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480节

  使者送向刘备,献上了曹冲手书:

  吾素知玄德公仁义,今邺城被困,满城百姓饥饿困苦,吾实不忍之,欲将之送出邺城,以保全其性命,还望玄德公接纳!

  刘备遂将使者屏退,尔后将曹冲手书,向众臣展示。

  “没想到这个曹冲,倒是难得有几分仁义,这一点却与其父颇不相同。”

  刘备微微点头,也不掩饰对曹冲的几分赞赏。

  萧和看过那书信,却冷冷一笑:

  “这个曹冲,确实不及其父曹操残暴,不过他此举也并非全出自于仁义。”

  “他是想要邺城百姓手中的粮草,却又不好意思如曹仁那般明抢,便想出了这一招。”

  “他将百姓甩给我们,既能不步曹仁后尘,又能尽得百姓所余粮草,以解断粮在即的燃眉之急,可谓是一石二鸟也。”

  萧和一语道破。

  刘备恍然明悟,却道:

  “曹冲此举,虽有私心在内,却总归比曹仁那等以民为食的禽兽强过万倍!”

  说罢,刘备便向众人询问,军中现有粮草,可够城内几万百姓所用。

  “我军粮草,足够三十万大军之用,只是添几万张嘴的话,还吃不垮我们。”

  陆逊不假思索便答道。

  刘备微微点头,遂道:

  “既是如此,那就回复曹冲,孤准他所请,愿意收留这几万百姓。”

  此言一出,众将不由吃了一惊。

  “诚如萧太尉所说,大王明知此乃曹冲之计,岂能还准其所请?”

  “曹冲那小子甩掉了几万张嘴的包袱,又得了这么多粮草,便又能苟延残喘数月,岂非延误了我们攻破邺城的时间?”

  甘宁第一个站出来,言语间分明有反对意味。

  诸将们皆是点头称是。

  刘备却未有丝毫犹豫,正色道:

  “孤当然知道,此乃曹冲之计,可孤若不答应,倘若他走投无路,仿效曹仁又当如何?”

  “曹氏一族多为残暴之徒,逼急了,他们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的。”

  “孤若不救这几万百姓,又与曹贼何异?”

  甘宁神色一凛,霎时间省悟了过来。

  自家这位君王,可与天下群雄全然不同,行的是王道,奉的是仁义,走的是与四方诸侯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

  既然如此,那么行事准则,便不能纯粹以利害关系为先。

  民心在曹家父子那里,形同于厕纸。

  在他们楚王这里,却重于泰山!

  想明白这一节,甘宁既想劝,又知不能劝,一时语塞。

  这时,一直未表态的萧和,却是一笑:

  “兴霸呀,大王收了这几万百姓,非但不吃亏,反倒是大赚了一笔。”

  “此乃天助大王,要速破邺城呀。”

  甘宁一愣。

  诸将一愣。

  刘备同样是眼神惊奇,急看向了萧和。

  大家伙就听不明白了,收了几万百姓,怎么就能速破邺城了?

  “大王收了这几万百姓,最显而易见的好处,自然是得了人心。”

  “这第二桩好处,邺城已无百姓只余魏兵,大王便不必投鼠忌器,可放开手脚,以雷霆手段速破邺城!”

  刘备精神大振,惊喜问道:

  “伯温,莫非你已有妙计,可速破邺城?”

  萧和抬手向南一指,别有意味一笑:

  “大王可还记得,当年寿春之战时,大王是用了什么手段,破了寿春城的吗?”

  寿春之战。

  萧和一席话,将刘备和众人的思绪,引回了当年。

  “寿春之战,寿春之战…”

  刘备指尖轻轻点了点头额,说道:

  “孤记得没错的话,当年好像是用伯温之计,水灌寿春,逼得曹仁走投无路,被迫弃城而走…”

  “大王,臣明白了!”

  一旁陆逊蓦然惊醒,兴奋道:

  “当年萧太尉设计,令杨修向曹仁献计,将寿春百姓尽数驱赶出城,大王方才不再投鼠忌器,决淝水灌淹寿春,最终破之。”

  “今曹冲主动将邺城百姓驱赶出城,则大王同样不再投鼠忌器,便可仿效寿春一役,掘漳水以淹邺城啊!”

