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347节

  曹操目光盯着地图道。

  陈群,高柔,钟繇等众臣,皆无异议,尽皆赞同程昱方略。

  他们是怕了刘备,唯恐刘备挥师北上,夺了河南诸州,刨了他们的根儿。

  今曹操要再度挥师伐楚,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

  能灭掉刘备,永绝后患自然是再好不过。

  灭不了,至少也要收复青徐二州,把刘备赶回淮水以南,确保中原无危。

  眼见众臣立场一致,曹操一拍案几,霸道无丕的喝道:

  “既然众卿皆无异议,那这伐楚方略,就这么定了。”

  “从今日起,即刻调集粮草,操演士卒,秋收一过即刻挥师南征!”

  “此役,孤要收复失地,一雪前耻!”

  众臣欣然领命。

  计议已定,众臣皆告退。

  唯独曹丕却留了下来。

  “子桓,你有什么话想说?”

  曹操看出儿子有心事,不方便当着众臣之面讲。

  曹丕清咳几声,拱手道:

  “父王,儿听闻那大耳贼竟封了四弟为谯侯,分明是想利用他来羞辱父王,羞辱我曹家。”

  “儿臣已打听过,刘备对四弟他们并无软禁监视,待之甚宽,我们可想方设法,令四弟带着母亲逃回大魏向父王请罪,如此便能破了大耳贼的险恶用心。”

  曹操眉头一皱,眼中立时透出一丝阴怒之色。

  卞氏母子投靠了刘备,已经是令他蒙羞。

  关键刘备还封了曹植为谯侯!

  谯县可是他曹氏一族祖地,你曹操一个叛投敌国的逆子,却被封为了你祖地之侯,这不纯纯在恶心你吗?

  若能把卞氏和曹植,从刘备的手里边弄回来,自然是再好不过。

  “你想的倒是一厢情愿,那二人犯下滔天大罪,你以为他们还敢回来吗?”

  曹操却眼神嗤之以鼻。

  曹丕眼中闪过一道诡色,忙道:

  “母亲毕竟是儿臣的生母,四弟毕竟也是儿臣的胞弟,是父王的亲生儿子。”

  “父王若准许,儿臣愿与仓舒共演一出苦肉计,诱骗他们母子归魏。”

第255章 我曹操儿子管刘备叫爹?君臣定计,北伐,目标许都!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急问:

  “怎么个苦肉计法,可将那母子二人诱回我大魏?”

  曹丕轻咳一声,遂压低声音道:

  “适才父王决定伐楚,儿臣与仓舒皆未表态,父王可授意仓舒,与儿臣在公开场合,反对父王伐楚。”

  “父王则可当众斥责儿臣与仓舒,将我们逐出王宫,以示对我们的不满。”

  “尔后父王再派密使往伪楚见四弟,明言父亲最宠爱的依旧是四弟,已宽恕了四弟之罪,希望他能回心转意,重归大魏。”

  “四弟知儿臣与仓舒失宠,又为父王原谅,多半会对世子之位重生觊觎,到时未必不会弃楚归魏。”

  曹丕洋洋洒洒,道出了自己的计策。

  曹操恍悟,微微点头:

  “你这一道苦肉计,倒也未必不能诱得那逆子回来。”

  话锋一转,却眉头又一皱:

  “只是,你此计纵然诱得那逆子,未必能骗得回你母亲,若他畏惧于孤,强阻你弟归魏,又当如何是好?”

  曹丕早有准备,淡淡笑道:

  “父王忘了么,四弟是母亲的亲生儿子,儿臣可也是她的亲生骨肉。”

  “儿臣自会修书给母亲,就说父王因母亲叛逃伪楚,牵怒于儿臣,儿臣是日夜惊恐不安,早晚要忧惧而死。”

  “母亲素来爱子,必不忍坐看儿臣丢了性命,再加上父王已承诺宽恕他们叛国之罪,权衡之下多半会选择与四弟归来呀。”

  曹操脸上疑云尽散,面露几分赞许:

  “你能想到这般计策,还考虑的如此周密,确实是难能可贵。”

  “子桓,看来历经了这些年的磨炼,你的智计权谋终于有所长进了。”

  曹丕霎时间激动到双手隐隐发抖。

  他都不记得,上一次听到曹操的亲口赞许,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曹操这一句轻飘瓢的赞许,此时却如一点星火,将他心头希望之火再次点燃。

  曹丕却强压住窃喜,眼珠转了几转,扑嗵跪了下来。

  “父王,儿臣知道母亲和四弟犯了大罪,确实是罪该当诛。”

  “可他们毕竟是儿臣的生母,是儿臣的胞弟,血浓于水啊。”

  “儿臣恳请父王开恩,若他们当真能归魏,请父王能饶他们一死!”

