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394节

  曹冲则只能默默的闭上了嘴巴。

  程昱,辛毗的士族谋士,权衡利弊之下,亦是默认了曹操的决断,无人敢有异议。

  豫州失陷已成定局,辛毗这等颍川谋士失势也已成定局,曹操此时又怎会在乎他们的态度。

  程昱作为一兖州人,现下最迫切想做的,就是阻挡楚军继续北犯,保住自己的兖州。

  至于淹几个郡的百姓,对于他这种当年能献计曹操,拿人肉做军粮的人来说,根本激不起他心头半点波澜。

  “大王——”

  蒋济却站了出来,想要反对。

  曹操却摆手打断,厉声道:

  “孤意已决,尔等谁若反对,孤就令谁率军去阻挡大耳贼。”

  “你们若没这个胆量,最好就给孤闭上你们的嘴巴,休要在孤面前纸上谈兵,做妇人之仁!”

  蒋济哑然。

  曹操遂做出决断,当天便率陈留五万魏军,弃城北撤。

  同时派出使者,以八百里快马赶往济水沿线诸郡,传诏各郡太守县令,尽掘南岸河堤,水淹兖州。

  …

  三日后。

  两路楚军,十七万将士,会师于陈留城下。

  目之所及,却是一片残垣断壁,还有漫空未烬的浓烟。

  陈留乃陈留郡治所,又是中原重镇,城中光人口就有数万之众。

  曹操自然舍不得将这样一座重镇,完好无损的留给刘备。

  于是曹操在弃城北撤同时,下令将城中士民,统统强制随军北迁。

  尔后便一把火,将陈留城烧成了白地。

  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直接楚军抵达之时,都尚未完全熄灭。

  “迁民毁城,曹操,你这么多年了,果然是一点没变,依旧是心狠手辣依旧…”

  刘备脸上浮现一几分厌恶,当即喝令大军入城灭火,救济幸存百姓。

  黄昏时分。

  余火尽数被扑灭,楚军只能在废墟之上立营,施粥在救济那些未被曹操迁走,却家园被烧毁的士民。

  北门城楼上。

  刘备与萧和,关羽等立于城楼,远望北方。

  “伯温,云长,孤欲继续挥师北上,一鼓作气收复兖州,饮马黄河,尔等以为如何?”

  刘备马鞭遥指北方,言语间尽显豪烈自信。

  老刘确实也有自信的底气。

  此役北伐,数月间已收复许都陈留,豫州及部分兖州尽入版图。

  将士们士气正盛,体力也尚未消耗到极限,完全有继续北进的能力。

  此言一出,众臣自然是热血激荡,跃跃欲战。

  关羽捋着美髯,慨然笑道:

  “曹贼连遭重创,手中兵马只余五万,一时片刻间根本来不及补充兵源。”

  “我军若趁胜北上追击,必可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收复兖州,将曹贼驱出河南地。”

  “大王若决意继续北进,臣愿为先锋统军!”

  众将皆是附合,纷纷请战。

  刘备虽意气风发,却未敢轻易决断,目光看向了萧和。

  此时的萧和,却远不似众人这般热血沸腾,反倒是凝望着北面,眉深微锁,若有所思。

  “伯温,莫非曹贼还有什么翻盘之策?”

  刘备对萧和那眼神再熟悉不过,立时警觉起来。

  众人的热血激荡跟着冷静下来,目光齐看向了萧和。

  萧和眼眸中闪过一道精光,却道:

  “大王,恐怕我们此番北伐,只能到此为止了。”

  “大王现下要做的,不是继续北上,而是去救兖州数十万百姓。”

  此言一出,众人神色皆是为之一惊。

  刘备也是脸色一变,忙问萧和何出此言。

  “曹操应该清楚,以他现下手头兵力,根本挡住我们继续北进,陈留他守不住,荥阳他照样守不住。”

  “臣料他定然不会坐以待毙,必会另谋奇策,阻挡…至少是迟缓我军北进。”

  “唯一的办法,便是故伎重施,再掘济水!”