  “这应该便是萧太尉速破邺城之计!”

  帐中一片沸腾。

  刘备豁然开朗,惊喜望向萧和。

  萧和微微点头,淡淡笑道:

  “伯言所说,差不多就是臣的意思吧。”

  刘备蓦的又想起什么,奇道:

  “伯温你先前曾说,曹冲群贼必不会坐以待毙,坐待粮草耗尽,定会有所动作,那时我们就有机会速破邺城。”

  “莫非伯温你当时已料到,曹冲会将满城百姓驱赶出城,便已想到了水淹邺城之策?”

  萧和干咳几声,指尖轻轻捻了捻额头:

  “也可以这么说吧,也亏得主持大局的是曹冲,倘若换成是曹操的话,恐怕毫不犹豫的会将百姓粮草夺走,满城百姓留下来当备用军粮。”

  “至于这水淹邺城之计嘛,当年曹贼讨灭袁氏之时,亦曾用此计破了邺城,咱们算是借来一用,让曹操也品味一下天道轮回的滋味。”

  刘备彻底释疑,不禁哈哈大笑:

  “好好好,好一个水淹邺城,好一个天道轮回!”

  “好,孤就用伯温之计,回复曹冲,令他速速将一城百姓送出!”

  甘宁等诸将,得知收留这几万百姓,竟然有这么大的好处,自然是欣喜若狂,无人质疑。

  当下刘备便将魏国使者传来,令其回复曹冲,自己准了曹冲所请。

  魏国使者如释重负,忙是欢欢喜喜拜退而去。

  使者前脚刚走,萧和却道:

  “大王,臣有句话还没说完,臣以为,曹冲驱民出城,并非只是臣先前所言,一石二鸟之目的。”

  “前两个目的,只是表象,曹冲这小子,以臣之见,他还暗藏着第三个目的。”

  刘备神色顿时警觉起来,忙问道:

  “伯温,那曹冲这

第354章 刘备装仁义?有本事你也装一辈子!大繁若简之境界,唯你萧伯温!

  “说到曹冲的第三个目的,咱们先得说说城中粮草问题。”

  萧和话锋一转,掰着指头掐算起来:

  “前番火攻一战,咱们烧了曹冲近八成的粮草,如今两月已过,其所余粮草本该只余一月。”

  “而军队的每日口粮,远高于百姓口粮,故就算曹冲尽得几万百姓粮草,最多也只能供他四万士卒多支撑两月。”

  “这么一算,魏军的粮草难题,还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那么曹冲放出这几万百姓,当真只为图个多苟延残喘两个月吗?”

  听着萧和分析,刘备若有所思,点头道:

  “如伯温所言,曹冲此策还是没有解决粮草困局,必然会另谋出路。”

  “可他已掠尽百姓之粮,再无其他途径可另谋粮草,他又当如何解决此困境?”

  众将也纷纷点头,眼神皆是困惑。

  萧和一笑,向北一指:

  “邺城中是没粮了,可几十里外的曹贼,却有的是粮草。”

  “他可以让曹贼运一批粮草入邺城,如此一来,便可补弥先前之损失,断粮的无解之局,自然便迎刃而解!”

  刘备心头微微一震,目光不由转向了北面。

  尚未开口时,甘宁便道:

  “我三十万大军围城,曹贼就算想运粮入邺城,他又有什么能耐,突破我军围营,将粮草送入邺城?”

  “这对曹贼来说,几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萧和目光转回眼前,冷笑道:

  “所以,曹冲才要借着送邺城百姓出城,将他的一支内应混在百姓队伍中,成功的混入我军大营,还能将信使也随之混出邺城,北上与曹贼互通消息。”

  “我料曹冲必会以举火为号,令这支混入我营中的内应趁机放火作乱,他则派兵出城,出其不意突袭我围营。”

  “如此里应外合之下,他便有机会将我军围营撕开一道缺口,而曹操则可令一支满载粮草的兵马,趁势穿过我围营缺口,送入了邺城之中。”

  “有了曹操送入的粮草,再加上搜刮到的百姓粮草,魏军的粮草便有机会再支撑五个月左右,撑到我军士卒精神体力耗尽,不得不退兵之时!”

首节 上一节 480/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