  曹丕额头叩地,泪流满面的泣声恳求。

  曹操眼神变的柔软起来,迟疑了一下后,还是下阶将曹丕扶了起来。

  “难得子桓你一片孝心,这一点,你比你弟弟当真强上百倍。”

  “罢了,念在你这份孝心上,孤就答应你,留他们一条性命。”

  曹丕大喜,忙又跪下,连连叩首拜谢。

  曹操又将曹丕扶起,少不得一番安慰嘉许。

  父子二人定下大计,曹丕方才告退而去。

  “子桓这孩子,虽不及仓舒天资绝世,智计权谋倒也勉强够用,难得的是这孩子甚有孝心。”

  “孤到底该如何选择,当真是两难呀…”

  曹操捋着短髯,望着儿子离去背景,口中喃喃自语。

  背身而去的曹丕,似乎能感受到曹操那份欣赏的眼神,嘴角恍然上扬。

  半个时辰后,曹丕回到府中。

  踏入某密室,一人已闲品汤茶,等候已久。

  正是司马懿。

  见得曹丕归来,司马懿放下茶碗,便要起身见礼。

  “仲达,你说的果然不错,只要我在父王面前表现出足够孝心,父王定然会对我另眼相看。”

  不等司马懿起身,曹丕便上前将其按下,欣喜激动的将来胧去脉之事一一道来。

  司马懿给曹丕斟了碗汤茶,淡淡笑道:

  “懿早与公子说过,于君王而言,储君的才略天资有多高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孝顺。”

  “论聪明,这天下间谁能比得过仓舒公子,那可是能想到以船称象的神童啊。”

  “所以公子要扬长避短,莫要与仓舒公子比智谋才略,要比就比孝心。”

  “从今往后,公子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专心尽孝,这大魏世子的位子,自然会落于公子头上。”

  曹丕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尔后却又眉头一皱,面露不解:

  “仲达,我还是不太明白,你为何要我向父王献苦肉计,非要将母亲和四弟诱骗回我大魏?”

  “四弟若回来,我岂非又添了一个对手?”

  司马懿轻呷汤茶,不以为然道:

  “四公子有过自立为主,叛投敌国的污点,就算他归来,又有什么资格再争夺世子之位?”

  话锋一转,司马懿又意味深长反问道:

  “而夫人始终乃是公子你的生母,焉有母在敌国,而子被立为储君之理?”

  曹丕心头一震,蓦然省悟。

  卞氏,就是你做大魏世子的最大绊脚石。

  就算你再有孝心,再得曹操欣赏,压倒了曹冲又怎样?

  你的生母叛投敌国,就是洗刷不去的污点!

  万一哪天刘备纳了卞氏,你还得管刘备叫爹?

  你背负着这样的污点,曹操就算再欣赏你,又焉能立你为世子?

  司马懿献计让他诱骗卞氏归来,就是为了帮他搬除踏上世子之位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至于将曹植诱骗归来,只是顺手而已。

  曹丕恍然大悟,起身向着司马懿深深一拜:

  “多谢仲达教诲,为丕指点迷津,指出了一条明路!”

  “他日我曹丕若为世子,若能为大魏之主,这万里江山,丕必与君共享!”

  司马懿嘴角悄然上扬,却忙是拱手道:

  “懿是认定公子有明主之资,唯有公子为我大魏储君,方能挑起这江山社稷,方能守住大王百战开创的这份基业,故才愿为公子赴汤蹈火。”

  “公子所言,懿当真是诚惶诚恐,万不敢当啊!”

首节 上一节 347/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