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382节

  “荀文若,他…他竟然背叛了我大魏?”

  程昱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了众人。

  四周众人,一个个也皆是错愕震惊,恍然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荀彧,曹操曾经的谋主,曹家肱股之臣啊!

  无荀彧,曹操当年早已失陷了兖州,只怕早已步袁术之流的后尘。

  无荀彧,又焉有今日的魏国!

  这么一个魏国的奠基人,竟然背叛了曹操?

  还是在许都被围的关键时刻,突然背刺,给了曹操最致命一击?

  一时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事实。

  曹操也嘴巴大张,眼珠瞪大,身形僵硬在原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父王!”

  “荀彧这老贼,他心中只有汉朝,根本没有我曹魏!”

  “父王忘了么,当初父王建国称公时,所有人都上表拥护,唯有他荀彧反对!”

  “儿臣料他必是怀恨在心,所谓辞官归乡只是蛰伏待机而已,其实他必早已暗中投靠了那大耳贼。”

  “如今大耳贼兵围我许都,他方才会站出来,里应外合助大耳贼破我许都!”

  曹丕满面愤恨的道出了推测,抱着曹操悲愤道:

  “父王啊,你就是太仁慈了,当初念着他的功劳,才没有杀了他。”

  “父王啊,你当初就该杀了他,永绝后患啊~~”

  曹操幡然惊醒,心头如若被万箭穿心一般,霎时间剧痛欲死。

  “荀彧,你个不忠不义的奸贼,孤错信了你,错信了你啊!”

  “孤不该心慈手软,孤早该杀了你,杀了你啊~~”

  曹操捶胸顿足,满腔懊悔的仰天悲叫了起来。

  此时此刻,他是悲怒填胸,俨然真信了自己当初是因心慈心软,方才不杀荀彧。

  实则他未对荀彧下杀手,仅仅只是因为忌惮荀彧巨大的威望而已。

  眼见荀彧不肯自尽,又主动辞官归乡,他权衡利弊之下,这才放了荀彧一马。

  他浑然又忘了,他还是因忌惮荀彧的影响力,怕荀彧投靠刘备,才用各种手段,逼荀彧迁至许都居住,以就近监视。

  谁想到,他这份猜疑,却正好给了荀彧里应外合,助刘备破许都的机会。

  “荀彧,刘备,萧和,赵云…孤誓杀汝等奸贼,孤誓杀——”

  一个“杀”字未及出口,曹操怒血攻心,眼前一黑,瞬间背过了气去。

  “大王!”

  “父王!”

  城头上一片惊呼,再次乱成了一锅粥。

  一日之内,许都失陷,曹纯伏诛的消息,遍传陈留。

  十万魏军,无不震恐。

  许都方面,关羽在破城次日,便即刻传檄于颍川,以及豫州诸郡国。

  各郡魏官闻知许都失陷,豫州被截断与兖州联系,无不人心大恐,望风降楚。

  数日之内,许都以南豫州大部,皆改旗易帜,归入刘备麾下。

  陈留方面。

  刘备在收到了关羽的捷报后,自然是大为喜悦,十万楚军也士气为之大振。

  在看过萧和趁势夺取陈留的方略后,刘备果断采纳,下令放弃对陈留进攻,十万大军撤回睢阳休整,并放出风声假意转攻定陶。

  刘备又下诏关羽萧和,令他翁婿二人依萧和之计,便宜行事。

  关羽便在休整五日后,亲统近五万楚军,沿洧水北上直扑新郑,佯作要攻打洛阳。

  许都方面,则只留不到三万兵马,皆是太尉萧和统帅,坐镇后方。

  为了诱使陈群等降臣萌生异心,萧和虽暗中对他们进行监视,表面上却用人不疑,各种信任。

  甚至归降的近七千余魏国私兵,萧和在征得刘备的准许下,也令那班士族降将们继续统帅。

  网已铺好,饵已洒下,只坐等鱼儿上钩。

  …

  是日,太尉府。

  萧和正躺在懒人倚上,品着汤茶,听着邓艾汇报。

  “据我耳目监视,陈群近来与杜……袭等魏国降将往来频繁。”

  “我们还发…发现,陈群的心腹在两日前离开了许…都北上,因是怕打草惊……惊蛇,故而我们并未将其截拿…”

  邓艾将细作监视所得情报,一一道来。

  萧和若有所思,目光看向邓艾:

  “士载,以你之见,陈群等是否已暗归伪魏,已派心腹诱使曹贼来袭我许都?”