  萧和抬手遥指,接着说道:

  “济水乃四渎之一,西起荥阳东至青州入海,自西向东正好将兖州与青徐豫三州分割。”

  “曹贼北撤后,必会以济水为屏障,构建一条新的防线来守兖州。”

  “可区区一条济水,又怎么可能挡得住我们几十万大军?”

  “故臣料曹贼必会下狠手,将济水南岸堤坝,甚至是巨野泽也一并掘开,人为制造一场水患,将济水以南数十里范围,淹成一片泽国,借此来阻挡我军北上!”

  这番判断一出口,城头上一片哗然。

  刘备倒吸一口凉气,脸色一变:

  “你济水绵延近十郡,沿线良田何止万顷,百姓更是以十万计!”

  “这些人皆是他曹操子民,他当真能丧心病狂,下得去如此狠手?”

  “难道他当真不顾天下悠悠之口,不顾后世史书评断?”

  萧和却不以为然一哼,冷笑道:

  “大王与曹操打了十几年,难道还不够了解曹操的性情么,他要是真在乎天下悠悠之口,在乎身后骂名,当年何至于血洗徐州?”

  “牺牲十几万百姓,淹几个郡的田地,就能阻挡我军北上,守住兖州腹地,于他而言可称得上是再划算不过的一笔买卖。”

  “臣猜想,他做如此决断时,只怕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刘备沉默。

  半晌后,方是微微点头,叹道:

  “伯温言之有理,曹操的眼中只有宏图霸业,区区百姓,在他眼中不过蝼蚁尔。”

  “你说的不错,这掘济水之举,他确实做的出来。”

  萧和收起冷笑,接着一拱手: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中原的民心曹操既是不要,大王自然当笑纳。”

  “臣请大王即刻调拨人马船只,收容沿河各县百姓,既能得十几万丁口,又能尽收兖州人心,可谓两全其美也。”

  “至于是否继续北进,反正我们已收复许都及豫州,甚至还收复了陈留等兖州以南部分郡县,已是超额完成了战前目标。”

  “既如此,倒不妨暂且罢兵,士卒们养精蓄锐,大王则安抚民心。”

  “他日再挥师北上,讨伐失尽民心之曹贼,大王必可摧枯拉朽,无往而不利也!”

  听得萧和剖析,刘备豁然开朗,欣然一拂手:

  “好,就依伯温所说,我们暂且息兵。”

  “传孤之命,先救百姓,争人心!”

第290章 迁都许昌,天下归心!大楚第一次科举,史上第一位状元诞生!

  刘备遂留霍峻,率一万精锐镇守陈留,自率主力大军回师许都。

  同时,大批骑兵被派出,直奔济水沿线诸郡。

  数以百计的战船,也自泗水北上转入济水,奔赴兖州南部各郡。

  一切如萧和所料。

  几天后,消息传回许都,东郡,山阴,济北等诸郡济水,尽数被魏军掘开了南岸。

  一时间,兖州以南大片郡县,皆被淹成一片泥泽。

  数不清的良田房舍,尽数被曹操无情的淹毁。

  因事发仓促,这一次曹操来不及迁移各郡百姓,连事先示警都没有。

  故沿河十几万百姓,在毫无示警的情况下,便被大水所淹。

  所幸的则是,刘备派出救援的船只,随后便及时赶到。

  虽有数万百姓,不幸葬身于洪水之中,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及时为楚军所救,幸免于难。

  一时间,兖州士民为之大震。

  没有被淹的伪魏士民,深为曹操的心狠手辣而寒心。

  被楚军救下的百姓,对刘备的仁义之举,自然是万分感恩,对曹操则是痛恨之极。

  曹操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虽是暂时延缓了楚军北进兖州,争得了一线喘息之机,却是失尽了兖州人心。

  刘备则用萧和之策,南归许都,一面休整士卒,一面安抚人心,同时将救下的灾民妥善安置。

  而为将来就近北伐,刘备在萧和庞统等提议下,正式下诏将楚王都迁于许昌。

  至此,天子继续留于应天,刘备的楚王宫则北迁至了许昌。

  鉴于许昌与荆州毗邻,刘备这个楚王能就近直接指挥荆州府兵,故关羽这个大将军,则改镇下邳,都督青徐二州军事。

首节 上一节 394/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