻骑,魏国在河北最后的骑兵,赖以阻挡楚军的杀手锏!

  就这么没了?

  还是全军覆没!

  四庭柱之一的高览,竟陨命于沽水?

  虎卫的每一个字,都如一记重锤,将曹操打入了万丈深渊。

  “不可能,这不可能,孤不信,孤不信~~”

  身形僵硬的曹操,口中碎碎念起来,不停的摇头。

  他不愿,也不敢接受这难以置信的事实。

  此前他也曾担心过,高览此战会失利。

  可他所设想的失利,最多也就是劫粮失败,折损些兵马退兵而去。

  令曹操作梦也没料到的是,高览的失利竟是全军覆没,身首异处!

  这般匪夷所思的结局,完全已超出了曹操的理解范围,令他无法接受。

  “不可能,高览他们四千骑,就算劫粮失利,又怎会全军覆没?”

  “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同样震惊的司马懿,亦是无法接受,激动亢愤的大叫起来。

  “小的怎敢谎报军情,军报在此,请大王过目!”

  虎卫匆忙将一纸军报奉上。

  曹操如被雷劈,一把推开正欲伸手的许褚,抢先一步夺回。

  手忙脚乱的拆开,迫不及待一看,曹操身形再次凝固。

  “背嵬军,八百重骑?”

  曹操以颤栗的口吻,道出了这支闻所未闻之兵。

  左右司马懿等众臣,皆是神情错愕茫然,听不懂曹操在说些什么。

  曹操晃了几晃,倒退半步,靠在了许褚身上。

  手中那一纸军报,跟着脱手飘落。

  司马懿几人匆忙捡起,众臣急是围看。

  字字如箭,射向了他们的眼睛。

  楚军以八百背嵬重骑兵,暗藏于粮舱之中,于雍奴渡大破我四千幽燕轻骑…

  司马懿倒吸一口凉气,额头瞬间浸出一层冷汗。

  背嵬二字他看不懂,重骑两个字他不可能不认识。

  刘备料定他们会派轻骑劫粮,却于登陆的远征军中,暗藏了八百重骑,借助粮草为诱饵,一举全歼中计而来的幽燕轻骑…

  司马懿何等聪明,脑海中顷刻间就推算出了其中玄机联系。

  “大王,臣,臣…”

  司马懿颤巍巍看向曹操,吱吱唔唔不知如何向曹操交待。

  “大王!”

  贾诩一步上前,以前所未有的凝重口吻道:

  “我四千骑兵覆灭已是无可更改的事实,无论再难以置信,我们也只能接受事实。”

  “现在的问题是我易水防线已失守,我军全线溃退,得速速将兵马收拢入易京防线才是。”

  “若再拖延片刻,我八万大军也要全军覆没,那时一切就都完了!”

  曹操打了个寒颤,猛然惊醒。

  回望壁垒之外,只见数以十万计的楚军已登上北岸,张郃,宋宪,夏侯威等各路魏军,正向易京防线全线溃退。

  楚军杀上北岸,已无可阻挡。

  曹操顾不得再质疑那情报真实性,急是喝道:

  “速速打开壁垒大门,收拢败军入城,速速——”

  令旗摇动,号令传下。

  绵延十里的易京壁垒,各道壁门大开,败溃而归的魏军士卒,如惊弓之鸟般纷纷逃入壁垒。

  曹操立于城楼,望着北岸沿线升起的楚字大旗,手中拐杖攥到咔咔作响。

  良久之后,城头上响起一声无力的叹息声。

  …

  残阳西斜时,渡河之战结束。

  魏军在付出了近万余人死伤,却依旧未能阻挡楚军强渡易水。

  登陆楚军逼近易京壁垒,开始安营下寨,一座座营盘望楼箭塔是拔地而起。

  而易水上,楚军还修筑了三座浮桥,粮草辎重是源源不断由南岸运往北岸。

  入夜时分,王帐。

  “司马仲达,贾文和,你们告诉孤,仗为什么会打成这个样子?”

  上位的曹操,拍着案几冲着司马懿贾诩愤怒的吼问。

  司马懿额头滚汗,不知如何回答。

  贾诩却暗暗瘪嘴,心里边是一阵委屈。

  从一开始,他就不赞成坚守幽州,力主全师退往并州。

  是你受了司马懿鼓动,非要固守易京防线,抱着一丝侥幸妄图守住幽州。

  现下仗打成这般一个烂滩子,却要让我跟司马懿一起背锅?

  这锅我可不背。

  贾诩眼珠转了一转,遂拱手道:

  “大王,臣以为,从我们退守易京的一刻起,那萧和就已谋划好了对付我们的计策。”

  “楚军海上偷袭沽口,雍奴一战我四千轻骑全军覆没,今日楚军趁势强渡易水…我们所走的每步,都在那萧和的算计之中。”

  “仲达的战略也好,战术也罢,虽称不上天衣无缝,却也不能说是有错。”

  “只可惜,从一开始,便皆为那萧和洞悉。”

  “从一开始时,仲达便输了。”

  司马懿心中一凛,缓缓扭过头来,一双眸子如狼目般射向了贾诩。

  贾诩这个老东西,明面上是在分析战局,实则是要把自己择干净,把锅都扣在他一个人头上啊。

  好阴毒~~

  司马懿咬牙切齿,心中暗骂。

  “仲达,你怎么说?”

  曹操怒声喝问,无处发泄的怒火,果然被贾诩引到了司马懿身上。

  司马懿情知无从辩解,只得伏跪在地,愧然道:

  “战局演变到眼前这局面,臣确实难辞失算之责。”

  “臣实在没料到,大耳贼运气会好到不可思议地步,其水军竟能穿越茫茫渤海,精准无误的攻取了沽口。”

  “臣亦没料到,大耳贼会偷偷摸摸,组建了一支重骑兵,还随伪楚水军一并登陆幽州。”

  “臣难辞其咎,请大王责罚。”

  司马懿一脸诚恳的叩首请罪。

  只是这番话看似在承认失策,实则是在不动声色的为自己辩护。

  不是我失算,是那刘备运气太好。

  海上偷袭,远离海岸线,十个有九个不是迷失于大海,就是葬身于风浪之中。

  偏偏刘备的水军,就这么一次就成功了。

  运气好到如此逆天地步,能怪得了我吗?

  “你,你——”

首节 上一节 507/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