  邓艾沉思片刻,拱手道:

  “从种种迹象上来看,艾以为陈群这些魏国降…降臣,确实已暗归曹魏,应该想引曹…曹贼来袭许都,他们才…才好里应外合,将功补…补过。”

  “只是曹…曹贼是否会抓住这个机…机会,当真率主力来袭,艾总是觉得,我们还…还差一点火侯。”

  萧和把玩着汤茶,喃喃道:

  “差一点火侯,差一点火侯么…”

  正思索间,亲卫来报,声称是卞氏曹节母女,随着应天劳军的人马已至许都,现下已至太尉府外。

  卞氏母女!

  萧和猛然间坐直了身子,眼眸一亮:

  “她二人还来的真是巧,这把柴添下去,火候不就够了么,曹贼应该可以入锅了…”

第281章 老曹,我要纳你女儿,你来不来喝喜酒?曹操:萧和,你欺人太甚!

  “卞氏母女作柴?太尉,艾…艾不太明白?”

  邓艾挠了挠后脑壳,一脸茫然。

  萧和缓缓起身,茶碗塞给了他,笑道:

  “士载,你小子又福了,又能吃上你老师我的喜酒喽…”

  邓艾眼眸瞪大,神色愈加茫然,捧着茶碗愣在原地,全然不知所以。

  萧和却也不多解释,起身走出堂外,令亲卫将卞氏母女请入。

  须臾。

  那母女二人熟悉的身影,便映入了眼帘。

  “卞夫人,曹小姐,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这许都?”

  萧和笑呵呵的迎上了前去。

  卞氏慌忙牵着女儿紧步上前。

  “妾身拜见萧太尉。”

  “节儿拜见萧太尉~~”

  母女二人齐齐福身作礼。

  “都是自己人,不必这般拘礼。”

  萧和拂手示意卞氏免礼,却伸手一托曹节纤臂,轻轻将她扶了起来。

  见得萧和对自家女儿这亲近举动,卞氏看在眼里是喜的心里,乐到嘴角弧度都压制不住。

  曹节却是身儿一颤,脸畔顿生微晕,心下既是含羞又是窃喜。

  萧和便将二人迎入堂中,令赐座看茶,又询问二人为何会来许都。

  卞氏便称这是刘备的诏令,称她母女二人皆是北人,不习惯江南气候,又想她们曾久居许都,便准他母女跟随劳军队伍北上,迁回许都居住。

  “原来是大王的恩典,大王想的确实周到。”

  “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湿冷,你们确实也住不惯,回许都住也甚好。”

  萧和微微点头,目光又转向曹节,询问起了她的旧伤如何。

  见得萧和如此关心自己,曹节暗自欢喜,忙道:

  “节在应天时,步夫人时常前来为我复诊,开了许多方子帮我调养,现下伤势早就不碍事了。”

  萧和这才宽心,遂又嘘寒问暖,叮嘱关怀了一番。

  曹节脸畔含羞带笑,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点头。

  旁边卞氏看在眼里,心下越发安心。

  “萧太尉,是这样的。”

  见气氛正好,卞氏便轻咳几声,笑道:

  “其实楚王的诏令里,还提及了当初萧太尉与节儿的婚约。”

  “楚王当年曾说,待攻下了许都,就为你们两个完婚,所以~~”

  卞氏没好意思说下去,目光瞟向了萧和。

  曹节见母亲当面提及自己婚事,顿时大感窘羞,脸畔晕色更浓,忙是低下头来揉起了丝帕。

  萧和先是一怔,旋即恍然大悟。

首节 上一节 382/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